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 爱护自然和爱护百姓

字数:1234

据报道,2010年3月26日,网易向西南五省灾区首期捐赠30万元。2010年春季,西南五省遭遇百年大旱,截至目前,已有六千多万人受灾。在作出捐赠的同时,网易还对受旱灾的西南五省发起了“网易手机邮百万涌泉行动”。每一封募捐邮件被激活后,网易就增加捐献1元钱,直到捐满100万元为止。网易将实时公布捐资最新动态并全程公开爱心掘井的进展。

可以庆幸的是,网易这笔捐款是有具体救灾对象和任务的,这笔捐款将用于重灾区云南元谋县的挖掘水井之需。目前,首批13口救命深井已经选定。姑且不论100万元用来抗旱,对解决云南、广西等五省市2212万人的饮水困难会有多大的实质帮助,单单看到了这个时候才用这个方式来帮助解决问题,所引发的网民反映,就足以让人担忧的了。

大部分的网民反映是冷淡、负面和反感的。这里摘录一些网评:“小学时就有过捐款经历,那是很热情而且自愿,(那时救助是小范围的,受助对象也是同班或同校有人重病或家庭突变而遭困难的)现在的环境下,动不动就爆出高干贪污受贿成百上千万,你会怎么想?”“我希望能够帮灾区人民,但我实在不信任红十字会”。“这样的环境,不知道是天作孽还是人作孽造成的”。“网易的钱是自己拿出来,直接到云南挖井,还好。没有经过慈善机构”。“房奴了,对不住了”。“买不起房,看不起病,你有难也别指望我帮你出头”。还有更负面的,这里就不摘录了。

任何一个社会中的慈善救助都是对这个社会中大多数人的一种心理测试,不仅测试他们是否愿意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他人,而且也测试他们如何看待自己的利他行为在整个社会环境中的价值和意义。在社会贫富不公、信任匮乏、捐助无可见效果、公共体制效率低下、甚至捐款去路不明等等情况下,人们自然也就缺乏捐助的热情。即使没有这些情况,在不长的时间内,反复要求人们捐助,也会出现捐助疲劳的现象。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艾罗(KennethJ.Arrow)告诫:“不要把利他动因这种稀有资源轻易消耗干净”。

说利他心是一种“稀有”或有限资源,在许多事情上是有道理的。例如兴修水利、办教育、救济灾民等是政府长期政策和职能的事情,靠称作为某某“工程”的民间爱心捐助,效果会越来越差。这就是利他心资源快速耗尽的表现。在人们强烈表现出利他精神和有利他行为时,政府要有节度地运用,不可竭泽而渔。这样做才能有效保护一个社会的利他资源,不让它受到损害。

对待自然资源和对待利他资源的道理是一样的。西南的大旱已经引起了人们对那些地区开发政策和方式的许多疑问和讨论,其中对自然资源的竭泽而渔式开发、利用已经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中国的利他资源如何维护,善加利用,同样是应该思考的问题。利他资源是存在于社会和国家中的。利他行为的多寡是和各种社会信任关系的强弱紧密联系在一起。利他行为缺乏和人际信任危机不是因为小事的简单积累,而是因为普遍的社会公正遭受了不应有的破坏。

苏轼说过,“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告诫当政者要善待百姓,不可为了要百姓服从,以权相逼、逞强施虐。爱护百姓就像爱护自然一样,国家太平的时候,要建立社会公正和正义机制,保证官员的清廉干练,政府真正关心百姓,积极支持民间社会团体,尤其是非政府组织(NGO)的成长,培养公民们的自我管理和参与能力,而不是以吏为师。这些就像是在社会中兴修水利,保护土壤植被,预防旱涝之灾。只有平时未雨绸缪,强固民本,在有需要的时候,社会百姓才会全体出心出力,有意志也有能力去面对任何困难。


166 慈善、施舍和公益168 美国的慈善和公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