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早是靠气味来认人的

字数:1668

孩子吃奶时记住谁的气味,谁就是他的依恋对象。所以,怀孩子十个月,不如“耳鬓厮磨”地养他十个月。

大自然还有第二个设计:婴儿刚生下来时脖子是软的,所以必须抱在怀中喂养。抱过孩子的人都知道,刚出生的婴儿其长度基本就是成人身体从胳膊肘到手掌的长度,胳膊肘正是婴儿脑袋的位置。婴儿躺在这里吃奶时,喂他的人鼻孔和嘴巴是朝下的,呼出来的气息自然全扑在了他的脸上。

每个人都是有气味的,从身上有孔的地方排出来。所以,鼻孔和嘴巴都是有味道的,尤其是口气。你的气味好闻一点还好,如果很难闻,孩子也只能忍着。不过,这个气味给他的记忆是舒服的、温暖的。

大家不要以为心理活动都是在大脑进行的思维活动,其实人早期很多的心理反应都在感官上和生理上。这些感觉在人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孕期胎儿最先发展的是听觉;生命初期,婴儿的嗅觉先于视觉发展,嗅觉判断是婴儿最早认人的方法。

养过孩子的人知道,婴儿在生命初期吃奶时都是闭着眼睛吸吮。其实,孩子早在腹中就记得母亲的心跳节律和身体的气味了,所以妈妈抱孩子就不容易哭闹。如果孩子一生下来就被送走,让别人抚养,那么三个月至半年后,他依恋的对象就会变成那位抚养人。时间再久,他对妈妈气味的记忆也就逐渐消退了。

如果是母亲亲自喂养,每天三到四小时一次,孩子的脸就在母亲的鼻下,他一边吃着奶一边闻着母亲的气味。因为每次最舒服的时候闻到的就是这个气味,闻了四个月到半年,孩子就会出现认人的现象,他甚至闭着眼睛都会知道,抱自己的这个人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人。

孩子会认人之前,谁抱他都行,谁喂他也行。但是,等他会认人时就要挑人了,如果来的不是他想要的那个人,他就会抗拒。如果你听见邻居家的婴儿玩命地哭,一哭大半天,不用问就知道平时老带他的那个人不在家。

有的妈妈带了孩子半年,然后要去上班,就把孩子的奶奶从老家请来帮忙。奶奶第一次接手的时候,孩子的反抗是非常强烈的,把奶瓶塞到他嘴里就是不吃,会用嘴往外拱。他闹得又困又累了,奶奶想哄他睡觉,一直在那儿摇呀晃呀,他就是不睡。为什么?他一闻这味道不对,一听声音不对,一看相貌也不对,所以就一直哭闹。

我女儿生孩子的时候,是在我家里坐的月子。我照顾了她两个月,也天天帮着抱孩子。可是四个月刚过,孩子不认我了。有一天,我女儿出去买东西,孩子就扯着嗓子大哭。我把他抱起来,怎么哄都不行,奶嘴也塞不进去,哭得可惨了。我担心邻居听见这种哭声,会怀疑孩子是不是被虐待了。最后我女儿一回来,把他往怀里一抱,不到一分钟孩子就安静下来了。

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孩子要找妈妈,他闻着我的气味觉得不对,我就把他妈妈的枕巾拿过来垫在胳膊上,然后用他妈妈的睡衣包着他,因为枕巾上有他妈妈的味道,他一闻到那个气味就安静了。所以,我建议大家哄孩子时,先把孩子妈妈气味最足的东西找来,比如枕巾、睡衣等。

我经常出差,有一个经验,每次出门都携带一块自己的头巾,睡觉时就把它铺在枕头上。别人以为我这是为了干净,其实干净只是一个原因,最主要的是因为头巾上有自己日常留下的气味。我的身体在陌生的床上能闻到自己的气味,就会放松,便于尽快入睡。

如果我们早年有过良好的抚养背景,有过美好的感受,当你成年后因为生活紧张忙碌而患病时,你若有条件可回到自己从小生活的地方。如果有老房子,有你熟悉的老人在,那就更好了,你回去跟他们住一段时间,病会好得特别快。因为你在那个地方生活时,身体的记忆是最放松的,那里熟悉的气味可以唤醒肌体的记忆,让你的身心得到松弛和疲惫的缓解。

从气味识人来说,母亲亲自喂养非常有意义,可以形成最好的亲子关系。问题是在现实社会中,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母亲因为要外出打工,把孩子丢给老人;而家庭经济条件非常好的母亲,则为了自己休息好,就花钱雇月嫂,我有位朋友甚至一雇就是两个。我问她为什么,她回答:“一个管白天,一个管晚上。”这意味着母亲自己全部脱手,将婴儿完全交给别人喂养。

我说:“你能不能把晚上那个月嫂辞掉,让孩子跟你一块睡?”

她说:“李老师,我就想睡个整宿觉啊!”

我说:“你错了。睡觉时恰恰是人体排味最浓的时候,孩子晚上在你屋里睡,就可以记住你的气味,以后就觉得和你亲。”

我们公安部门经常打击拐卖儿童的犯罪。孩子被拐是一个家庭和一个人的人生最大悲剧,孩子被人拐走的时候,父母要经历心理的煎熬;可当警察费尽周折把孩子找回来时,那场面更让人心碎:亲生母亲哭成泪人,可是孩子呢,却只是怯生生地看着她,甚至往后退,想退回他熟悉的养母怀抱中。所以,我常说这句话:怀孩子十个月,不如“耳鬓厮磨”地养他十个月。


人性中的情感是养育而来的谈恋爱也有气味相投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