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
洞庭春晚,□旧传,恐是人间尤物。收拾瑶池倾国艳,来向朱栏一壁。透户龙香,隔帘莺语,料得肌如雪。月妖真态,是谁教避人杰? 酒罢归对寒窗,相留昨夜,应是梅花发。赋了高唐犹想像,不管孤灯明灭。半面难期,多情易感,愁点星星发。绕梁声在,为伊忘味三月。
【校】
〔人杰〕疑为“仁杰”之误。
【笺注】
〔瑶池〕西王母传:“所居宫阙,在龟山 春山,西那之都,昆仑之圃,阆风之苑……左带瑶池,右环翠水。”
〔龙香〕指龙涎香。
〔月妖二句〕甘泽谣:“素娥者,武三思之妓人也……相州 凤阳门 宋媪女。善弹五弦,世之殊色。三思乃以帛三百段往聘焉。素娥既至,三思大悦,盛宴以出素娥,公卿大夫毕至,唯纳言狄仁杰称疾不来,三思怒,于座中有言。宴罢,有告仁杰者,明日谒谢三思曰:‘……不睹丽人亦分也,他后或有良宴,敢不先期到门!’素娥闻之,谓三思曰:‘梁公强毅之士……请不召梁公也!’……后数日复宴,客未来,梁公果先至,三思特延梁公坐于内寝。……请先出素娥,略观其艺,遂停杯,设榻召之。有顷苍头出曰:‘素娥藏匿,不知所在。’三思自入召之,皆不见。忽于堂奥隙中闻兰麝芬馥,乃附耳而听,即素娥语音也……曰:‘请公不召梁公,今固召之,不复生也。……某非他怪,乃花月之妖,上帝遣来,亦以多言荡公之心,将兴李氏。今梁公乃时之正人,某固不敢见……愿公勉事梁公,勿萌他志。……’言迄更问,亦不应也。”
〔相留二句〕卢仝 有所思:“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赋了高唐〕苏轼 满庭芳佳人词:“报道金钗坠也,十指露春笋纤长。亲曾见,全胜宋玉,想象赋高唐。”辛词句意,谓不见伊人,虽已赋词,意犹未尽。
〔多情二句〕黄庭坚 满庭芳词:“鸳鸯,头早白,多情易感,红蓼池塘。”
〔绕梁句〕列子 汤问篇:“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忘味三月〕论语 述而篇:“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编年】
绍熙元年或二年(一一九〇或一一九一)。——上念奴娇三首,用同韵,当是同时作。绍熙三年丹桂开时稼轩早已赴闽,知其必作于元年或二年秋冬之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