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就业和工资的直接行政控制
鉴于篇幅所限,本章在后面部分将只探讨经典社会主义体制实现全面就业之后的问题。在社会主义体制实现全面就业以前,劳动力的配置机制既与下面将要考察的情况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但在此就忽略不谈了。
本部分和下一部分主要分两个层次来研究纵向控制。10.3部分集中关注官僚体制内部的控制过程,从中央管理层到车间领导。而10.4部分主要研究官僚机构与普通职工之间的关系。
10.5部分考察了官僚协调机制和市场机制对工资的综合影响。最后一部分从其他角度分析了工资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当讨论官僚机构的监督和管理时,有必要重新回顾一下以前提到过的年度计划和日常经济管理。对劳动力配置的官僚控制与年度计划和日常管理紧密相连,构成了一个整体,因此,这里就不再重复很多细节问题。我们将重点探讨经济管理过程中对劳动力的管理。
这一过程从开始受教育阶段就开始了,即为社会主义事业教育和培养年轻人。对于父母和年轻人来说,他们的选择受到了严格限制,很少有进一步深造和转换专业的机会,或者当局对未来的学习会有严格的规定。年轻人在完成学业之后,也同样受制于各种限制:官僚机构会进行各种干预,从“分配输送”到某个工作场所,直至强制安排工作岗位。
接下来我们将讨论劳动者完成学业进入工作后的情况。在这一阶段,劳动力的配置主要包括控制就业和工资。在进行计划和经济管理时,官僚机构不会对每一项计划指标和各种经济活动给予同等关注[7.7]。他们会优先处理部分问题,其中职工人数和工资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它们都要遵守极为严格的管理规定。
熟悉资本主义国家国有企业情况的人可能会产生误解,因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其目标居然不是鼓励国有企业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吸收工人,而且恰恰与之相反,对国有企业的人数有严格的上限。0我们不要忘记,此时经济已经处于劳动力持续短缺的状态,但当局仍然使用各种行政手段来限制就业的增长。这样就产生了所谓的纵向短缺:企业对劳动力的总需求超过了分配者的总配额。②
工资也同样有最高限额,其中包括以下几类形式:工资发放总额的上限(称之为工资基金的绝对数量限制);规定平均工资(总额数或职位数);根据生产完成情况决定工资发放数量,如此等等。事实上,工资也是“专款专用”[8.9]。不管一家企业节约了多少物质或其他支出,它都无权用这些节约下来的成本超出国家规定的上限来为职工多发工资。企业总开支的预算约束非常软,但工资支出的预算约束却非常硬。
编制计划过程中关于劳动力的问题也是讨价还价的主要内容之一。需要人员的单位希望能够招进更多的人以及可以支付更高的工资,这样才更容易完成生产计划(或者,对投资项目而言,是更容易完成项目建设任务)。这时,分配者又会扮演“双面门神”的角色,对下级部分严格要求,同时又向上级机构争取更宽松的目标。
在纵向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就需要考虑各级领导的利益和行为特征。他们总是想争取更多的投资(导致扩张和投资饥渴)和更多的工资基金(更容易获得劳动力并让职工满意)。也可以这样说,他们既想有更多的投资,又想要更多的消费,而这两种需求在宏观层面上明显是相互矛盾的。实际上,最终只有最高层领导才会意识到这是两个相互冲突的要求,即将生产划分为投资(以及其他国家开支,如军队)和消费所产生的矛盾。他们享有决定权,但在那种政治和经济结构条件下,必须由他们做决定,然而不管他们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抑制投资或消费,或者根据资源情况满足下级的要求),都不会有天然的盟友来支持他们。每个人,甚至包括自己的下属,都会强烈要求他们既增加投资又提高消费水平。此时,他们已经别无选择,只有通过行政指令、奖励及惩罚措施人为地建立起同盟军,促使人们执行决定。
①在剩余劳动力没有被完全吸纳之前,许多国家规定了国有企业的招工配额,即它们必须吸收多少新工人。庞大的招工计划很快就将这些配额填满。尽管在宏观层面上依然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但部分企业已经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现象,这促使经济领导人采取扩大招工计划的办法来解决企业的短缺问题(见上一部分对结构性短缺的评论)。
②例如,在某一地区,只有一家上规模的企业。在为企业职工人数上限进行讨价还价的过程中,纸上所规定的劳动力配额往往影响不大,真正起作用的是实际中的约束因素,譬如该地区的劳动力供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