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字数:363
席上赵景山提干赋溪台,和韵
台倚崩崖玉灭瘢,青山却作捧心颦。远林烟火几家村。
引入沧浪鱼得计,展成寥阔鹤能言。几时高处见层轩?
【校】
〔题〕四卷本丙集作“偶赵景山席上用赋溪台和韵”。
〔瘢〕王诏校刊本及四印斋本俱改作“痕”,下首同。夏敬观 跋毛钞本稼轩词云:“稼轩词往往以乡音叶韵,全集中不胜枚举。如浣溪沙词用元寒韵之瘢、言、轩与真谆韵颦、村同叶,殆亦其乡音如此。而三本瘢皆作痕,匪特不典,且忘言轩亦在元寒韵。此类妄为窜改之迹实不可掩。”
【笺注】
〔赵景山〕名籍事历均不详。王质 雪山集卷十四有诗题云:“赵景山、程德绍视旱,有诗成编。”
〔溪台〕未详。
〔玉灭瘢〕汉书 王莽传:“后莽疾,孔休候之,莽缘恩意,进其玉具宝剑,欲以为好,休不肯受。莽因曰:‘诚见君面有瘢,美玉可以灭瘢。’”颜师古注云:“瘢,创痕也。”
〔捧心颦〕庄子 天运篇:“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鱼得计〕庄子 徐无鬼篇:“于鱼得计。”
〔鹤能言〕参本卷最高楼(相思苦阕)“是化为句”注。按此二句,“引入沧浪”切“溪”字,“展成寥阔”则谓台高且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