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楼
送丁怀忠教授入广。渠赴调都下,久不得书,或谓从人辟置,或谓径归闽中矣
相思苦,君与我同心。鱼没雁沉沉。是梦他松后追轩冕,是化为鹤后去山林?对西风,怅望,到如今。 待不饮奈何君有恨;待痛饮奈何吾又病。君起舞,试重斟。苍梧云外湘妃泪,鼻亭山下鹧鸪吟。早归来,流水外,有知音。
【校】
〔题〕四卷本乙集作“送丁怀忠”。
〔吾又病〕四卷本作“吾有病”。
【笺注】
〔丁怀忠〕赵蕃 淳熙稿卷五有送丁怀忠朝佐赴象州教授诗。欧阳文忠公文集卷末附载编定校正人姓名中有云:“绍熙三年承直郎前桂阳军军学教授丁朝佐字怀忠。”据知怀忠名朝佐,即曾与曾三异等同编校欧阳文忠公文集者。周必大 跋欧阳文集有云:“承直郎丁朝佐,博览群书,尤长考证。”陈傅良 止斋集有送丁怀忠教授象州诗。欧集卷一丁氏校语有云:“虾蟆碚诗,诸本皆作碚。朝佐考字书无此字。今秘书正字项安世尝自蜀来,云土人写作背字,音佩。”据知一时名流与丁氏交游者甚多。据词题及丁氏跋玉堂杂记自署“樵溪 丁朝佐”,知丁氏为闽人。洪迈 夷坚丁志卷二张注梦条有云:“邵武人张注,绍兴丁卯秋试……既而不利。至乾道己丑始以免举再行,而同里丁朝佐亦预计偕,二人同登科。朝佐正生于丁卯。”据知丁氏为闽之邵武县人。(邵武县志不载丁氏行实。)郡斋读书志 赵希弁附志卷一杂史类:“朝野遗事一卷,右赵文崧 伯山所著记……淳熙中周益公帅长沙,命项安世、丁朝佐、杨长孺雠校而刻之。”职官类:“玉堂杂记三卷,右周益公 必大记玉堂中事也,丁朝佐谓‘九重之德美,前辈之典型,恩数之异同,典故之沿革,皆因事而见之’云。”
〔是梦他句〕吴录:“丁固初为尚书,梦松树生其腹上,谓人曰:‘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岁,吾其为公乎。’卒如梦焉。”“后”,略似今口语中之“啊”字,不作先后解。
〔是化为句〕陶潜 搜神后记:“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郡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遂高上冲天。”
〔苍梧句〕舜南巡,崩于苍梧之野,二妃追至,哭之极哀,后投水而死,为湘水之神,遂称湘妃,亦曰湘君或湘夫人。杜甫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
〔鼻亭山句〕湖南 道州境内之有庳墟,相传舜封其弟象于此。其地有山,原名鼻墟山,括地志作鼻亭山。山下有象庙,唐元和中道州刺史薛伯高撤其屋、墟其地。柳宗元为作道州毁鼻亭神记以刻于山石。黄庭坚 戏咏零陵李宗古屋士家驯鹧鸪诗:“终日忧兄行不得,鹧鸪应是鼻亭公。”任渊注:“汉书 昌邑王传曰:‘舜封象于有鼻。’颜师古注曰:‘有鼻在零陵,今鼻亭是也。’又按:柳子厚有斥鼻亭神记,盖在道州,道与永实相接云。舜至苍梧,不复能巡狩,而孟子谓象以爱兄之道来,故此诗因鹧鸪之声以寄意。”
【编年】
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春。——据止斋集送丁诗自注云:“应仲实帅广西。”
查应仲实名孟明,其帅广西始于淳熙十五年秋,十六年春正月有奏论广西盐法事,均见李心传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十六广西盐法条。赵蕃送丁诗亦有“我今方从湖外归,君行重向湖外去”之句,赵氏之自湖南归信上,事在十五年秋,知丁氏赴桂必在十六年。止斋时方提举湖南,其诗结句为“所恨冥冥雨,梅天不肯开”。依此逆推丁氏行程,其由信州启行时节必在春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