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的战略
尼克松宣誓就职时,中国方面的焦虑其实向他提供了一个特殊的战略机会,不过当时美国政府在越南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无暇发现有这样的机会。美国决策部门的精英们曾决定捍卫印度支那,抵御苏联和中国所谓的联合进攻,而现在他们中的很多人却改变了看法,认为越战不光是打不赢的,而且还反映出美国政治制度的先天性道德失败。政府中转而持这种观点的人已经多到了无法有效执行政策的地步了。
尼克松的几位前任已向半个地球以外的越南派出了50万美军。尼克松认为,若像很多批评他的人所要求的那样,现在就无条件地撤兵并不是结束战争的办法。他也很看重前几届来自两党的总统所作的承诺,而这些承诺现在却让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尼克松知道无论越战带来多大的痛苦,美国仍然是全世界抗击共产党“进攻”的联盟中最强大的国家。美国的信誉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尼克松政府(我在其中担任了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后来又任国务卿)计划分阶段撤出印度支那,让当地人民能有机会建立自己的未来,并维持全世界对美国的信心。
尼克松的批评者则认定,外交政策的改变必须围绕他们所关心的唯一问题——从越南无条件撤军。他们完全无视于相信了美国的诺言、听命于美国而参战的几百万印度支那人以及几十个其他国家。尼克松有决心结束战争,也同样有决心发挥美国的积极作用,一步步地改造新出现的国际秩序。他希望美国的政策不再在撤军与不撤军之间摇摆;他要出于国家利益而将它稳定下来,让以后的历届政府保持下去。
在他这个设想中,中国起到了关键作用。两国领导人从不同角度审视了他们的共同目标。在毛泽东看来,和解是一种战略必要手段,尼克松则将其视为一个改变美国外交政策和世界领导地位的机会。他想利用对华开放向美国公众表明,即使在一场大伤元气的战争中,美国还是能制定长治久安的蓝图。于是他和他的属下们竭力争取与五分之一的世界人口重新建立联系,以减轻从东南亚黯然撤军的痛苦。
这就是主张革命的毛泽东和悲观的战略家尼克松两人的汇合点。毛泽东深信理想和意志能克服一切困难,而尼克松则决心缜密擘画,他担心即使是最好的计划也会因为命运的不测而化为泡影。不管怎样,他还是将自己的计划付诸实施了。毛泽东和尼克松有一大共同点:两人都愿意顺着自己思路和直觉的整体逻辑得出最后结论。尼克松比毛泽东更为务实,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一事当前,不管是半途而废还是坚持到底,你付出的代价是一样大的。既然如此,那还不如把它进行到底。”毛泽东做事轰轰烈烈,尼克松则倾向于顺从命运的安排,但他一旦启程,便会沿着这条道路坚定地走到底。
中美能走到一起是时代的必然——不管两国领导人是谁,这是早晚都会发生的。但此事进行得这么果断,弯路走得这么少,那就要归功于两位领导人的才干了。领导人不可能创造出时代背景,他们的独特贡献在于能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把自己的才干发挥到极致。如果超越了这个范围,他们就会一败涂地;反过来,如果做得不够到位,也会一事无成。要是他们稳扎稳打,建立起的崭新的关系就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因为这一关系符合各方自身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