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
再用韵答李子永提干
君莫赋幽愤,一语试相开:长安车马道上,平地起崔嵬。我愧渊明久矣,犹借此翁湔洗,素壁写归来。斜日透虚隙,一线万飞埃。 断吾生,左持蟹,右持杯。买山自种云树,山下斸烟莱。百炼都成绕指,万事直须称好,人世几舆台。刘郎更堪笑,刚赋看花回。
【校】
〔题〕四卷本甲集无“提干”二字。
〔犹借〕四卷本作“独借”。
【笺注】
〔李子永〕黄昇 花庵词选卷五:“李子永名泳。”又:“李子大名洪,家世同登桂籍,跻仕,号淮甸儒族。子大,其弟漳、泳、洤、淛,皆以文鸣,有李氏花萼词五卷,其侄直伦为之序。庐陵人。”陈振孙 直斋书录解题:“庐陵 李氏兄弟五人:洪 子大,漳 子清,泳 子永,洤 子召,淛 子秀,皆有官阀。”江西诗征卷十六:“李泳字子永,号兰泽,庐陵人,淳熙中尝为溧水令,又为坑冶司干官。”按:上引各书均谓李氏兄弟为庐陵人,但花庵词选则又谓李子大家世号淮甸儒族,殊为牴牾。查楼钥 攻媿集卷五十二檗庵居士文集序云:“江都 李氏,名族也。余生晚,犹及识将作监端民平叔及其子泳,皆有诗声。”是子永实扬州人也。又查李洪 芸庵类稿 陈贵谦序,谓洪为李正民 方叔之子,而李正民即己酉航海记及大隐集之作者,亦扬州人也。盖端民、正民俱李定之孙。王明清 挥麈前录卷四有云:“李定字资深,元丰御史中丞。其孙方叔 正民兄弟皆显名一时。扬州人。”各书俱不载其迁徙里居事,知花萼集中李氏群从断不得为庐陵人。扬州府志 人物志中又有:“李直养字无害,正民之孙,绍熙元年摄华亭令。”其人与序花萼集之李直伦必为兄弟行,则直伦亦不得为庐陵人也。因知花庵词选中之“庐陵”必为“广陵”之误。其后书录解题及江西诗徵乃沿袭其误而未加深考,世遂误认诸李为庐陵人矣。(说本劳格 读书杂识。)
〔赋幽愤〕晋书嵇康传:“东平 吕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康友而善之。后安为兄所枉诉,以事系狱,辞相引证,遂复收康。康性慎言行,一旦缧绁,乃作幽愤诗。”刘琨传:“初,琨之去晋阳也,虑及危亡而大耻不雪……每见将佐,发言慷慨,悲其道穷,欲率部曲死于贼垒。斯谋未果,竟为匹䃅所拘……为五言诗赠其别驾卢谌……托意非常,摅畅幽愤,远想张陈,感鸿门 白登之事,用以激谌。”
〔一语句〕东坡 减字木兰花词:“一语相开,匹似当初本不来。”
〔崔嵬〕诗周南卷耳:“陟彼崔嵬。”毛传:“土山之戴石者。”说文“嵬”字云:“山石崔嵬,高而不平也。”稼轩稼轩 水调歌头三阕中,于“崔嵬”或用其本义,或用其引申义。此阕谓平地上忽起高山,意指仕途中每多意外风波也。
〔素壁句〕白氏六帖:“王子敬过戴安道,饮酣,安道求子敬文,子敬攘臂大言曰:‘我辞翰虽不如古人,与君一扫素壁。’今山阴草堂碑是也。”
〔斜日二句〕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圭峰 禅源诸诠序:“虚隙日光,纤埃扰扰;清潭水底,影像昭昭。”苏轼和陶杂诗十一首:“斜日照孤隙,始知空有尘。”
〔断〕了也。
〔左持蟹二句〕见本卷水调歌头(白日射金阙阕)“未应二句”注。
〔买山〕世说新语 言语篇:“支道林因人就深公买印山,深公答曰:‘未闻巢由买山而隐。’”
〔山下句〕聂夷中 田家诗:“父耕原上田,子斸山下荒。”
〔百炼句〕应劭 汉书注云:“说者以金刚百炼不耗。”刘琨 赠卢谌诗:“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万事句〕世说新语注引司马徽别传:“徽有人伦鉴,居荆州,知刘表性暗,必害善人,乃囊括不谈议时人。有以人物问徽者,初不辨其高下,每辄言佳。其妇谏曰:‘人质所疑,君宜辨论,而一皆言佳,岂人所以咨君之意乎。’徽曰:‘如君所言亦复佳。’其婉约逊遁如此。”黄庭坚 次韵任道食荔支有感诗:“一钱不值程卫尉,万事称好司马公。”
〔舆台〕左传 昭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皁,皁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
〔刘郎二句〕参卷一新荷叶(人已归来阕)“兔葵二句”注。
【编年】
淳熙九年(一一八二)。上同韵水调歌头三首,当为同时作。弋阳县志:“李泳子永……淳熙六年为坑冶司干官,分局信州,次年被檄至弋阳。”据知李氏之任期,适至淳熙九年而满,稼轩与相过从,必即在初居信上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