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股份制及其他试点

字数:2439

除了普遍推行承包制,还进行了其他企业改革试点,包括小型国有企业试行租赁经营和产权转让。据1982年统计,全国有6.3万个国营工业企业,小企业占91.4%。①何谓小企业?起初的标准是,固定资产在150万元以下,实现利润在20万元以下。1984年放宽标准,固定资产在300万元以下,实现利润在39万元以下为小企业。小企业放开经营是从商业、服务业领域开始的,随后发展到工业企业。1984年4月,国家体改委提出,对城市集体企业和国有小企业要进一步放开、搞活,“允许职工投资入股,年终分红”。1985年9月,中共中央通过“七五”计划建议确定:“部分小型全民所有制企业,可以通过承包、租赁等形式转为集体或个体经营。”②此后,一些地方开始租赁制试点。1986年,国务院领导从《经济参考》上看到一个名叫吴继龙的人在太原、石家庄、湖北租赁硅车间,租赁一个活一个的消息,很重视,批示:“小型国营工业企业也搞租赁,这一条可以定下来。明年各地都可以搞一批,请体改委和经委做出部署。”1986年底,马洪上海调查回来写了一份《企业实行租赁经营大有可为》的报告,提出个人可以租赁。赵紫阳批示:“此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对人很有启迪。”田纪云批示:“从各地经验看,大中型企业搞各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小企业搞租赁、承包是比较成功的经验,效果都是比较好的。出点问题也比较好纠正。”③1988年6月,国务院专门发布了国有小型企业租赁经营的暂行条例。④租赁不同于承包,租赁是所有者把资产有偿让给承租者经营,承包是企业以经济指标作为基数向主管部门承担任务。租赁通过法律和合约管理企业,承包是指标管理,基本上是行政手段。租赁改变了和主管部门上下级的行政隶属关系,变为出租方与承租方的关系,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比较彻底,企业亏损了承租者以个人财产抵押;而承包制中经营者的自主权有限,亏了经营者责任不大,最多扣发奖金。当然,租赁与拍卖也不同,拍卖发生所有权转移,租赁不改变所有制性质。

①贾和亭:《亲历改革—实践记录与理论探索文集》,第61页。

②章迪诚:《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编年史》,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第115、141、202页。

③贾和亭:《亲历改革—实践记录与理论探索文集》,第125—126页。④章迪诚:《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编年史》,第115、141、202页。

当然最有意义的还是股份制试点。1984年,世界银行在关于1983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报告中提出,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可以借鉴西方的公司制、股份制,实行多种国家机构所有制,国家机构组成董事会,可以打破条条块块。这个意见受到高层的重视,当时还没有设想国有企业引进私人资本或外资,但设想将来私人企业发展了,“国家可以收买股份,插进去”。决策者虽然认为股份制“可能成为公有制的一种新形式”,但对它的“发展趋势如何”还不清楚。1985年3月中旬,安志文等人在香港同“台湾研究院”蒋硕杰等座谈,他们在对策建议中也提出股份制的意见。邓小平看了报告,认为很好。①1985年,西德“五贤人委员会”主席施奈德率团来访,赵紫阳就国有企业改革征求他的意见,施奈德承诺回去研究后再作答。1986年秋,施奈德再次来访,安志文奉命见他,施奈德回答:改革国有企业最好的办法可能就是搞成公司制、股份制。1986年底,国务院在主要推行承包制的同时,提出选择少数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企业间互相投资或联合建新企业一般宜于采取股份制形式,有条件的企业集团也可实行股份制。②1987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体改委与世界银行联合召开“企业机制国际研讨会”,会上提出三个建议:承包制有一定局限性,应引入产权约束机制;企业中国有资产所有权要多元化;国有资产所有权应该明朗化具体化,可考虑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这对高层推行股份制试点发生了影响。

①萧冬连、鲁利玲对洪虎的访谈,2009年8月27日。

②《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1986年12月5日)。

事实上,各地早就出现了一批股份制公司,尽管多数并不规范。它有三个来源,一是农村改革催生了最早的股份制,许多乡镇企业的资金来源都是农民集资入股而成的,198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为“股金分红”开了绿灯,中国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宝安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在这年7月8日成立。二是80年代前期在知青回城就业中出现了股份合作制的形式。三是在国有企业横向联合中也出现了相互参股的形式或以股份形式集资组建的新企业。1983年,张劲夫到重庆嘉陵摩托集团搞股份制试点,国务院领导人对此很积极,要求“此事由体改委牵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都要试点”。①1984年7月26日,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成为全国第一家商业股份公司。11月16日,由上海电声总厂发起成立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第一家较规范的工业股份制有限公司。1985年1月,上海延中实业、爱使电子也公开发行股票。1986年,深圳出台了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试验条例,决定在六家大的国有企业进行试点,1987年,深圳发展银行、万科房地产公司等开始发行公众股。

①张劲夫:《股份制和证券市场的由来》,《百年潮》2001年第5期。

不过,决策者并不认为目前具备条件普遍推行股份制。价格改革风险大,其实股份制改革面临更大的政治和社会风险,因为它触及传统的公有制信仰,一些人批评说自由化在经济上的表现就是搞股份制。②领导层不无顾虑。1986年底,田纪云在一个批示中说:“不少人非常热心股份制,我认为,对这种作法的复杂性和可能产生的问题是什么?其发展前途如何还没有搞清楚,特别是向社会发股票更为复杂,我始终认为选个企业试点是可以的,但马上推广必须十分慎重,否则到追查责任谁也不负责。”一些改革派经济学家对于股份化改造可能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表示担忧。1987年3月25日,薛暮桥给薄一波写信,批评厉以宁多次讲话主张所有制改革和国有企业股份化的主张。他说,所谓所有制改革,就是要变国家公有为股东私有,“这是大规模地削弱社会主义公有制,动摇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这种主张是万万不能采纳的”。①他特别不赞成企业内部职工持股。6月4日,他在《经济日报》撰文指出:“股份归个人的股份制不是社会主义所有制,把企业的财产用的形式转移给企业内部职工个人甚至到外的认股份者,这有可能改变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②吴敬琏也在《经济研究》上发文,批评一些地方“轻率进行所谓‘所有制改革’,在推行‘股份制’、‘租赁制’、‘经营责任制’的名义下,用低估国有资产价值、高抬股息红利等办法,化公为企、化公为私,低价拍卖乃至无偿瓜分全民财产”。③然而,地方对于股份制有积极性,1987年以后,各地股份制企业的试点迅速增多。据新华社报道,截至1988年底,全国已有股份制企业6000多家,股份集资额60多亿元。④决策层对向职工和社会个人发行股票十分慎重,限制在很小范围内试点,鼓励企业之间互相参股。⑤

②1987年2月23日,安志文在体改委会上说:“社会上对股份制试点有很大意见·田纪云同志说:有同志批评说,自由化在经济上的表现就是搞股份制。”《周少华工作笔记》,第1645页。

①《薛暮桥文集》第12卷,第219页。

②《薛暮桥文集》第12卷,第244~247页。

③吴敬琏:《关于改革战略选择的若干思考》,《经济研究》1987年第2期。④《中国改革开放大事记(1977~2008)),第200页。

⑤《周少华工作笔记》,第1638、1645页。


五 转向全面承包制七 宽松环境是否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