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挥泪出高墙

字数:4080

最先送走的是原籍有亲人又肯接收的,女就业人员多数是跟着丈夫回乡了。何春梅、王志劳都随丈夫走了,老肖也把“小八怪”带走了。这孩子已经三岁多,会说话,有心眼儿,是聪明的。自出生后老肖一次也没来看过她,现在被“陌生人”领走,祸福难料,孩子哭,刘玉范也流泪,大家都挺难过。韩淑英带着小元、小方也去了独眼老耿的农村。老耿的存款早已被用光,她在农村能待多久?我们都抱怀疑态度,不过她又已怀孕,可能对婚姻有稳定作用。收拾行装时,翻出一顶小王的帽子,小元六岁,懂了点儿事,一把将帽子抢在怀里不肯放手,说这是他爸爸的。韩淑英跟我们说这事时就哭了,我们也挺心酸。

从1965年开始,已经走了好些人,凡是单人走,都是我拉着小车送到火车站。毛丽舫的丈夫从天津下放到承德一个山村,她就也有了去处。我送毛丽舫是个晚上,街上已没什么人,我们可以边走边谈,而且不再有什么顾虑。毛丽舫说为“一贯不暴露思想”而给她戴上了帽子,她始终搞不通。她没有儿女,丈夫身体也好,在天津就业,她就以厂为家,没有任何思想顾虑,暴露什么?我告诉她,那是为了打倒狱长而给你戴帽的。她释然地苦笑了,转而关心我,我说想等吴一江。她好久没出声儿,没评论,然后说:“还不如嫁个老实农民。我丈夫来信说他落户的那个地方。农民对他很好,他过得很愉快,等我去了,看有合适的,你也过来,咱们也有个照应。”没想到几年来与我未有交往的毛丽舫能视我为一可信赖的人。后来她果真给我寄了一封信,我自然也是一概不回。

李贺氏年近60了,是清朝的皇族。1950年初,一个被派来要炸天安门的国民党特务是她丈夫的朋友,在她家住了两天。她丈夫被判重刑,死在监狱里,她被判10年,连她上高中的女儿也被判了三年。她女儿在天津监狱就业,已结婚生子,和公婆住在一起。李贺氏长得白净,衣着整洁,气质不俗。若不是我初来时车间的队长给我打了预防针,叫我不要和李贺氏接近,我也许会尊她为长辈的。她没地方可去,听说无处接收的都下放农村,思想压力很大。机械厂一个比她小十来岁的就业人员即将回原籍农村,他说到地里干活儿,回来还得烧火做饭,就太苦了,老一点儿也不在乎,总还有个帮手,他愿意娶李贺氏。李贺氏在决定前那一整晚都坐在床上未曾合眼。她看出我对她的同情,对我诉苦:“女儿若是考虑到我,就不该嫁父母都在的丈夫,我已经害了女儿的一生,不能再拖累她,只能走自己嫁人这一条路。我前前后后想了一夜,只有这一条路可走了。”说着,老泪纵横。但愿带她走的那人是个好心善良者。

遣送就业人员也有干部亲自送去的。男马队长送一个七十多岁的汪伪官员去苏州,他儿子肯接收。回来后男马队长把我叫到办公室,说他由苏州就到了南京,落实我的出路,已经把我的户口迁到我妈妈处,但我妈妈不接收,说还是由政府监督改造更好些。马队长复述了他们的对话:“你若是不肯接收,我们只好把她放到农村去了。”“放到农村也很好,我女儿就是学农的,到农村可以有更多为农民服务的机会。”“下放到农村生活就艰难了,恐怕经济上都维持不了。”“经济上我可以负担,政府不必顾虑,许燕吉的改造还是由政府安排,我没有任何意见。”马队长复述完后说:“你母亲实在不肯接收你,而且自己去派出所把你的户口销掉,还给了我。我们实在也再没什么办法了。”我说:“我明白马队长是为我好,可我也实在不愿意去我妈那里,不但会给我妈造成不好的影响,我自己也不会愉快。我愿意去农村,我身体好,能养活自己。”马队长点了点头,没说什么。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调来就业的有一个中专生,她为了200元判了两年,算内部问题。她来了就当组长,名叫刘淑青,比我小四五岁,但身体不好,每回都是让我陪她去看病。我们也谈得来,她没父母,只一个哥哥在哈尔滨。马队长给她报销路费,让她去找她哥哥,她哥哥也不肯接收她。马队长说,真若下农村,就把她和我放在一起,我好照顾她。我满口答应。

人少了,也不天天开会批呀斗呀的了。女马队长也另有公干,换了个卢队长管我们,她身体很不好,也不天天来。

一天,马队长叫了刘淑青和我,说何春梅的丈夫来了,在男就业宿舍,让我们俩去看看并且周济一下。何春梅丈夫说她白天在地里劳动,晚上还得和四类分子一起背运砖头,劳累不堪,粮食也不够,带回去的钱都买了高价粮。何春梅从未干过苦力活儿,五十多岁了还得受这罪,他也没办法,只能晚上给她捶捶揉揉。第二天我送去50元,他眼圈红了,哽咽了一会儿说:“咱们不沾亲也不带故,我伸手接你这钱,实在是再也没有办法了。”我除了难过,更有些惶惑,农村是这样的吗?

没过多久,送回去的钱韵璇也回来了。钱韵璇也是调来就业的人,五十多岁了,来了几个月就送回原籍农村去了。马队长又叫了刘淑青和我去传达室见她,说出去了的人是绝对不能再回来的,让我们劝她回去,再给她点儿路费。钱韵璇说她从未在老家住过,村干部也不认得她。村干部说是二监狱来了个年轻人,天天在村办公室的长凳上躺着,不接收钱韵璇他就不走,还说接收后,生活费用全由二监狱承担,村干部才答应了,结果只给了300元就再没有了。村干部对她说:“这点儿钱是够给你盖房还是够给你吃粮的?总不能因为你犯过法回来,就得让全村的贫下中农养活你吧!”钱韵璇说她回去后没地方住,也没处吃饭,拼尽了力气也干不过农村妇女,小孩子们还见她就问:“你为什么犯法?”她几次走到井边想跳下去。硬挨了一个月,村干部说:“我们给买车票,你哪里来的还回哪里去吧!”就这样她背着铺盖又回来了,没想到连大门都不让进。我俩看着她流泪,也无能为力,只有把带去的钱悉数给了她,也才二十多元。天已黑下来,我俩往回走着,又回头望望,只见她那花白的头还在传达室的灯光下,动也没动。

到了11月,不仅是我们这些就业人员心神不定,全社会的人也惶惶不安起来,石家庄大量地疏散人口,还搞“深挖洞”,好像战争就迫在眉睫了。马路上堆积如小山般的过冬蔬菜也卖不掉,大白菜、大萝卜都冻坏流水了,市面一派萧条。就这个肃杀的初冬,等了多日的遣送方案终于向我们公布了。最先走的是去元氏县的一批,安置在元氏县机械厂和元氏县化肥厂,都是有机床技能的。刘淑青是北京工业学校毕业的,分到化肥厂,这结果很理想,免去了马队长的担心。卢队长说会上她提出把我也安排去,好和刘淑青是个伴儿。王所长说一个有问题的人在就业圈里和反革命关系这么好,就是我们工作的缺点。拆还来不及,哪能再弄到一起去!就给否掉了。那个王志宏也去了元氏县。第二批走的是去邢台。事先已把贾玉珊的丈夫从茶淀农场调到了邢台,贾玉珊去后夫妻团圆,也是很好的结果。调来给女犯人看病的右派陈大夫和刘玉范去了离石家庄最近的正定县,卢队长说刘玉范心脏病严重,陈大夫可以照顾些。最后一批也是人最多的,去新乐县的农村落户。刘淑敏夫妇带着两个孩子,特别让县里把这一家放到铁路西,铁路东土地贫瘠,很穷。其他人就一村一个地都放到铁路东了。上大卡车时,大家都默默地,没什么表情,只有陈大夫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就业人员所剩无几了,女的只有我和祝笑仙二人。祝是江西人,大军阀的小妾,解放前逃到了香港。大军阀死后,她来往于北京、上海和香港,做走私买卖。为了送儿子去美国,她入了国民党的特务组织。特务派她去北京策反张东荪,她到了张家门口没敢进去,编了个谎话,被特务识破。再次派她回来,一下车就被捕了。在北京监狱关了10年,转到二监狱就业的。听说留下的男就业人员中,好几个都是派遣特务,这种人是不能放到社会上去的。我以为就是因为祝笑仙才把我留下陪着她。这一天,马队长叫她留在宿舍,我一个人去了车间,回来时在小院门外就听见祝笑仙在哇哇大哭。我赶快进屋,她就一边号啕一边对我说:“就业科来了个不认得的年轻干部,叫我准备下放农村。我已经六十多岁了,干不了活了……到农村只有饿死一条路了……我求他把我送回江西老家,我外甥女能养活我的……我求他去问问我外甥女,路费我出,他没答应……哇哇……”我听明白了,问她:“那干部说一定不行了吗?”“也没说。”“那就有希望,他不是还得回去请示领导,人家不是还得研究研究吗?哪能一下子就答应你!”她觉得我说得在理,不号啕了。我问:“你有把握你外甥女能收留你?”她肯定地说能,说她过去有钱有势时,外甥女一家很得过她的好处,外甥女不是没良心的人,会报答她、收留她的。果然,半个来月后,她回江西了。我帮她捆好行李,送到火车站,办了托运手续,那年轻干部送的,没让她一个人走。

这下只剩下我一人了,我向来胆大,独居一院还觉得挺不错。但好景不长,12月底的一天早上,马队长提前来到,叫我去他办公室,对我说:“送人去新乐县的王所长回来了,说是已和新乐县联系妥当,把你也放到新乐县农村去,明天就走。你到车间把工作交代一下,再把借托儿所的两张小床还回去。”我并不太诧异,但说走就走还是有点儿意外。马队长看我愣着,接着说:“本来我已经跟狱长说好了,留下你一个女就业的,以后没准儿还会来人。可这王所长就是新乐人,不知道他对他县里的人怎么讲的,就把你放下去了。”我定下心来说:“马队长您尽管放心,我学农的,对农村熟悉,特别是您又给我摘了帽子,我在农村生活就更没问题了。”这年的7月30日,我五年的附加刑满期了。就在最后这四批人下放前,马队长向石家庄中级人民法院申报后,判决恢复十来个人的公民权,公开宣布的,其中有我。

送小床回来,在干部宿舍院子里我遇见了女马队长,告诉她我明天就去农村了。她也没说鼓励我的话,反倒是问起了我母亲,她说:“你妈供你兄妹俩上学多不容易,你俩都成了反革命,你妈有多伤心!”我说:“我这不是又向前迈了一步,以后我会好好报答她的。”她又问:“吴一江的事呢?”我回答道:“随着形势走吧!”其实我还是决心要等他,只是不想再对她说实话了。

回到车间,吴一江已知道我即将离开。在最后遣送人之前,我就有预感,曾经给他写过唯一的一个字条:“只要有一线的可能,你就是我丈夫。形势实在不允许,你就是我哥哥。毛主席和柳亚子的诗,就是我要对你说的话。”那首诗我是熟记的:“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也不知他是否意会。现在分离在即,我们仍是咫尺天涯。我也留恋着这朝夕相处的缝纫厂,哪怕再多停留几分钟。

我就去和熟悉的女犯们打了招呼,磨蹭到中午下班。下午,我把马队长给我的粮票到伙房去买了80斤玉米面,装在一个长口袋里,再把铺盖捆好,塞进我的木头躺柜。其他一应杂物都压进从香港一直跟随我的大皮箱里。收拾完毕,再去车间拉小板车,小板车就在车间外面的院子里。可我特意再进车间,看见吴一江正给向他学修缝纫机的那个女犯讲什么,我走过他们身旁,喊了那女犯一声,说句:“我走啦!”就出来拉上小车,走到车间大门南面。猛回头,看见吴一江正半个身子探在棉门帘外,直看着我,我们相隔五六米,对视了三四秒之久,我的泪水冲出了眼眶,决堤似的满脸泻下。他放下门帘进了车间我才举步,走到织毯车间后面没人之处,放下车辕,摘下眼镜把脸擦干,心里在说:“我明天就开始新的生活,情况会变好。”鼓励着、宽慰着自己。我把三大件行李送到火车站,起件托运后,再走原路送还了小板车。幸而人们都已下班,没人,避免了感情的再次冲动。

一夜和衣而卧,盖着摘下来的棉门帘,思绪万千。天微明,我挎上随身的一小包,走到门岗,那小军人看了我的出门证,特和气地说:“你回社会上啦!有空时再回来看看吧!”这语调和“再回来”三个字,催得我哽咽难言,冲他点了点头,快步迈到马路上,抬眼看看这高高的围墙,眼泪还是顺颊而下了。


10上当和被出卖第五部 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