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功臣侯年表
《史记》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¹,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²。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³,国以永宁,爰及苗裔⁴。”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⁵。
余读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曰:异哉所闻!《书》曰“协和万国⁶”,迁于夏、商,或数千岁。盖周封八百,幽、厉之后⁷,见于《春秋》。《尚书》有唐虞之侯伯,历三代千有余载,自全以蕃卫天子⁸,岂非笃于仁义奉上法哉?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后数世,民咸归乡里,户益息⁹,萧、曹、绛、灌之属或至四万¹⁰,小侯自倍¹¹,富厚如之。子孙骄溢¹²,忘其先,淫嬖¹³。至太初,百年之间¹⁴,见侯五¹⁵,余皆坐法陨命亡国¹⁶,耗矣。罔亦少密焉¹⁷,然皆身无兢兢于当世之禁云。
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绲乎¹⁸?观所以得尊宠及所以废辱,亦当世得失之林也,何必旧闻?于是谨其终始,表见其文,颇有所不尽本末,著其明,疑者阙之。后有君子,欲推而列之,得以览焉。
¹社: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的土神。稷: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的谷神。社、稷连言,则用以代指国家。
²阅:经历。
³河:黄河。“带”,衣带。厉:同“砺”,磨刀石。
⁴爰:乃,于是。苗裔:子孙后代。此四句誓词《困学纪闻》十二引《楚汉春秋》作“使黄河如带,太山如砺。汉有宗庙,尔无绝世”。
⁵根本:指汉高祖时期始受封的功臣。枝叶:指功臣侯者的后裔。陵夷:衰颓。
⁶“协和万国”,语出《尚书·尧典》。《尧典》作“协和万邦”。“邦”改作“国”,避汉高祖刘邦讳。
⁷幽:周幽王,周宣王之子,公元前781年至前771年在位。在位期间,为政昏乱,被杀于骊山下,西周灭亡。事迹详见本书《周本纪》。厉:周厉王,周夷王之子。执政期间,剥削繁苛,压制舆论,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厉王出奔彘(在今山西霍县),十四年后死于彘。事迹详见本书《周本纪》。
⁸蕃:通“藩”,屏障的意思。
⁹息:繁殖,增加。
¹⁰萧、曹、绛、灌:指萧何、曹参、绛侯周勃、灌婴。
¹¹自倍:自然增加一倍。
¹²骄溢:骄奢放荡,盛气凌人。
¹³淫嬖(bì):邪恶淫荡。
¹⁴太初:汉武帝年号,凡四年,时当公元前104年至前101年。
¹⁵见:同“现”。“见侯五”,指平阳侯曹宗、曲周侯郦终根、埤山侯仁、戴侯秘蒙、谷陵侯冯偃。
¹⁶陨命:亡命。亡国:诸侯国被废除。
¹⁷罔:同“网”,法网。“少”,稍略,略微。
¹⁸绲:通“混”。
【译文】
太史公说,古时人臣的功绩有五等:依靠仁德建立国家安定社会的称“勋”;依靠出谋划策的称“劳”;借助武力的称“功”;明确功劳等级的称“伐”;凭借资历长短的称“阅”。封爵誓词上讲:“即使黄河细得像衣带,泰山平得像磨刀石,但你们的封国也会永远安宁,还要把对你们的恩泽延及给后世。”朝廷最初不是不想稳固这些功臣们的根本,但那些枝枝叶叶却渐渐地衰微了。
我读了有关高祖给功臣们封侯的史料,考察了功臣侯们初次受封及他们后嗣失掉侯位的因由,说:奇怪啊!这和我所听到的传闻并不一样!《尚书》说:“各个邦国都应协调和睦”,直到夏商时代,有的邦国竟经历几千年。周朝分封了八百个诸侯,经幽王、厉王之后,在《春秋》的记载上还能见得到。《尚书》上记载了唐尧、虞舜时的侯伯,经历夏、商、周三代千余年,仍然保全着自己的地位而屏卫着天子。这难道还不是因为他们深信仁义,遵奉君主的法令吗?汉朝兴起以来,受到分封的功臣一百多人。当时天下刚刚安定,以前那些大城名都的人口离散逃亡,可以统计的户口不过原来的十之二三,因此,大侯的封户不过万户,小的只有五六百户。以后几代,民众们都回归故乡了,户口才日益繁衍起来。萧何、曹参、周勃、灌婴这些人的后裔有的封户达到了四万,小侯的封户也增加了一倍,财产也像这样不断积累,他们确实富裕厚足了。于是,这些人的子孙骄奢淫逸,忘记祖先创业的艰难,干起荒淫邪恶的勾当。从开始受封到太初时只有百余年的时间,而原来的侯爵保持至今的只剩下五家,其余的都因犯法而丧命亡国,一下子就全完。这也是由于法网稍微严密了些的缘故,然而他们自己也没有小心翼翼地对待当世的禁令啊!
生活在今世,记住古代的道理和经验,是要把它当作镜子来对照自己,可今天与古代不一定完全一样。帝王们完全可以制定不同的礼仪法度而采取不同的统治方法,主要还是以成就功业为原则,怎么可以和古代混为一谈?观察功臣侯们为什么受到尊荣恩宠和为什么受到废黜羞辱,也是当今政治得失的经验教训,何必一定是古代的传闻!于是我在这里考察了功臣侯们的始末,把关于他们的文献改列成下表,其中还有些没能完全弄清本末之处,清楚明确地表现出来,有疑惑的则暂付阙如。如果有人想继续推究和说明其中的道理,这个表还是可以参阅的。
【评析】
司马迁的《史记》在记载历史过程的同时也在总结历史经验和人生教训,并用论赞的方式表达出来。本文旨在说明两点:一是高祖功臣封的一百多位侯爵,不到一百年就只剩下五户了。主要原因是其后代多数骄奢淫逸,不知先人创立基业之艰难,其实这是官二代官三代很普遍的问题。而古代之诸侯国,一般都能维持几百年甚至有千年的。时代在前进,不必追求完全和古代相同,但仁义忠厚,遵纪守法便可以久长,骄奢放荡,违法乱纪便容易亡身败家这一点却是永远正确的。文章反复慨叹,层层推进,说理很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