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外位成分和类似的现象

字数:1994

外位成分第一讲的第五段里提到过外位成分。这是我们汉语常用的一种格式,但是也有用得适当不适当的分别。底下这些是用得适当的例子:

º(1)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你怎么能随便把它糟踏了呢?

º(2)那些好谈这种空洞理论的人,应该让他们到下边走走,接触一些实际。

º(3)消灭阶级,消灭国家权力,消灭党,全人类都要走这一条路的,问题只是时间和条件。(毛泽东)

º(4)她的三个孩子,一个在解放军里工作,一个是护土,一个在学建筑。

应用这个格式,或者是由于消极的原因,这个成分比较长,放在本位上嫌笨重;或者是由于积极的原因,要使这个成分突出,或是便于和上文联络;多半是两种原因兼而有之。应用这个格式,一般是在本位上用个代词,如前两例的“他”和“他们”;也有不是代词的,如后两例。但(3)的“这一条路”指上面“消灭阶级”等等,(4)的三个“一个”指上面的“三个孩子”,前后的联系是很明白的。

下面这两句采用外位的格式就不很恰当:

(5)像张惠春的遭遇,我相信可能有过这种事件

(6)劳模张浩正在改装的吸尘机及打竹浆机,赵国世给了他热烈的鼓励后,现在张浩已提早把完成了。

(5)的“这种事件”可省。(6)删去“的”字,让这个外位成分变成一个分句,全句就更加流畅了。

跟这两句相反,底下这句是应该用外位格式而没有用的例子:

(7)吸引人民群众在报纸刊物上公开地批评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并教育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在报纸刊物上作关于这些缺点和错误的自我批评,在今天是更加突出地重要起来了。

这一句的主语很长(六十一个字),应该在“在今天”前面加个“这”,让原来的主语变成外位成分。这样,全句的组织就更加清楚些。

游离成分有些句子的头上有一个成分,不但独立在句子组织之外,并且不跟句子里边的哪一个词联系,不能算是外位语。这,我们姑且管它叫“游离成分”。当然,游离只是就形106

式说;就意义说,它跟句子的其余部分是分不开的。例如:

º(8)这件事,中国人民的经验是太多了。(毛泽东)

这里的“这件事”等于“在这件事上”或“关于这件事”。这种格式本是我们口语里生动活泼的句法之一,可是用起来得小心。底下这四句用得不妥:

(9)这种种,在我看了老舍先生另一个剧本《方珍珠》演出的时候,把旧日的经历一一回想起来。

(10)这些问题,当我们到了在五天里打死十七个恶霸地主的青浦县,我们所了解的实际情况是这样的……

(11)所谓大打,那就是指全世界范围内的打和长期的打,但这两种情况,显然不利的是帝国主义而不是我们。

(12)也有些厂矿,随便更改定额与计划,使工人感到,这种拧螺丝政策,费多大劲也达不到行政上的要求。

(9)应该说“这种种,在……的时候,使我把旧日的……”。(“看了”的“了”字不妥,要去掉。)(10)应该说“关于这些问题”。(11)应该说“这两种情况显然是不利于帝国主义而不是不利于我们”。(12)应该说“这是一种拧螺丝政策”。

另一种游离成分是这样的:

º(13)一般人的看法,今年的雨水不会太多。

º(14)蒙古过去的传统习惯,在草地里引起火灾的要处死刑。

这里的含义是“依照一般人的看法”,“根据蒙古的传统习惯”(“过去”可省);也可以说是“一般人的看法是”,“蒙古的传统习惯是”。底下这三句是类似这种格式而不应该采取这种格式的:

(15)二十余天的工作,我收获了不少。

(16)今年五月间的生产立功运动,涌现了大量的劳动模范。

(17)革大在自我改造这一件事情上对我的帮助,我想小组生活占着很重要的部分。

(15)和(16)都应该加“在……中”。(17)应该在头上加“讲到”,或是在“很重要的部分”之前加“其中”,让句子头上的游离成分成为外位语。(“占着”的“着”是多余的,“占”和“部分”也不相应,要就是“占……地位”,要就是“是……部分”。)

游离的主谓短语主谓短语在古代可以当一个分句用,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可是我们知道,现代语里的主谓短语,与其说是古代格式的复活,毋宁说是外国语法的输入。

一般的情形是只用它做主语、宾语、表语,不大用来代替复合句里的分句。因此,下面这三句里的主谓短语使人觉得脱离组织,没有着落:

(18)法国在越南战争的惨败,它唯一急迫的要求是希望美国来救急,而不是其他。

(19)但是民族情况的复杂,加上了时间的短促,这次工作只能说是学习的开端。

(20)参考资料的搜集,不论是征求或订购而来的,要想得到较好的收获,必须对于资料采访要首先踏实的下一番工夫。

(18)可以改为“法国在越南惨败”。(19)可以改为“但是因为民族情况复杂,加上时间短促”。(20)可以改为“搜集参考资料”。这一句还有别的毛病,底下应改为“无论是用征求的方式还是用订购的方式,要想得到较好的收获,必须首先对于资料的采访着着实实地下一番工夫”。底下这一句似乎勉强可以:

(21)评**论工作的贫弱,一般的解释是缺乏有修养的写作干部。但是不如改为“评论工作之所以贫弱”,这是从文言继承过来而现代还通行的一种用短语代分句的格式。

非游离成分有一种格式,看上去像是游离成分,其实不是。例如:

º(22)第一个煤井和通道,支撑的柱子全是钢骨水泥的。

º(23)这个先进生产小组,经过长久的政治和文化学习,阶级觉悟提高了。

(22)的“每一个煤井和通道”是句子的主语,谓语是一个句子形式。(23)也是同样的结构,只是谓语有两个部分,其中第二个是一个句子形式。(参阅第一讲第四段38、39、40例。)底下是两个似是而非的例子:

(24)解放后的井冈山,在人民政权领导之下,一切恢复和建设工作都已大力展开。

(25)上海戏曲界,正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无限光明的前途展开在眼前。

(24)应该改做“解放后,在人民政权的领导之下,井冈山的一切……”。(25)应该在“眼前”之前加“它的”,用来和“上海戏曲界”联系,使它成为外位语。

外位成分、游离成分、句子形式作谓语,这些都是我们语言里固有的活泼生动的格式,但是使用起来要非常当心。一不小心就会有一些词语变成无组织,无着落。用得恰当不恰当,相差往往只在几微之间。没有把握的时候,宁可采取组织比较更明显的句法。


六主谓短语八分合和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