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评

字数:388

元遗山曰:魏承班俱为言情之作,大旨明净,不更苦心刻意,以竞胜者。(沈雄《古今词话·词评》上卷引)

沈雄《古今词话·词评》卷上:《柳塘词话》曰:“魏承班词,较南唐诸公,更淡而近,更宽而尽,人喜效为之。”愚按:“相见绮筵时,深情黯共知”,“难话此时心,梁燕双来去”,亦为弄姿无限,只是一腔摹出。至“好天凉月尽伤心,为是玉郎长不见”,“少年何事负初心,泪滴缕金双衽”,有故意求尽之病。

况周颐《历代词人考略》卷五:魏承班词,沈偶僧言其有故意求尽之病,余谓不妨说尽,只是少味耳。如“嫁得薄情夫,长抱相思病”,“王孙何处不归来,应在倡楼酩酊”,此等句有何意味耐人涵泳玩索耶。唯《谒金门》云:“烟水阔(略)。”又云:“春欲半(略)。”前调云:“长思忆(略)。”《全唐诗》班词二十阕,如右三阕,尚觉行间句里,饶有清气。五代词自是词流之词,余谓承班可谓驸马之词,世有知音或不以为过当。

李冰若《花间集评注·栩庄漫记》:魏承班词浓艳处近飞卿,间有清朗之作,特不多耳。

姜方锬《蜀词人评传》:承班措语遣词,多属平淡娴雅之作,《花间》之上中人物也。

唐圭璋《词学论丛·唐宋两代蜀词》:沈偶僧论其词有“故意求尽”之病,然亦有清疏之作。


题跋叙录鹿虔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