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
--------------------
邑中園亭,僕皆為賦此詞¹。一日,獨坐停雲²,水聲山色,競來相娛,意溪山欲援例者³。遂作數語,庶幾彷佛淵明思親友之意雲⁴。
甚矣吾衰矣⁵。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白髮空垂三千丈⁶,一笑人間萬事⁷。問何物、能令公喜⁸?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⁹。情與貌,略相似¹⁰。 一尊搔首東窗裏¹¹。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沉酣求名者¹²,豈識濁醪妙理¹³?回首叫、雲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¹⁴。知我者,二三子¹⁵。
¹這首詞是寄情山水之作,但其中包含著世無知己的苦悶和對爭名者的不滿。此詞,指賀新郎這一詞調。
²停雲,亭名,在鉛山縣作者的寓所中,取名於陶潛的《停雲》詩。
³大意是:可能是溪山想援用邑中諸園亭的先例,[要我也賦一首《賀新郎》。]
⁴《停雲》詩的序說:“停雲,思親友也。”《停雲》全詩是寫想和親友同飲而不能如願。
⁵《論語·述而》:“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孔子是欽慕周公之道的。沒有夢見周公,是說自己的道行不通了。這裏只用《論語》的前一句(改“也”為“矣”,是為了押韻),但也包含了己道不行的意思。
⁶李白《秋浦歌》:“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似個,如此。)這裏說“空垂”,意思是白白發愁。
⁷這是說:對人間萬事,還是一笑置之吧。
⁸公,作者自指。《世說新語·寵禮》:“王珣、郤超並有奇才,為大司馬所眷拔。珣為主簿,超為記室參軍。超為人多須,珣狀短小。於是荊州為之語曰:'髯參軍,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大司馬,指桓溫。須,鬚。公,指桓溫。)
⁹《新唐書·魏征傳》:“帝曰:'人言征舉動疏慢,我但見其嫵媚耳。'”魏征是唐太宗時的名臣,敢於直諫,唐太宗也比較能接受他的意見。作者這是以魏征自比。
¹⁰這是說山和人的形貌都嫵媚,性情大致也是相似的。
¹¹尊,通樽。《停雲》詩:“靜寄車軒,春醪獨撫。良朋悠邈,搔首延佇。”(軒,窗。悠邈,很遠的樣子。)
¹²江左,這裏指東晉。沉酣,等於說沉醉。蘇軾《和陶淵明飲酒詩》:“道喪士失己,出語輒不清。江左風流人,醉中亦求名。淵明獨清真,談笑得此生。”
¹³杜甫《晦日尋崔戢李封詩》:“濁醪有妙理,庶用慰沉浮。”以上兩句表面上是說東晉時的士大夫只知營求名利,但實際上是諷刺當時的士大夫。
¹⁴《南史·張融傳》:“融常歎曰:'不恨我不見古人,所恨古人不見我。'”
¹⁵二三子,《論語·八佾》:“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孔子稱弟子們為“二三子”,這裏指知己朋友。矣,幾,事,喜,是,似,裏,味,理,起,耳,子,押韻(紙尾置未通韻,上去通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