- 读书 >
- 延安日记(1940-1945)- 萧军 >
- 一九四四年 >
- 十一月
十一月十六日 星期四
开始读《罗亭》。
读完了一本《保卫史大林格勒》,这是没有什么趣味的一些战报。读了《出埃及记》到十六章。
支部让我去参加复审工作,我拒绝了,因为我要读些书,准备自己明年写作的思想感情。那一些从事写作的人,又全参加复审工作去了。
我把关于“白求恩”的意见说给了周而复,他也认为自己后面是匆忙了,没有能够把感情等凝结起来。他大概为了酬答我的“好意”,竟送来了几只淹辣椒,这是我所爱吃的。
因为芬又在暴躁、发牢骚
“不要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当然我又得和她说一些道理:
要为我们未来愉快幸福的生活而准备
最终又谈到性关系问题,我说:
“……因为你是抱了‘尽义务’的态度和观感来执行这义务的……这使我很难过,类乎一种自私,又似乎一种求乞的感情……本来这行为是双方自动的一种愉快结合,如果一方总是显着被动的,不得不然的话,仅为了‘对方’的态度和样子,这是好的。我恐惧你常常给我这样印象和感情上底回激,怕成了J质性,由生理到心理……万一有一天即使你有这要求,但我的生理和心理它会记起这痕记,而不能够圆满地表现一种无间的性爱―这是我们生活,夫妻关系,幸福,一个可悲的障碍―虽然它不至于使我们低离―我希望于你的,就是用一点人为的工夫,从美的,健康的,以至愉快一方面多想些,渐渐造成一种‘幻想’,利用这幻想像一个演员和自己要扮演的角色那样结合,行动,由假到真……‘爱’是一种艺术啊!任着自然主义是不行的……它底生命要短促……”
“我不能啊!我一想到这会是我们的‘障碍’,我就恐惧,也就越清醒……于是那种美的朦胧的感情就一点没有了!加上这环境,这生活“仅是‘恐惧夕解决不了问题,你要知道事实,知道真理等我说
了你又恐惧,而不想法改进自己―我这是指出我们之间这客观底存在,而不是对你抱怨!那么此后我还是向你说不说‘真理’呢?”“还是不说罢!”
“女人就是这样恐惧真理的人!她们只是躲在‘恐惧’后面哭泣,发抖……却不敢进前一步撕碎这恐惧感!”我不愉快地想到了这样的话,但却没说出来。
对于一个缺乏弹性的女人,真不想再理她了,拼了一年自己过禁欲的生活。但这是不行的啊!这会伤害了她,除非我们离开在两地。中午散步在一片树木落了叶子―只有一棵梨树它还保持着它那枯黄的叶子―和败萎了草底花园中,身体和心情全显得拘痉不舒适,这并不是完全为了冷。
把《罗亭》读完第六部,对于读书也乏味。思想着,等待着……思想什么呢?这是一个囚徒等待着出狱期―早一点离开“丰衣足食”的环境,它对我太无味,太难挨了!
幸福是相对的,也许有人认为这生活是幸福的,但对我却是刑罚!忽然想起了《夫妻》,《朋友》,《同志》几个小说的题目。我已经早有了这些主题,也挤满了这类小说的形象和模特,但我现在却不能写,还要等待将来。
听说他们要选文化方面“模范工作者”了,我对这类事是冷淡的,明天开会我不预备发言。
给重庆刘白羽一封信,请他把我和芬底一些通信寄来。枯燥、干瘪……这就是这里的生活!
“我的脑子里全装满了木柴,浆糊啊!除此什么也没有!”一个艺术家―塞克―在窗外嚷叫着。
人生是一连串的冲锋陷阵和忍耐啊!
罗亭这人物很近乎朋友舒群和林郎。
鸣儿下午病了,大约是受了寒。
夜间读完《罗亭》。
这是个俄国那时代一个知识分子的类型。他有一颗善良崇高无私的灵魂,可惊的聪明,但缺乏一种深刻的,实际的智慧和知识,固执的行动的力量,是一个二流的思想者―因为他没有自己的体系―一种浪漫性质的人物。如别人批评他―也是作者的批评―他不懂得俄国,好一点说是个主观主义教条主义者,空想家,不是个行动的人物。也如他自己批评自己“要建设什么事业而后得先建筑自己脚下的基础……”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立场”。这就如要战斗的人,一定要准备熟练一种武器,而后懂得敌手的弱点,而后懂得为什么,为谁……而战斗,而.且要抱定了牺牲,战斗到底必胜的决心。在战斗中间万不能善良,慈悲,更不能有一秒钟的迟疑和动摇;宁可错杀了敌人,却不能为敌人所杀死。
我从罗亭身上检点自己,我是很少有他那些弱点、缺点,但同时我也没有他那种丰富的天察。
我是爱实际,战斗,健康,意志,知识……的人,并不怎样看重不能与行动配合的智慧。我是具备一颗超乎一般人深刻的,善良的,多情的温柔的心!
我不愿作一个在自己悲惨运命下面失败而被别人怜悯而布施一个“同情小钱”的乞丐,我要征服,我要胜利―即使这胜利毫无价值―要做一个战胜的王,让那些俘虏们不得不以至心甘悦服双手捧出他们的财产来,而后我宁可一点也不要他们什么。我轻蔑怜悯和同情。我有足够的力量战胜我底一切进攻者。
十一月十九日 星期日 (给彭真信)
从昨夜到现在,心情很不愉快。
今天给彭真信,我想到绥德去教书,因为我对这现存的环境实在感到无趣味,到那里一面教书,一面能写点东西就写点东西,这里的生活环境对我太不适宜,这样勉强生活下去,不会有好结果。我不愿看这里的一些人,老婆底发牢骚,不能工作。
昨夜为了鸣儿使我很不愉快芬,当然我对她无理由可责备,但她不能够给我一些快乐却是事实。她是只愿意“收人”不愿“支出”,不愿为‘r我底愉快损失一点自己的“面子”―不管性方面还是感情方面―我简直厌烦了,甚至想起了和她离开的念头―这当然是念头而已!
我需要刺激,一点活泼的生活,但在这里只是生活在凝结的铅液里,灰色而呆板,沉重!只希望能从她身上吸取一些什么生命的汁液,但她却始终是一只干瘪的乳头啊―当然,我对她无可责备,她是生来就如此贫乏的人,更加上孩子们底纠缠。
农业生产,分给我五千元钱,我觉得不应该拿这些,又给石林拿回去一千。我把这全给芬了,因为她总嚷着要吃肉,我这算一点“丈夫”的责任罢!让她买肉吃,当然我这含有一种悲酸的感情。经过夜间思考和一早晨与芬商量过了,终于给彭真写了信,我猜想他们是不会让我去的,但我总应写这信,让他们知道我并非情甘愿意住在这里。也不是准备做个党员。
昨天他们开“文化模范工作者”选举大会,我没参加,觉得没必要。心绪烦乱!
晚间,因徐敬君在石林处吃饭,买了点酒,我喝了些,很久不吃酒了,而后感到感情有点不自持,但我提醒着自己。无嗜欲的人是坚强的!
偶尔在图书馆借到一些关于印度问题的书,我应当理解理解印度这古老的民族。
十一月二十日 星期一 (参加复审工作)
为了支部底希望―我能帮助他们和理解党底政策―我参加了雪苇底复审工作。
他是贵州师范学生,于一九三〇年左右追求国民革命,失望,在_上海考劳大―开明书店做学徒,因组织工会被开除―做为马路小工―组织读书会,被介绍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因考查一个码头工人(北伐时曾为连长,消沉为码头工人,在《文艺新闻》为工人通讯员)是否托派,被连累,被诬为“法西斯应声虫,畏惧工作”发生争执,被省委开除。在上海被捕(由捕房到总公安局―苏州第二监狱),一年后被释放(一九三四年七月),回贵州,按左倾机会路线工作一年被捕……他叙述到被捕时情景很动人,他一面积极工作,一面是怀着一种虚无主义心情等待着危险,被捕共有二十四人,八个党员,余为群众。这使我又理解到一个知识分子参加革命心理过程和悲剧的感情,对我是有用的。
被捕时―敌人人住处侦察,到预备司令部,第一次讯问,第二次讯问(诱降及提起辩论问题“中国革命前途”)一个同被捕人拷打,自杀等。为了准备将来(《第三代>.祖国》部分写作,我开始研究着中国各政党与政派底主张,因为这是中国这时期历史最主要的部分。而且要把一九00年以后历史作充分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