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岛浪吹】中国C919大飞机到底怎么样,美国为什么没有制裁?

字数:7755

Jun 13, 2023

這周又得跳票台灣的話題

咱們來聊聊成功插隊的中國大飛機C919

為什麼特別想聊這個話題呢

因為以前我還是個憤青的時候

就很仔細的研究過中國的另外一個大飛機項目-運10

結果非常令人唏噓

這次C919完成第一次商飛後

波音的CEO表態

說C919是一架很好的飛機

不應該對全球有3家供應商生畏

我特麼的看到就想笑

1980年的時候

美國波音公司的副總裁斯坦因納

在《航空周刊與航天技術》上撰文說

運十不是波音707的翻版

他是中國發展其設計製造運輸機能力十年的精華

英國路透社則說

在得到這種高度複雜的技術時

再也不能視中國為一個落後的國家了

這些話聽起來好像都是很不錯的誇獎

可是沒多久之後呢中國的運10項目就被擱置了

也沒有正式的說被取消

但是經費就是下不來

運10是上海飛機製造廠造的

在運十剛被擱置後

上海飛機製造廠就馬上與美國麥道公司合作

合資生產麥道的麥道80/90

而麥道公司在1997年通過一個

1300億美元的股票交換計劃

與波音公司完成了合併

造就了今天波音這個真正的巨無霸

從運10我們就可以知道

中國航天業和波音的不解之緣

很多觀眾可能會說

你又不是造飛機的

有什麼資格聊飛機呢

這話我贊同一大半吧

這個是學工科的屌絲們的最後的倔強

以前中美半導體沒徹底幹起來的時候

我也愛和聊半導體的外行這麼說話

但是後來當我看的越來越多

想的也越來越多的時候

我大概明白了一個道理

任何一個產業

當他的規模比較大的時候

我們就不能純從技術的角度去思考了

有時候經濟比技術的影響力要大

而當這個產業的規模大到在

所有的產業里排名很靠前時

政治的比重又甚至會大過純經濟

而技術的比重又會更小了

當然本質上來說

他還是個經濟問題

只是因為涉及的錢實在是太多了

以至於國家為了長久的經濟利益

而願意放棄短期的利益

比如說圍繞石油的戰爭

還有最近幾年美國對中國芯片產業的制裁

難道美國制裁中國

有什麼短期收益嗎

沒有

甚至制裁中國能夠讓美國的

半導體在長期上賺更多的錢嗎

其實也沒有

美國只是不希望將來中國分掉他的那部分餅而已

所以這時候芯片問題就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經濟問題

或者技術問題了

大家知道美國的半導體很強

靠半導體賺了很多的錢

2022年一年

美國半導體的出口額達到了611億美元

算成人民幣有將近4000多億

但是我們可能過於把目光集中在半導體上了

事實上

半導體還只排在美國出口商品中的第五位

前四是什麼呢

成品油,飛機,原油和天然氣

這麼一說大家可能也就明白了

為什麼美國一定要搞俄羅斯了

俄羅斯不是今天的重點

咱們要講飛機

2022年,美國的飛機的出口額達到了938億美元

而民用飛機達到了730億

比半導體還要多了100多億美元

這還是在中國棄波音不用

轉而購買空客的前提下的

而且這還不是一個簡單的出口額的問題

民用飛機它屬於一個大規模的高端製造業

什麼意思呢

就比如說勞力士的手錶

他也是高端製造業

利潤率很高

但是因為市場小

他就沒有辦法成為關鍵性的支柱性產業

而民用飛機這個產業則是附加值又高

市場的規模又大

根據中國自己的預計

未來20年

中國每年都要採購至少400架大飛機

按波音737的報價

一架要1.25億美元

也就是說光是中國自己

就有萬億美元的直接市場

咱們文科生一點

所有的相關產業都算進去

說他能帶動個數十萬億美元的經濟

沒問題吧

很多人總是批評中國說中國太內卷了

說中國要步入中等收入陷阱了

沒錯呀

那你要怎麼解決呢

如果說中國人口很少

那要解決起來不難

旅遊觀光,金融,甚至做外圍

都能賺錢

而且能賺不少錢

但是他不可能讓大量的人賺錢

所以我以前的結論就是要發展中高端製造業

我想作為一個中國人

如果你不想一輩子做襯衫

那麼高端製造業就只是一個怎麼搞

而不是搞不搞的問題

所以當我看到網上有很多人在

探討中國C919的技術到底有什麼瑕疵

國產率是不是很低

領導敢不敢坐

領導真坐了為什麼又坐在前面之類的

如果說這些人是純從學術的角度去討論呢

我覺得還行

但是如果只是為了潑冷水

那就很奇怪

當然,如果就你是一個外國人

或者說是不太希望中國強大的台灣人

我也能夠完全理解

可是假如說你是一個中國人

或者是一個不希望美國一家獨大的人

不靠着美國吃飯的人

有這樣的想法就是邏輯有問題

尤其是中國人

當然了

這個大飛機項目它能不能成功

跟中國納稅人的意見也沒有關係

中國做事就是這樣的

他覺得應該搞,那就搞

納稅人的義務是納稅

不是發表意見

關鍵的問題還是在於中國大飛機商業化的推進

以及歐美打壓的力度

可能有人會說

這個大飛機

好像也沒聽說歐美要打壓中國呀

確實

現在大飛機不像芯片那樣被美國圍堵

反而美國還提供了幫助

比如說飛機的航電系統

就是中國和美國通用合作設計製造的

發動機呢

則是美國和法國合資造的

這也是很多人詬病C919的一個方面

就是國產化太低了

據官媒報道呢

C919的國產化達到了近60%

但是仔細看呢

比較關鍵的飛機動力系統,航電系統

燃油系統都還是要依賴外國

中國航空部門參與設計製造的

地方主要是機身,機翼,內飾等等

所以呢,中國的這個大飛機不行

其實這種想法是比較外行的

大家看這是波音787的供應鏈

他在全球的供應鏈有500多家公司

波音自己只承擔了35%的生產製造

剩下的則是由全球的其他公司們承擔

就單單日本,就占了35%

大家可能知道我是做半導體設備的

按照國內網友的標準

我們公司其實什麼都沒做

就是個組裝公司

這個真的是大錯特錯

不要覺得組裝就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一方面是供應鏈的問題

第一你得知道你要什麼

一架大飛機零件加起來起碼有5,600萬個

光需要哪些零部件

這些零部件要找誰買這麼一件事

就勸退大部分公司了

而且要什麼這件事情還不是這麼簡單的

你還得知道具體的性能要求

就像你想玩王者榮耀

但是苦於沒有手機

於是網購了一部大哥大

那麼你的需求就很難被滿足

也就是說你得對這個

極度複雜的設備有個全方面的理解

理解還不夠

你還要懂設計

飛機咱們不敢亂講

就說半導體設備

你得懂力學的設計,電學的設計,系統的設計

光學的設計,熱力學的設計等等等

稍微簡單點的說說

為什麼你要懂力學的設計

大家應該知道半導體難做的原因在於精度

影響精度的原因可以有很多種

我們說個最簡單的

震動

設備里它有很多軸都是在同時運作

每個軸的運動都會產生或大或小的震動

所以在做機械設計的時候

如果設計的好

很多的震動就可以避免或者減小

為什麼你要懂系統的設計

如果某個震動不可能避免了

那麼設備里的有些

關鍵性的步驟在時間上就需要做改動

讓他跟這個震動不同步

我這個說的比較淺顯

真的搞的時候要複雜的多

當然可能有人說

中國人喜歡抄啊

抄就完事了

我跟大家說個最近剛剛在我身上發生的事情

大概就是我們的設備在客戶那裡經常報一個錯

在我們研究了很久之後

終於知道問題在哪裡了

但是不知道要怎麼解決

後來德國那邊的一個大神說他來想辦法

後來他就給我們發了個兩頁紙的公式

說照着這麼搞就可以了

我呢基本上都沒看懂,非常慚愧

然後我隔壁的同事

是正兒八經的物理學家

他過來跟我說

他也沒看懂

我想說明一個什麼問題呢

不要拿普通人的智慧

去揣度高端製造業

這個東西它不是你想抄就能抄的

硬件上你確實可以抄

但是這個背後的邏輯如果你不懂

你就沒有辦法讓他運作呀

一般討厭中國的人都喜歡日本

日本的三菱也搞過飛機

三菱本來就是波音的大供應商

你想他要搞飛機

那還不跟當年三星抄蘋果一樣嘛

三菱也很乖

做的是支線小飛機

小飛機的政治敏感度不算高

波音空客也不太看得上

所以沒有對日本進行什麼打壓

但是在設計的時候就已經遇到了各種困難

好不容易飛機試飛了一次

然後就沒聲音了

搞了20多年

今年2月終於正式放棄了

花了1萬多億日元

做了個寂寞

咱們平心而論

日本的科技水平,工業水平

還有他的組織能力

都是全世界居首的

連他們都沒有能把一個小飛機做成

那也大概可以知道做大飛機的難度了

而現在中國是不但自己設計了飛機

還把飛機組裝了起來

然後還能讓飛機飛起來

並且目前連首次商飛都完成了

到了這一步

如果我們不去考慮成本,考慮利潤

從我們這種純做技術的人的角度來說

就是已經成功了

因為你把一個東西從無到有做出來是最難的

這個是0到1的突破

後面的提高就相對容易些了

這是我從技術的角度來看的

從商業上來說

C919也走的很不錯

很多人可能不滿意中國50%多的國產率

但是如果我們稍微研究下就會發現

C919這個項目在立項的時候

國產率的目標只是定在了10%而已

而現在中國卻在商飛的時候

就已經達到了50%多的國產率

這給我的感覺就是一個高中生

已經開始提前學大學的課程了

而且學的還不賴

中國的大飛機的技術肯定和波音還有空客有差距

但是這種進步的速度是驚人的

而且以現在C919這樣的一個國產率

即使飛機本身賺不到錢,甚至虧錢

但是他所能創造的崗位

帶動的經濟都已經不是

原計劃光組裝一個飛機所能比的了

目前C919的公開訂單已經有超過1200架了

如果這樣一個訂單量最終真的能夠交付

那麼中國的大飛機項目

無論是在技術上,還是商業上

都是成功的

但是是不是說大飛機項目的成功就板上釘釘了呢

我覺得呢,還很難說

甚至我認為難度很大

因為我前面說了

以大飛機這麼大的市場來說

他不是一個技術問題

也不是一個簡單的錢的問題

他是一個政治問題

中國的大飛機目前來看

一切都很順

甚至可以說是開局完美

但是這一切的前提都是美國還沒有正式動手

美國會不會對中國的大飛機動手呢

我看到有人說不會的

美國為什麼要賣中國發動機呀

因為中國有備用的

這些話吧我覺得聽聽就好

中國如果能用自己的發動機

為什麼還要用美國的

都這種時候還要給美國留餘地

我覺得在判斷這些問題的時候大家堅定一個原則就好

就是市場上流通的東西

就是暫時最成熟

最商業化的東西

其他所有的存在於紙面上的東西

或者哪怕已經做出來了

只要還沒有商業化

你就先當他是個還沒有實現的牛逼

我覺得美國會不會對中國大飛機出手這個問題

就跟中國要不要發展高端製造業一樣

不存在會不會,要不要的選項

只存在怎麼搞的問題

不要說中國是美國的對手了

在這種原則性的問題上

美國那是連親兒子也不會放過的

這裡我們說個簡單的已經發生過的歷史

相信大家能夠從中找到點

美國會怎麼搞中國的靈感

加拿大應該屬於美國兒子裡面最親的了吧

孟晚舟就是加拿大根據美國的法律抓的

加拿大有家專門做交通運輸設備的公司,叫龐巴迪

在飛機這一塊

龐巴迪曾經是世界第三大的民用飛機製造商

不過龐巴迪主要做支線飛機

就像我前面說的日本想造的那種

支線客機是個什麼東西呢

其實就是小飛機

一般航程短,坐的人少

和支線飛機相對應的則是幹線飛機

也就是我們說的大飛機

相比較於大飛機來說呢

支線飛機的利潤空間比較低

所以他們當然想做大飛機

而且呢他們也有能力做

所以在04年的時候呢

龐巴迪就想要開始做一個C系列的飛機

由於龐巴迪有深厚的技術積累

也投入了大量的資源

所以做了十幾年

還真的讓他做成了

龐巴迪是在2004年開始這個計劃的

到2016年龐巴迪的C系列就終於上市了

這個速度其實不算慢了

上市之後呢

C系列就拿到了訂單

美國的達美航空

一口氣向龐巴迪訂購了125架C系列

波音在這個時候呢

就像沒這回事一樣

完全沒聲音

但是你要是把波音當成傻子

那你就是傻子了

龐巴迪在獲得了巨額訂單之後

尤其還是獲得了美國的巨額訂單之後

當然就是大批的購買材料

開足馬力生產

哪知道到了2017年

波音突然向美國商務部

提起了對龐巴迪的反傾銷訴訟

要求美國對C系列客機徵收80%的傾銷稅

美國商務部考慮了下

說波音你特麼的放屁

收80%那是人話嗎

要收就收他個300%

其實哪怕收個30%

龐巴迪也受不了

這就像長跑比賽

其中一個參賽者要背着一個30斤的沙袋跑

除非說參賽者的水平遠超其他對手

否則根本就沒有贏的可能

而龐巴迪和波音之間

它本來就是龐巴迪處於弱勢

所以這個稅加下去

其實就是要了他的命了

至於說80%還是300%

其實都無所謂

這個只是一個象徵性的意義

當商務部宣布了對龐巴迪的加稅

就不可能會再有任何美國的

公司買龐巴迪的大飛機了

這就是政治

無非是類似的政治在中國會使用一些行政命令

在美國則是加個300%的懲罰性關稅

這之間其實沒有任何本質的區別

在美國商務部宣判後

龐巴迪的大飛機的訂單其實就都被凍住了

但是前期的各種投資已經出去了

你說美國這一手玩的是不是很精妙

至少用了三十六計里的三個賤招

十六計的欲擒故縱

十九計的釜底抽薪

二十八計的上屋抽梯

龐巴迪當然想反抗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波音的對手自然就是空客

龐巴迪於是一直暗中在和空客聊併購

但是人龐巴迪也不傻

萬一空客店大欺客怎麼辦

所以龐巴迪還找上了一直想要

在大飛機上有所突破的中國

找上中國其實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項

中國一方面有錢

願意往大飛機上砸錢

又有龐大的市場

每年都要購買大量的飛機

大家想想

一個投資人

即願意投錢幫你生產

又願意幫你兜底銷售

簡直不要太完美

但是很可惜

雖然爸爸打我

但是我還是不能出去隨便認爹

從商業的角度上來說

龐巴迪與中國合作是最優選項

但是加拿大政府不允許龐巴迪認二爹

即便是龐巴迪在被美國制裁的前提下

時任加拿大總理的特魯多也多次施壓龐巴迪

明確表示與中國合作是不可接受的

最終在加拿大政府自己的施壓下

龐巴迪被迫向空客出售了C系列51%的股份

大飛機就又回到了波音空客兩家獨霸的狀態

大家猜一猜龐巴迪賣了多少錢?

1美元

按今天的匯率

合人民幣7塊1毛3

而龐巴迪在C系列上的投資

早就超過20億美元了

加拿大人就硬生生的是把生意做成了慈善

空客接手之後

在2018年到2020年之間

就拿到了接近300架飛機的訂單

並且預計未來20年

C系列可以賣差不多3000架

不過這就都跟龐巴迪沒關係了

因為2020年的時候空客又花了不到6億

把龐巴迪手上的C系列的股份都買走了

為什麼我要講龐巴迪這件事情呢

因為龐巴迪的C系列

至少可以告訴我們三件事

一是在這種關鍵的大商品上

歐美是六親不認的

不管你平時爹叫的有多甜

動了爹的奶酪

我就要讓你知道爹的拳頭有多硬

第二呢是歐美的波音空客雖然處於競爭的狀態

但是他們之間有非常不錯的默契

平時競爭歸競爭

但是絕對不能允許市場上出現第三個巨頭

來打破他們的壟斷

親兒子也不行

第三呢

則是我們不能低估兒子對父母的奉獻精神

有時候站在我們這種外人的角度

可能會覺得鄰居的父母對孩子太苛刻

孩子自己可能也經常叫喚兩聲

說受不了了

但是真的到了關鍵時刻

這種發自骨髓深處的孝順是很難扭轉的

所以回到我前面說的中國

到底能不能把大飛機做成這個問題

為什麼我說中國要徹底做成有很大的難度

因為歐美有太多非市場化的競爭手段了

比如說適航證

大飛機要想在全世界市場上進行投放

一般必須要得到美國航空管理局(FAA)和

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的適航證

這有點像什麼呢

就像中國人出國留學

你不可以拿着高考的成績說我過了一本了

在中國能上985

美國的常青藤你能不能給我發offer

去美國你就得考托福

去英聯邦你就得考雅思

當然還有其他的考試

像什麼o-level,a-level之類的

但是總之呢

就是你想去人家那裡

你就得過人家的考試

如果一架飛機不能飛歐洲,不能飛美國

也不能飛一幫子歐美的前殖民地國家

那麼你買來有什麼用呢

所以歐美只要不給中國發適航證

中國的大飛機在海外基本就賺不到什麼錢

另外即便我們假設不需要適航證了

但是孝道這個東西它一時半會兒也除不掉

所以中國的大飛機在海外會非常難賣

目前來說C919的訂單基本都是來自於國內

國內航線也存在一個問題

大部分的國內航線

用大飛機不划算

因為對飛機消耗最大的時間段在於起落的那會兒

一個是這個時間段最耗油

一個是對硬件的傷害最大

所以飛機都是有起降的次數限制的

耗油這個問題就是個很簡單的數學問題

假設大飛機起飛耗油是100塊,小飛機50塊

飛到平流層大飛機因為人多嘛

一公里賺2塊,小飛機1塊

這麼一算你就知道

飛的越遠,大飛機越賺

而如果距離太短

大飛機可能就不如小飛機

硬件的消耗更容易理解

越貴的東西

每次的耗損當然也就更值錢

用大飛機飛短程

不但不賺錢,還可能虧錢

而中國它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地方

就是高鐵搞得實在是太牛逼了

3,5個小時的高鐵路程

就完全沒必要坐飛機

飛機雖然快

但是你得提前去機場

還要候機,還有可能延誤

反而沒有高鐵來的方便

所以因為高鐵的便捷

小飛機可能都不賺錢了

就更不用說大飛機了

比如前面我舉的日本小飛機的例子

日本的小飛機雖然是質量一般的小飛機

但是無非是掉下來的幾率稍微大一點

歐美人不坐,中國人不坐

日本人自己可以坐呀

這也算一種天賦吧

而且日本也有將近1.3億的人口

所以國內的市場也不小的

問題就是日本的新幹線比較發達

導致小飛機在日本國內賺不到錢

所以他必須做國際的訂單

中國的高鐵絕對不比日本的新幹線差

所以相應的

中國國內的飛機航線

利潤也就很低了

總結下就是中國大飛機的發展

面臨了兩個非常大的壓力

一個是海外市場的開拓會被歐美聯手壓制

你做的再好

人家不准你的飛機飛

另外在國內的市場上呢

一方面就因為大飛機不適合飛短途

另外一方面過於發達的高鐵系統

擠壓了航空公司的利潤

就使得國內航空公司其實不是那麼願意買國產的大飛機

這個其實也是為什麼全世界除了波音,空客

就沒有第三家公司能做大飛機的原因

可能有人要說了

就按你這麼個說法

那乾脆就像運10一樣

直接投降唄

中國它和一般的國家還是有那麼一點點不同的

他還是有那麼點機會的

前面說了大飛機就是個政治

政治玩的就是籌碼

歐美不允許中國突破

但是世界不是只有歐美

在以前的視頻里我多次強調過

中國的產業升級

讓東南亞國家實際上受惠很大

大量的低端製造業向東南亞轉移

轉移不代表這些錢就沒了

轉移的過程中

中國和東南亞的經濟的聯繫就更緊密了

咱們今天沒空細講

總之就還是中國拿美國做老師那套

部分產業鏈轉移到東南亞

中國從東南亞進口增加了

但是同時

東南亞賺到的錢又從中國購買了更多的商品

所以大家看前幾天剛出來的五月中國出口的數據

總體來說非常慘澹

但是對東南亞的進出口居然又增加了9.9%

而東盟在2020年的時候就超越了歐盟

成為了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

既然大飛機是政治

那麼只要中國能夠持續保持對東盟的影響力

哪怕中國的大飛機質量不怎麼樣

東盟也會開始購買中國的飛機

你不能飛歐美

那就飛中國和東南亞的航線唄

大家看馬航370的事故

馬來西亞有敢追着波音要結果嗎

波音737連續發生空難

又怎麼樣

現在還不是照飛

這是什麼

這就是政治呀

所以說中國大飛機的海外銷售

和大飛機本身的質量已經沒有絕對的強相關了

更重要的是

中國要能夠持續的保持較強的國際影響力

如果不能像美國那樣擁有全球的影響力

那麼起碼也要保證在特定區域的強影響力

如果一旦東南亞有國家願意購買中國的C919

並且真的商飛了

C919的表現也不錯

形成突破後就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的

國家開始購買中國的大飛機

目前中國總體的經濟實力排世界第二

我相信這樣的突破遲早會發生

這只是個時間問題

當然時間很重要

像龐巴迪不就是被美國給拖死了嗎

這裡咱們就得說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了

前面咱們說了

大飛機它不太適合飛國內的航班

尤其是國內的短途航班

買國產大飛機飛國內航班

航空公司可能是要虧的

殺頭的生意有人做

賠本的買賣沒人做

但是這樣一個邏輯

在中國的國營公司身上它不一定成立

你航空公司是虧了

但是相應的設計公司賺錢了

鋼廠賺錢了

零配件廠賺錢了

一大堆中國工人賺錢了

這些肉全爛在鍋里了

只要算個總賬能賺

那麼航空公司它可以一直虧下去

這個也是老外常批評中國的不正當競爭

但是這個是你老外的邏輯

你說不正當就不正當了

中國也沒說不允許你波音虧呀

那麼有人聽到這裡可能就會說

那中國的大飛機機會還是非常大的呀

為什麼你小島會說會覺得難呢

很簡單

適航證只是第一招

跟打壓華為一樣

歐美在將來還可以對中國的民用飛機產業進行禁運

理由我都想好了

C919的供應商有軍方背景

華為這樣的例子我想大家還歷歷在目,是吧

雖然說有時候為了鼓舞士氣

咱們會說中國都有備胎之類的

但是大飛機這個東西它屬於高端製造業

哪怕波音自己都沒有辦法全靠美國自己的技術生產

一旦歐美人真的覺得自己在大飛機產業上受到了威脅

那就一定會像在芯片一樣

徹底撕下市場競爭那一套

走100%政治打壓的路線

到那個時候

中國的大飛機才會到最難的階段

而且我覺得的呢中國的大飛機遲早要經歷這個階段

只有這個階段度過去了

才是真正的突破

站到了世界高端製造業的頂端

大家可以把現在這個階段就想象成華為剛開始做手機

蘋果還沒有真正的受到威脅

等到你的東西做的越來越好了

開始大賣了

制裁也就要出來了

我估摸着制裁應該是不會太久了

所以說C919離徹底站穩腳跟還有很大的距離

未來一定會受到大量的打壓

但是有難度不代表就不應該做

為了中國的產業升級

為了中國人突破中等收入陷阱

為了解決中國嚴重的內卷

大飛機是一定要做的

中國的成功突破對中國以外的非美國人

非歐洲人也並不是一件壞事

從小歐美人就教育我們壟斷是傷害消費者的

如果市場上能夠出現新的攪局者

以歐美的價值觀

作為消費者的我們可以多一份選擇

也多一份和商家談判的籌碼

所以呢,我衷心的希望

歐美對中國在大飛機上的制裁

不要來的太晚


为什么香港人越来越歧视大陆人?有史以来最靠猜的一期,普里戈任造反的前因后果,以及俄乌战争后续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