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语法修辞讲话 - 吕叔湘、朱德熙 >
- 第四讲结构
三表语
表语和主语配合不当必须甲事物是乙事物,才能用“是”字。这好像是句废话,可是许多句子犯错误,就因为忽视这个极其浅显的道理。不错,我们有一些跟这个原则冲突的习惯语,例如“今天这个会是谁的主席?”,“会”不能是“主席”。“这个案子是张三的原告,李四的被告”,“案子”也不能是“原告”和“被告”。但是习惯语是不宜于任意援例的,像“这本书是谁的作者?”就觉得不如“这本书的作者是谁?”顺当。下面这些句子都是似是而非的:
(1)因为我们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国家。
(2)懂得农民与工人是同样可怜的命运。
(3)可是事实上,问题从这里才仅仅是一个开始。
(4)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1)该说“我们的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2)该说“农民与工人的命运是同样悲惨的”。
(用“可怜”形容“命运”,不如用“悲惨”。)(3)该说“这仅仅是问题的开始”。(4)
该把“是”改做“表现出”。底下的句子就连“似是”也谈不上了:
(5)显然,摆在翻译工作者面前的任务就是如何提高翻译工作质量的问题了。
(6)可是这种开垦和耕耘的工作是农民的劳动力,既不是地主的钱,也不是地主的统治权势。
(7)本年一月份解放军战绩,是两年半解放战争以来最辉煌的一个月。
(5)“任务”不能是“问题”,两个之中必须去掉一个。(如果去掉“问题”,“如何”也得连带取消,“的”字得挪在“质量”之前。)(6)“工作”不能是“力”、“钱”和“权势”,应该说“完成这种……工作的是……”。(7)应该说“本年一月份是两年半以来的解放战争中战绩最辉煌的一个月”。(“解放军”可省,解放战争的战绩当然是指解放军的战绩;“两年半解放战争以来”也不妥。)
(8)所有上海的市民都被两种情感紧紧抓住,一种是沉痛的回忆,一种是愤怒的呐喊。
(9)这些机器、工具的创造、发明与改进,对生产效率的提高都是一倍、数倍、以至几十倍、数百**倍。
(10)这样重复的课程当然增加了同学们很大的负担,对于青年的健康问题是个极大的矛盾。
(11)任何一个政府当它开始同国内进步的力量作对时,也正是它自己要崩溃的信号。
(8)“回忆”和“呐喊”都不能叫做“情感”,也没有别的词能概括这两个行为。这一句只能改做“所有上海的市民,一方面唤起沉痛的回忆,一方面发出愤怒的吼声”(用“呐喊”
不妥)。(9)的不通非常明显,改起来也极容易:“……把生产效率提高了一倍、几倍……”。
不懂作者为什么不采取这样清清爽爽的说法,要那么扭来扭去。(“创造”和“发明”是一件事,用一个够了;“数”和“几”乱用,也没有道理,应一律用“几”。)(10)无论是“课程”还是整个的第一分句,都不能是“矛盾”,也不能跟“问题”发生矛盾。只能说“跟注意青年健康是矛盾的”。(“增加了同学们很大的负担”也应改做“……很多负担”或“大大地增加……”。)(11)“政府”不能是“信号”。这一句应删去“当它”和“时”,把“也正是”改做“那就是”。
最后,有两个例子可以说明表语和主语配合不当能产生跟原来不同甚至相反的意义:
(12)但是在这一次谈判中亲身体验到,帝国主义与国民党的造谣完全不是事实。
(13)他这个工作的本身就是给我们很大的激动和信心。
(12)说“帝国主义与国民党的造谣”不是“事实”,就等于说他们没有造谣。难道作者的意思真是这样吗?应该说“帝国主义与国民党的话都是谣言,完全不是事实”。(13)说“这个工作”就是“给我们很大的激动和信心”,也完全不是作者的意思。应该把“就是给”改做“就给了”。
“是”和“的”第一讲第四段里说起过,“是”和“的”配合起来,用在谓语为形容词的句子里,如“那是危险的”。同样,“是……的”也常常用在谓语以动词为主要成分的句子里,例如“你是知道的”,“我是不去的”。一般地说,用“是……的”的句子比不用的句子,语气重些,肯定性强些;所以要不要加“是……的”,有时候值得斟酌。我们现在不讨论这个,只指明一件事:“是”和“的”要配合起来用。(也有单用“是”的,语气比合用的更重,如“我是不去”;也有单用“的”的,语气比合用的轻些,如“你知道的”——
这些,这里也不讨论。)下面这两句有“是”无“的”:
(14)这一带是有许多辽代城址和贵族的坟墓。
(15)四国外长会议预备会议,是决定四国外长会议将要讨论的范围。
(14)假如要比平常语气略重,应该加个“的”字跟“是”字配合;假如无须加重,“是”
字就是多余的。(15)不是叙述预备会议的经过,而是说明它的任务,所以“是……的”是需要的,但是不能光用“是”字,不用“的”字。(“将要讨论的范围”应为“将要讨论的事项的范围”,因为外长会议要讨论的是实质事项,预备会议讨论的才是这些事项的范围。)
下面这两句有“的”无“是”:
(16)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有密切关联的。
(17)对个别思想负担较重或脆弱的团员及青工,个别帮助与教育极不够的。
(16)是应该用加重的语气的,后面既有“的”,前面应该用“是”,不该用“有”。如用“有”字,应当把“关联的”改为“的关系”。(17)要就加个“是”字,要就取消“的”
字。谓语是形容词的时候,加“是……的”与否,语气轻重相差有限。
底下三句是另外一种情形:
(18)工厂中的宣传鼓动工作是党的重要工作的一部分,是党用政治工作的方法教育职工,提高职工觉悟,鼓舞职工生产情绪,把党在企业中的各种政策变成群众的实际活动,保证完成并超过生产计划。
(19)群众性的科学研究工作,成为不仅在各工矿企业里广泛开展,也在农业战线上广泛开展。
(20)把本来没有受降权利的自己,变成享有受降的全部权利。
(18)的第二个“是”字之后,顺着念下去,最后应该有一个名词做表语,但是没有。如果把这个分句改成“是党教育职工……超过生产计划的政治工作”,顶上个这么长的附加语也不行。恐怕只能去“是”字,改做“党要用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不妥)教育职工……”。
(19)用“成为”,(20)用“变成”,这两个动词的作用跟“是”字相近而不相同,它们要求前后的构造一致,如果主语是名词,表语也只能是名词。但是这两句的表语都是动词。
其实这里不必用“成为”和“变成”,(19)可以把“成为”改做“现在”,(20)可以把“把”改做“使”,把“变成”和它前边的逗号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