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系统有缺陷会成终身“漏洞”

字数:1360

就像系统软件在设计、编程时有漏洞和缺陷会影响电脑的性能一样,如果人早年的家庭养育有缺陷,在随后的人生道路上就容易麻烦不断,甚至半路夭折。

虽然人一生可以安装很多软件,尤其是应用型软件,但对每个人意义最深远的仍是最初家庭给装的系统软件,这是之后所有应用软件的基础。

如果系统软件最初在设计、编程时有漏洞和缺陷,就会影响电脑后来的使用。系统软件一旦有漏洞,免疫力就会下降,很容易被人攻击、植入病毒,导致瘫痪。人也一样,如果早年的家庭养育有缺陷,在成长过程中就容易麻烦不断,甚至半路夭折。

既然人从出生到成年都要经历养育与教育的过程,那么,家庭和学校对人的成长来说就特别重要。可是,一说到人的问题,很多人首先想到这是教育的问题。而一说到教育,人们就会想到学校和老师。有的家长甚至对老师说:“这孩子我真管不了,老师您替我好好管教他。”

的确,教书育人是老师的责任,但家长要明白,老师是在家长已经打造出的“半成品”基础上进行努力的,而且老师负责的教学工作还偏重于安装应用软件,如果家长安装的系统软件已存在缺陷,那对老师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却又无法把学生退回给家长返工,因为人的心理发展是不可逆的。所以,家长要明白,孩子六岁之前的养育,谁都无法替代,谁都无法扭转。

另一方面,谈到家庭,人们又特别喜欢说“家庭教育”而不是“家庭养育”,这也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其实,教育的“教”字是指手执教鞭在课堂上讲授学问的方式,可是家里又不能摆上课桌,让父母站在黑板前对孩子进行教育。相反,家庭是生活的场所,教育方式是妈妈对抱在怀中的孩子低声絮叨,爸爸和骑在脖子上的孩子说说话,爸爸妈妈睡前给孩子讲故事……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很多孩子不能去学校上课。为了不耽误学习,许多中小学就把原先在教室授课改成在网上授课,让孩子们在家里打开电脑就可以听课、写作业。然而,老师布置学习任务时,在不经意间竟变成同时对学生和家长布置任务,结果家庭渐渐成为第二个学校、第二个课堂。问题在于,老师是专职搞教育的,而家长还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要做。本来家长与孩子之间是亲情关系,此时却变成师生关系,很容易造成亲子关系紧张。

我们必须明确家庭和学校的职责不同,不可轻易混淆。家庭是养育的场所,养之育需要家长在照顾、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培养情感,以浸润的方式告知或带领孩子学习如何做人做事。而学校是教育的场所,教之育是老师在规范的要求下,在一视同仁的背景下,以讲授和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学习知识。

养育中的“养”,更多的是抚养。“抚”是一种动作,养孩子时伴随着这种养育的动作的,还有养育者所呈现的表情和随事而做出的反应即态度。这是一种生活性的自然示范。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师,其资格源于血缘,因血缘而对孩子产生责任感、爱、耐心和期待,并给予帮助。父母的态度与言传身教的示范是养育的本质。尽管有例外,比如生而不养、生而杀之等,但那是违反天道的极少数行为,是全社会所不容和不齿的特例。

教育中的“教”,则更多的是说话。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只要是通过唠叨、讲道理、讲解、辅导、谈话等,都是以“说”为前提的。老师更多的是执鞭而教,诲人不倦。“教”的核心方式是借助人类特有的语言系统,通过声音与文字,进行感知的输入与记忆的存储,以联想、推理等方式让孩子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掌握更多的知识,知晓更多的人世间的道理。

“教”可以是教知识、科学、做人的道理等。但是,所有的教育都不能替代或跨越注重情感抚养的养育。如果没有来自心理抚养的情感作为基础,教育只能教术,不能教心。从这一点我们要明白,家庭的养育比随后的教育更重要,更基础,更具深远的影响。所以,家长不要错过孩子六岁之前的养育过程,不要等孩子上学后,指望由老师去解决孩子的各种心理问题。


早年养育相当于系统软件编程意识水平标志着人的心理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