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中丞

字数:2068

【题解】

本篇写了两个破案故事,笔法不同,意境翻新,各具特点,读起来如西方的侦探小说。表现了于成龙的机智干练。

第一个故事写案发后于成龙如何捉拿盗贼。“诸门尽闭,止留一门放行人出入”,是网开一面,专供盗贼出入。“各归第宅,候次日查点搜掘,务得赃物所在”,是逼促盗贼迅速出行。“设有城门中出入至再者,捉之”,是提供盗贼特征以便捕捉。

第二个故事是写案发过程中于成龙机警地发现盗贼。于成龙在故事结末讲述缘由说:“此甚易解,但人不关心耳。岂有少妇在床,而容入手衾底者。且易肩而行,其势甚重,交手护之,则知其中必有物矣。若病妇昏愦而至,必有妇人倚门而迎,止见男子,并不惊问一言,是以确知其为盗也。”

【正文】

于中丞成龙¹,按部至高邮²。适巨绅家将嫁女,妆奁甚富,夜被穿窬席卷而去³。刺史无术。公令诸门尽闭,止留一门放行人出入,吏目守之⁴,严搜装载。又出示谕阖城户口,各归第宅,候次日查点搜掘,务得赃物所在。乃阴嘱吏目:设有城门中出入至再者⁵,捉之。过午,得二人,一身之外,并无行装。公曰:“此真盗也。”二人诡辨不已。公令解衣搜之,见袍服内着女衣二袭⁶,皆奁中物也。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注释】

¹于中丞成龙: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州人。于成龙在二十多年的仕途生涯中,以卓著的政绩和清廉深受百姓爱戴。中丞:明清两代常以副都御史或佥都御使出任巡抚,清代各省巡抚亦例兼右都御史衔,因此明清巡抚也称中丞。

²按部:巡视属下州县。高邮:明清时州名。属扬州府,州治即今江苏高邮。按部至高邮为于成龙兼摄江苏、安徽两省巡抚时事。

³穿窬(yú):穿壁逾墙。指偷窃行为。《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注:“穿,穿壁;窬,窬(踰)墙。”席卷:囊括,包罗全部。

⁴吏目:清代知州下佐理刑狱并管理文书的小官。

⁵再:两次。

⁶二袭:两身。衣裳一套叫一袭。

【译文】

于成龙中丞,巡查部属到了高邮。恰好一家豪绅将要嫁女儿,嫁妆丰厚,夜里却被贼人全部偷光了,高邮刺史无计可施。于公命令把各城门都关上,只留一个门放行人出入,派吏目守门,严密搜查进出人所带的东西。又出告示,让全城人各自回家,等候第二天查点搜寻,一定要找到赃物所在。于公又暗中嘱咐守城的人:如果有人由城门再三出入,就抓起来。过了中午,抓到两人,除了一身衣服之外,并没有带任何东西。于公说:“这是真正的盗贼。”二人不住狡辩。于公叫人解开他们的衣服搜查,见他们的衣服里又穿着两套女人衣服,都是嫁妆里的东西。原来,盗贼害怕第二天的大搜查,急于转移赃物,而东西太多难于一下带出,因此偷偷地带在身上而频频出入城门。

【正文】

又公为宰时⁷,至邻邑,早旦经郭外,见二人以床舁病人⁸,覆大被,枕上露发,发上簪凤钗一股⁹,侧眠床上。有三四健男夹随之,时更番以手拥被¹⁰,令压身底,似恐风入。少顷,息肩路侧¹¹,又使二人更相为荷。于公过,遣隶回问之,云是妹子垂危,将送归夫家。公行二三里,又遣隶回,视其所入何村。隶尾之,至一村舍,两男子迎之而入。还以白公。公谓其邑宰:“城中得无有劫寇否¹²?”宰曰:“无之。”时功令严¹³,上下讳盗,故即被盗贼劫杀,亦隐忍而不敢言¹⁴。公就馆舍¹⁵,嘱家人细访之,果有富室被强寇入家,炮烙而死¹⁶。公唤其子来,诘其状。子固不承。公曰:“我已代捕大盗在此,非有他也。”子乃顿首哀泣,求为死者雪恨。公叩关往见邑宰,差健役四鼓出城¹⁷,直至村舍,捕得八人,一鞫而伏¹⁸。诘其病妇何人,盗供:“是夜同在勾栏¹⁹,故与妓女合谋,置金床上,令抱卧至窝处始瓜分耳²⁰。”共服于公之神。或问所以能知之故。公曰:“此甚易解,但人不关心耳。岂有少妇在床,而容入手衾底者。且易肩而行²¹,其势甚重,交手护之,则知其中必有物矣。若病妇昏愦而至²²,必有妇人倚门而迎,止见男子,并不惊问一言,是以确知其为盗也。”

【注释】

⁷为宰时:指于成龙顺治时期任广西罗城县知县时。宰,知县。

⁸舁(yú):抬。

⁹凤钗:股端镌作凤头状的发钗。股:量词。

¹⁰更番:轮换,分次。拥:推而塞之。

¹¹息肩:休息。这里指放下抬的床。

¹²劫寇:被劫失盗之事。

¹³功令:法律暨朝廷考核官员的有关条例。

¹⁴隐忍:隐瞒忍耐。

¹⁵馆舍:驿馆,公务招待所。

¹⁶炮烙:指强盗逼受害者交出财物所施的烧烫的酷刑。

¹⁷四鼓:四更天。凌晨1点至3点。

¹⁸鞫:审讯。

¹⁹勾栏:妓院。

²⁰窝处:窝藏罪犯或赃物之所。此处指罪犯聚居处。

²¹易肩:换人扛抬,即“更相为荷”。

²²昏愦:昏迷不醒。谓病重。

【译文】

还有一次,于公做县令时,到邻县去,一大早经过城外,见两个人用床抬着病人,上面盖着大被,枕上露出头发,发上插着一股凤钗,侧卧在床上。有三四个健壮的男人左右跟随着,不时轮番用手去塞被子,压在病人身下,好像是怕风吹进去。不一会儿,就放在路边休息,又换两个人再抬。于公走过后,派差人回去问他们,他们说是妹妹病危,要送回妹夫家去。于公走了二三里,又派公差回去,看他们进了什么村子。公差尾随着他们,到了一个村子的房舍前,见两个男子迎接他们进去了。公差回来报告给于公。于公问那个县的县令:“城中有没有发生盗劫案?”县令说:“没有。”当时官吏考核很严,官员和老百姓都不敢提到盗贼,因此,即使被盗贼劫杀了,也忍痛不敢报官。于公住进宾馆后,嘱咐仆人仔细查访,果然有一家富人被强盗闯入家中,用烙铁折磨死了。于公叫那被害人的儿子来,盘问事情的经过。被害人的儿子开始怎么也不承认有此事。于公说:“我已经替你抓到强盗了,没有别的意思。”被害人的儿子才叩头痛哭,请求于公为死者报仇雪恨。于公入关求见县令,派强壮的差人在四更出城,直至那家村舍,捕到八个人,一审便招认了。问那病妇是谁,盗贼供认:“那夜一起在妓院,因此与妓女合谋,把赃金放在床上,让她躺在床上抱到贼窝再瓜分。”人们都佩服于公的神明。有人问他是怎么侦破这个案件的。于公说:“这很容易,只是人们不留心罢了。哪里有少妇躺在床上,却容许别人把手伸到被底的。而且时常换人来抬,样子很沉,又在两边保护着,就知道其中一定藏着东西。如果真是病妇昏迷不醒地回来了,一定会有妇人在门口迎接,现在却只见到男人,并且不吃惊,也不问一声,因此断定他们是盗贼。”


药僧皂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