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鲁迅全集1938年版 >
- 第十六卷 >
- 译丛补 >
- 村妇 保加利亚 伐佐夫
五
伊斯开尔立刻出了狭窄之处,向低下而平坦的两岸间直涌下去。
小船就乘着急流而行,不再听这老农妇的生疏的手里的橹枝的操纵。因此比平常停泊的处所,已经驶过的很远了。伊里札只好用尽力量,不给它回到她曾经上船的那一岸去。
一个有力的洪流,终于将小船送到对面,那女人用了最大的努力,总算靠了岸。
她上了陆,抱着孩子……攀上高地,向树林跑过去。
当她走近那曾经遇见过一揆者的地方的时候,只见有一个男人影子在树干之间隐现。她知道,这就是她在找寻的。
一揆者也走近她来了。
“晚安,我的孩子……这是你的……”
和这句话同时,她就递过面包去,她很明白,他现在是最要这东西了。
“谢谢你,妈妈……”他萎靡不振的回答道。
“等一等……穿上这个……”她又交给他盖着孩子的衣服。
“这是我偷偷的从教堂里带来的……上帝宽恕我……我造了一回孽了……”
伊里札从墙上取了这衣服来,原以为是侍者的东西。但一揆者穿在身上的时候,她这才诧异的看明白,竟是一件道袍!
“那倒是都一样的……我先来暖一暖……”青年说,就披上了又干又暖的衣服。
他们一同的走着。
一揆者默默的吃东西……他冻得在发抖,也踉跄得很厉害。他是一个大约二十来岁的青年,瘦削,长得高大。
因为不去打搅他饥饿者的平静,女人没有问他是什么人,从那里来——她自己也不过低声的说话——然而好奇心终于蔓延开来了,她就问,他是从那里过来的?……
他告诉她,他并不是从山里,倒大抵是从平野里过来的。在那一夜,在威司烈支(Vesletz)的葡萄山里,给人和自己的部队截断了。他从那地方窜走,遭了很大的恐怖,冒了各种的危险,这才挨到这里来。他两整天和两整夜没有吃东西,他支撑的走得怎样疲乏,两只脚都受了伤,发着热……现在他要往山里去,在那里找寻伙伴,或者自己躲起来。
“我的孩子,你实在走不动了……”那女人说——“把枪交给我罢……你就轻松一点了。”
她用左手接了他的枪,右手抱着孩子,
“来,来!……聚起你的力气来罢。我的孩子。”
“现在我到那里去呢,妈妈?……”
“怎么:那里去?……家里去呀……我这里!……”
“这是真的吗?!……妈妈,我感谢你,你是好的,妈妈!……”那青年感激得流出眼泪来,弯下身子吻了她抱着孩子的那只瘦削的手。
“人们因为害怕,现在不到外面来,如果给他们一知道,是会把我活活的烧死的……”那村妇说——“但我怎么能放下你呢……你逃不掉……乞开斯人捉住你——上帝得惩罚他们——在村子里呢,他们也……为什么要这样呢,孩子?……就是毁灭了这可怜的地方,也没有什么了不得!……他们象小鸡一般的杀掉你们……可是你也再没有力气往上走了……”
于是她把枪由左手抛在右手里,就用左手支住了他的臂膊。
他们在槲树林里,越走越深了。从树干间,望见天空的东边,逐渐的发白……契洛贝克的雄鸡叫,更加听得分明……天上的星星褪色了。
已经到了黎明,他们——照平常的走法——离村子却还有半个钟头的路,——但象一揆者的那么走,可是连两个钟头也还是走不到的。
村妇非常着急,倒情愿来背他。
他向四面看了一看。
“天亮了,婶子……”他的声音放高了一点。
“这可糟……我们不能按时走到……”那女人悄悄的说。
他们又走了一段路。
从外面已经传来了人声。
村妇站住了。
“这可去不得了,我的孩子……得想一点别的什么法……”
“你想怎样呢,婶子?……”青年问道,看着他的母亲,亲戚,他的恩人和他的神明的这不相识者!
“你在树林里躲到夜……天一暗,我就来等候你……在这里……这么一来,你就躲到我的家里去……”
青年很相信,这条出路是要算最好的了。村妇就又交还了他的枪。
于是他们作了别。
这时伊里札摸了一摸孩子。她哭起来了……
“阿,孩子,我的孩子!……可是死了呀!……小手象冰一样了!”
一揆者站定了,仿佛遭着霹雳……村妇的悲痛抓住了他……他想来劝慰她,然而说不出一句话。
现在他知道,这崇高的女性,那魂灵已被大悲痛所碎裂,他不能再望更多的帮助了。
“阿,孩子!……我的亲爱的孩子!……”那可怜人呜咽着,看定了他的孩子的苍白的脸。
明明白白,一切希望都被抢去了,一揆者就走进树林的深处去。女人的呜咽的声音还在他后面叫喊道:“我的孩子……要藏的好好的……到晚上……我在这里见你……”
伊里札也走进树丛里,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