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633

鹅湖寺道中

一榻清风殿影凉,涓涓流水响回廊。千章云木钩辀叫,十里溪风䅉香。 冲急雨,趁斜阳,山园细路转微茫。倦途却被行人笑:只为林泉有底忙!

【校】

〔题〕广信书院本无“寺”字,兹从四卷本甲集。

〔响〕四卷本作“向”。

【笺注】

〔鹅湖寺〕铅山县志:“鹅湖山在县东北,周回四十余里。其影入于县南西湖。诸峰联络,若狮象犀猊,最高者峰顶三峰挺秀。鄱阳记云:‘山上有湖多生荷,故名荷湖。’东晋人龚氏居山蓄鹅,其双鹅育子数百,羽翮成乃去,更名鹅湖。唐 大历中大义智孚禅师植锡山中,双鹅复还。山麓有仁寿院,禅师所建,今名鹅湖寺。”喻良能 香山集鹅湖寺诗:“长松夹道摇苍烟,十里绝如灵隐前。不见素鹅青嶂里,空余碧水白云边。氛埃斗脱三千界,潇洒疑通十九泉。五月人间正炎热,清凉一觉北窗眠。”按:此诗与本词所述鹅湖寺风物可相印证,故备录之。

〔一榻清风〕苏轼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食罢茶瓯未要深,清风一榻抵千金。”

〔千章句〕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处士林逋,居于杭州 西湖之孤山。逋工笔画,善为诗。如‘草泥行郭索,云木叫钩辀’,颇为士大夫所称。”(按和靖集中不见此二句。)遁斋闲览:“钩辀格磔,谓鹧鸪声也。”本草:“鹧鸪生江南,形似母鸡,鸣云钩辀格磔。”

〔䅉〕杜牧郡斋独酌诗:“䅉稻名百顷稻,西风吹半黄。”

〔有底忙〕苏轼 大风留金山两日诗:“细思城市有底忙,却笑蛟龙为谁怒。”

“底”为如许意。

【编年】

淳熙十三年丙午(一一八六)。——上同韵鹧鸪天二首,次阕既收入甲集,知均作于淳熙十五年前。查宋代科举,例以子午卯酉为解试年分,辰戌丑未为省试年分,据知此二词非淳熙十年癸卯所作,定即十三年丙午之作。范廓之于九年方来从游,距十年解试之期过近,其与试当在次举,因推定二词之作年如上。其余凡与范氏有关并收入甲集之作,均汇录于此二首之前。定风波起二句,与前首乌夜啼起二句语意全同,当亦此时期之作,故并录之。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