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复古运动
歌德只替少数人说话。大多数的德国人依恋他们的基督教遗产,他们把歌颂他们信仰的诗人高呼为天纵之才。在亨德尔以《弥赛亚》(Messiah)的天韵之声激动了爱尔兰之后6年,腓特烈·哥特里·克劳普斯多克以他最初的热情诗篇《弥赛亚》(Der Mesias,救世主,1748到1773年)赢得了德国人的心。
克劳普斯多克生于1724年,比莱辛大5岁,又比他多活了22年。莱辛是牧师的儿子,却变成自由思想家。克劳普斯多克是律师的儿子,却拿制作基督生平的叙事诗作为他一生的主要使命。他是那么热衷于他的主题,竟然在他还是24岁的小伙子时就出版了开头的前3个诗篇。这些无韵的六声部诗章获得了广大读者的赞赏,当一年后他向他表妹求婚时,来自德国各地的信件催促她接受,但是她拒绝了。丹麦王腓特烈五世在他的牧师约翰·伯恩斯托夫(Johann von Bern-storff)的推荐下,邀请克劳普斯多克住在丹麦王宫里,以每年400泰勒的薪俸去完成他的叙事诗。到哥本哈根去的途中,这位诗人善意地到汉堡去看一位崇拜他的女人玛格丽特·莫勒(Margareta Moller)。1754年他们结了婚,但是1758年她就死了。这使他伤心极了,他的诗也暗淡起来。他在《弥赛亚》第15诗篇中追忆她,在他的一些最动人的抒情诗中亦然。他在哥本哈根住了20年,当伯恩斯托夫被革职后他不再受到支持,于是回到汉堡,而在1773年出版了他那大部头诗作的最后一个诗篇。
开始时是仿自弥尔顿的祷词。这20个诗篇,阐述从基督在橄榄山上的冥思到他升天的一串圣迹。在花了差不多与耶稣活了一生那么长的时间去写他的叙事诗之后,克劳普斯多克以感恩的赞美诗作结尾:
噢,我已经达到了目的!那激荡的思潮
发出颤动的声音通过了我的心灵。
唯有你那万能的臂膀
我的主,我的上帝,曾经导引我
越过数个阴暗的坟穴,在我能抵达
那遥远的目标之前!主啊,你还治愈了我,
在我下沉的心里投入了清新的勇气。
它带着死亡做它贴近的伴侣;
若我正视各种恐怖,它们的阴影
随即消逝,因为有你护佑着我!
它们迅速消失——救主,我已吟诵
唱过感谢你的誓约。我也已踏过
我害怕的路途!我的希望全在于你!
《弥赛亚》为传统德意志所欢迎,视为用德文所曾写过的最好诗篇。歌德谈到一个法兰克福的议员,他“在每年的受难周(Passion Week)要读一次前10个诗篇,然后使他一整年心旷神怡”。至于歌德自己,他只能“在撇开某些要务”时才能欣赏这首叙事诗,而这些要务是“一个推进中的文化拓荒者所不愿舍弃的”。克劳普斯多克毫不吝惜地倾注虔诚于他的诗中,使他的诗变成抒情诗与巴赫式的赞美歌的接连续列,而不仅是像叙事诗那样地平铺直叙。我们也发现,要以20个诗篇和25年的时光来跟随抒情诗的奔放不是件容易的事。
就如同伏尔泰从卢梭的思想中衍生了相反的观点,莱辛透过他的怀疑主义、理性论和知性论,使德意志对比地体会到需要有能够认识感情、情操、幻想、神秘、浪漫和人生中超自然素质等的重要性与合理性的作家。对这个时期里的某些日耳曼人,尤其是女人来说,感性的讴歌(the cult of Empfindsamkeit)成为他们的宗教与时髦。达姆斯塔特(Darmstadt)组成“性情中人俱乐部”(“Circle of Sensitives”),它的成员间订立了表达情感与情绪的原则和仪规。卢梭是此辈灵性上的弥赛亚。他在德意志的影响力远甚于伏尔泰,赫尔德与席勒认他为活水源头。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充满了卢梭的影子,歌德从卢梭起程(《我们皆具性情》[Gefühl ist Alles]),经过伏尔泰(《怀念人生》[Gedenke zu Leb-en]),最后把他们的思想糅合在一起。这时的英格兰也同时出现了感性诗人,詹姆士·汤姆森、威廉·科林斯(William Collins)、爱德华·扬(Edward Young);也出现感性的小说家,理查森和斯特恩。珀西(Percy)的《废墟》(Reliques)以及麦克弗森(Macpherson)的《奥西恩的诗集》(the“Ossianic”po-ems),激起了人们对中世纪诗歌、神迹和英雄美人的故事的兴趣。克劳普斯多克与海因里希·格斯滕贝格(Heinrich von Gerstenberg)则给基督以前的斯堪的那维亚和德国的神话注入了新的生命。
约翰·格奥尔格·哈曼(Johann Georg Hamann)在1781年以前是反抗理性的领导者。跟康德一样,他生在多云的柯尼希山(Königsberg),被他父亲灌输了强烈的宗教情愫,受过大学教育,因贫困而劳碌地从事家教生涯,也因发现有个新教信仰不被任何启蒙运动所击倒而感到欣慰。他辩称理性仅是人的一部分,而且发展得较晚,又不是基本的。本能、直观和感情却深邃得多,真正的哲学应以完整而全部的人性作为基础。语言不是理智的产品,而是上帝供给表达感情的礼物。诗比散文更有深度。伟大的文学不是依赖规则与理性的认识和观察写出来的,而是凭天才创造的,天才是种无法给予定义的素质,是由感情所引导,是超越一切规则之上的。
腓特烈·雅各比赞同哈曼与卢梭。他说,如果你承认逻辑,斯宾诺莎的哲学的确是完美地合乎逻辑,然而它是错的,因为逻辑不能抵达真实境界的核心,真实境界只能由感情和信仰揭示出来。上帝的存在不能由理性证明,但是感情知道,若不信上帝,人的一生就成为悲剧,无希望又无价值。
如此高扬感情与诗,激扬民族的心灵已经预示了想象文学的飞扬,使得18世纪下半叶的德意志反映了伊丽莎白时代英格兰的热情与富饶。诗歌杂志倍增,却总是英年早逝。约翰·海因里希·福斯(Johann Heinrich Voss)除了翻译荷马、维吉尔和莎士比亚外,还用韵文写了温柔的小说《路易丝》(Luise,1783—1795年),赢得了德国人的欢心,也激起歌德起来对抗。萨洛蒙·格斯纳(Salomon Gessner)以他细腻的抒情诗和田园散文诗,在各国赢得许多读者。马赛厄斯·克劳迪乌斯(Matthias Claudius)用田园体诗歌咏家居生活,感动了无数的母亲。下面是他所作的《月光下的摇篮曲》(Wiegenlied bei Mondenschein zu singen):
睡吧,我的小女孩!
你为什么哭泣?
月光是那么柔和,
你可安静地憩息。
睡意快快就要到来,
无声又无息。
月儿见到小孩就欢喜,
她深深地爱着你。
戈特弗里德·毕尔格(Gottfried Bürger)是个浪漫的天才。生为牧师之子,他被送到哈勒和格丁根去学法律,却因生活放荡退了学。1773年,因为他的歌谣《勒诺》(Lenore),他的罪过获得了普遍的宽恕。勒诺的男友随腓特烈的大军去攻夺普拉格。每日清晨她梦醒起来都要自问:“威廉,是你缺乏信心,还是死了?你到底还要耽搁多久?”战争结束了,军队也回来了,战士们的妻子、母亲、儿子都兴高采烈地去欢迎他们,并且感谢上帝:
她问遍整个军队的行列,
对着每个人,呼唤他的名字,
可是没有一个人回答她,
那么多人中就是不见他。
所有的战士都已离去,
她扯住乌黑的头发,
扑倒地上,
悲恸绝望。
她的母亲对她说:“上帝所做的,必尽善而为。”勒诺回答说那是误信,而她是必求一死的。母亲跟她谈到天堂,也谈到地狱。勒诺回答说:“天堂必与威廉同在,地狱里绝不会有他。”整天,她只是自言自语。夜里,一个骑士停在她的房门口,没有报出名字来,只是邀她同行,做他的新娘。她坐在他的后面,骑着他的黑马,彻夜没有停蹄。他们到了一个坟场,众鬼绕着他们跳舞。突然间骑士变成尸体,勒诺发现自己依偎的是个骷髅。当她徘徊生死之际,鬼魂泣诉以下的话语:
忍耐呀,忍耐!即使心伤欲碎!
不要与上帝争吵。
你的躯体已被夺去,
上帝怜悯的是你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