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母亲并不等于父爱就不重要

字数:2856

母爱如水,父爱如山。一个人若性情温润,与人友善,大多来自一个父母恩爱的家庭。

尽管人类幼子初始时的抚养极为特殊,尽管这一时期主要以母亲怀中哺乳为主,但这绝非是说父亲在孩子婴幼儿时期可以缺席。

我强调母亲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特别重要,有些妈妈就觉得特别委屈,说:“李老师,难道养孩子就是妈妈一个人的事情吗?”

前面曾经提到,近年来各地发生了多起十二三岁的孩子杀害母亲的案件。网上就有人提出质疑:为什么孩子们杀害的都是母亲?这个问题问的极有价值。因为,这种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家庭养育中父亲的缺位。

现在还有一种说法,即丧偶式育儿。许多家庭中,似乎男人只要在外挣钱,就可以不管家内养育的事情。有的父亲从来没有抱过襁褓中的婴儿,有的从来没有与孩子趴在地上玩耍过,有的一听到孩子半夜哭喊就烦到不愿回家居住,甚至还有的在妻子生育哺育期间去外面花天酒地。

在沿海某城市,有一个单亲妈妈亲手带大的女孩,在一个晚上突然对母亲下狠手,杀害了这个与她相依为命十多年的亲人。这个案件的情况完全违背了一般弑亲案的规律,因为绝大多数杀害母亲的是男孩,多是因为早年交由老人抚养,儿子与母亲没有依恋情感关系,可是这个女孩却是妈妈一手带大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的表现呢?

带着疑惑我去见了这个女孩。女孩说母亲对她并没有特别严厉,母亲经常与她一起逛超市,还经常在家里一起唱卡拉OK。当然,母亲对她的学习是有要求的,她的学习成绩也一直不错。2020年,她因为疫情停止了去学校上课,改在家中上网课。母亲工作较忙碌,就让她自己管自己,由此她一人在家便偷偷上网打游戏,甚至杀害母亲的方法也是从游戏里学来的。难道是网络游戏、学习掉队害了她?

我调查发现,这只是导火索,再进一步追问,事情绝非这么简单。

原来,她在杀害母亲之前不久,曾去见了多年不见的父亲。我了解了她的成长经历才知道,她父母本是大学同学,在上学期间开始相爱。可是,父亲婚后辞去了稳定的公务员工作去创业,几次折腾赔得倾家荡产。母亲气坏了,为了避免债务,与她父亲离了婚,自己考了律师资格证书后,从事律师职业,独自抚养女儿。在女儿成长的十多年里,父亲一分钱抚养费都没有给过,自强自立的母亲也从来不要。父亲后来有了新家,还有了一个儿子,这几年生活才好了许多。他心里一直惦记这个女儿,所以在这一年来找她,为了补偿,还陪她去爬泰山。

仅仅这一次与父亲出游,让女儿感受到了与母亲完全不同的新鲜体验。不知是不是恋父情结的缘故,她的心理天平一下子倾斜到了父亲一方。女儿想与父亲一起生活,以致她杀了母亲后还对警察说,等你们处理完事后,我就可以跟我爸和小妈一起开始生活了。这竟然是她内心的向往!

最后综合分析发现,其实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女儿,早已厌倦了与母亲相处的感觉,又因网课没有好好学习,怕母亲知道了会责怪;再加上每天沉溺于网络游戏中,里面杀人是易如反掌的事情,这几个因素的组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仔细想想,这是不是一个丧偶式养育的悲剧结果?在养育中父亲角色的缺失,也会让孩子的情感出现缺失。大自然设计的家庭既有妈妈,还有爸爸。妈妈负责基本的吃喝拉撒睡等事务,爸爸则要分担拍嗝、哄睡、陪伴玩耍等事情。

最重要的是,在养育早期,哺乳是件非常辛苦的事,妈妈常常睡不好觉,这时爸爸如果使不上劲,就应该当着孩子的面,好好地爱他的妈妈,帮她揉揉肩,端杯水,这才是家庭中最和谐温馨的情景。

我的一个学生当妈妈后,带着她的爱人来看望我。她的丈夫对她很好,还问了我一个问题:“李老师,您说我作为爸爸,这期间应该做些什么?哺育期间,爸爸难道不重要吗?”

我聊了我的看法。首先,在孩子吃奶时期,母亲要花更多的时间,全力以赴地照顾孩子,父亲一定要细心体贴。如妻子坐月子的时候,丈夫往往还要上班,所以对妻子最体贴的方式是把丈母娘请来照顾她。因为她母亲更知道她需要什么,喜欢什么。当然,如果丈母娘确实有困难,也可以让孩子的奶奶或月嫂前来帮忙。

我带的研究生毕业后,我曾跟许多男生说:“将来你们的媳妇生完孩子,尽量把丈母娘接来。因为丈母娘跟她女儿容易沟通,两人在一块打架也不记仇,这样你们回家就比较消停,媳妇也愉快,孩子的成长就健康。”我的好几个学生都是这么做的,现在都很幸福。

其次,在哺乳期,父亲可以多做些力量性的事情,抱着孩子哄睡觉,给孩子洗澡,帮孩子拍嗝,给他哼哼歌,让他骑在脖子上玩一玩。有了父子或父女这种身体上的接触,孩子见到父亲就会很亲,以后父亲生气打他一两下,他也不会记恨父亲。如果父亲从来没抱过他,也没有在他生病时带他去过医院,对他没有什么爱的表现,管教他时总是严厉的表情,那他早年会与父亲有陌生感和距离感,懂事后就会出现强烈的逆反心态。

再次,在孩子面前父亲要好好地爱母亲。因为妈妈是爱孩子的,孩子也爱妈妈,他一看爸爸这么爱妈妈,也会爱爸爸的。还要注意,家庭成员不要都集中关注孩子,这容易让孩子觉得“我是家庭的中心,你们都要关注我”。

妻子在照顾孩子的时候,丈夫要照顾妻子,妻子要告诉孩子:“爸爸在外挣钱是很辛苦的,咱们也要爱爸爸。”家庭应该形成这样一种循环关系。有些男人觉得,女人就应该在家养孩子,而他自己对家里的事不闻不问,甚至在外面花心。这种男性其实不明白,你对妻子好,她肯定会善待你们的孩子。相反,她在家养孩子,你在外面不回家,甚至拈花惹草,妻子知道后肯定生气,甚至愤怒,她情绪不好,一定会表现在对孩子的态度上,冷热无常。孩子在她这种情绪下,不是紧张,就是恐惧。试想,你希望孩子在这种不良情绪中长大吗?

还有的男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在外挣足够的钱,让老婆、孩子有钱花。如果说,家庭生活用钱的地方很多,老婆确实需要钱,但你幼小的孩子成长可不是用钱就能打发的。尤其是孩子对父亲的情感,是靠相处的时间培养出来的。

许多孩子在成年后与父亲有隔阂,几乎无法用言语交流。本来,父亲应该是孩子重要的人生导师,但彼此有话口难开,这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孩子情感发展阶段父爱的缺失。

钱确实能解决很多问题,但是钱永远无法替代父母与孩子通过生活接触、玩耍互动形成的亲昵和亲近感。

此外,似乎还有个不成文的说法,家庭内父母的角色应该是“慈母严父”,但我更主张“严母慈父”。孩子出生后,母亲因为哺乳的需要,与孩子接触更多些,有时候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替孩子做很多事情,导致宠溺孩子。同时因为母亲总在孩子身边,母亲的话说多了,孩子也就不在乎了。所以,聪明的母亲应该学会放手,能让孩子自己完成的,让孩子尽早学会自理。另一方面,母亲要有意识地在孩子面前显示坚定的一面,即对一些重要的事情提出要求后,必须坚持到孩子接受,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主张,但态度要温和。母亲的严格应该是“和善而坚定”。

父亲与孩子的接触一般要少于母亲,这使得有些孩子在父亲面前有些紧张。同时,父亲又比较有力量,有时母亲管教不了孩子就让父亲来管,这时不要以为就是让你揍孩子一顿。

父亲应该明白,你与孩子的关系,更多的时候是为孩子树立一种榜样,这个榜样应该是孩子将来在家庭之外能用得上的行为方式。如了解分歧,分清事理,调解关系,在社会生活中处理问题的行为方式。父亲因为有力量,所以更不能轻易地动用暴力。父亲要给孩子传达这样一个信息:“我有力量,但我从不滥用。”我跟你讲理,跟你探讨,就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真正有力量的教育应该来自心理上的力量。无论父亲,还是母亲,能够做到让孩子发自内心地尊重自己,敬佩自己,爱戴自己,这就是最成功的教育。在孩子最为难的时候,遇到挫折的时候,父亲若能够以自己的见多识广、开阔的心胸给孩子一些建议和指导,可以告诉他“这件事眼前是件大事,但你以后回过头来看就不大了”,这就是在培养孩子的胸襟。父亲要给孩子朋友般的感觉,做一个孩子人生的指路人。

总之,父爱在幼儿的成长中不可或缺。凡是人性丰满、情感良好的人,一定有一对恩爱有加、相敬如宾的父母。


未成年人弑母多有幼年脱离母亲的背景养不出情感的人是反社会人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