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心理抚养 - 李玫瑾 >
- 第五章 人性由情感唤醒
依恋情感是教养孩子的心理资本
钱能生钱即资本,心理抚养就在于积累心理资本,你用辛苦付出拥有了他对你的依恋,你才拥有对他的心理影响和约束力。
医院曾发生过抱错婴儿的事情,父母发现女儿越长越不像自己,就去医院追查,发现当初抱错了孩子,最后找到了自己的亲生女儿,想把十岁上下的女儿接回来,可是女儿死活不愿意,非要在养父母家生活。由此可见,依恋情感不是发乎天然,而是源于抚养过程。
如果说,人在孕育过程中与母亲身体的连接是生理脐带,没有生理脐带胎中的宝宝就无法生存;那么,依恋就是人在离开母亲身体后与抚养人之间的心理脐带,没有这种心理脐带,孩子的心理就无法正常发展。
当孩子依恋一个人时,这个人说什么他都愿意听,他会心甘情愿地接受他的要求,尤其当他接触陌生人或陌生环境时,只要他依恋的这个人在,他就有勇气去尝试。这种依恋不仅仅是孩子的需要,真正的意义是让抚养人积累教育的心理资本。资本,在经济学中是指可以增值的投入。只有真正地付出辛苦的抚养过程,才能让抚养人获得这种心理资本,即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力和心理控制力。
曾有人对我提出的“心理控制力”提出质疑。其实,毋庸置疑的是,控制是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必不可缺的力量。如同刀具,尽管可以砍断人的肢体甚至用来杀人,但谁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不用刀?这不是刀本身(即控制)有错,而是使用刀的人要学会合理地使用这种力量。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的天性里既有善的一面,也会有恶的一面,作为父母,家庭养育的智慧之一就是扬善抑恶。那么,如何抑制孩子天性中“恶”的一面呢?如当孩子因妒忌、记恨而出现报复、算计、攻击行为时,出现与社会规范格格不入的心理倾向时,我们如何制止?很多家长在气头上,会通过吼叫、吓唬、打骂、剥夺等暴力手段去教育或训诫。这些手段动用的是肌肉力量,而非心理力量,只会让孩子更加愤怒,甚至会让他模仿这种暴力相向的方式。
试想,一个陌生人对六岁以下的孩子如何心理控制?除了欺骗外,要么严厉恐吓性地命令,要么就是强拉硬拽。小孩会有什么表现?他会紧张到不敢动弹,或者拔腿就跑。如果被生拉硬拽,他会号啕大哭,激烈反抗,陌生人对孩子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影响力和控制力,他们只能用纯粹的生理力量和外部强制手段去控制。
有些父母也有如此情况。他们在孩子出生后并没有自己抚养,而是全都交给了别人。当孩子长大上学,把孩子从老家接回身边,孩子见到他们如同见到“陌生人”,这会产生心理紧张、害怕等情绪,心理距离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这样的父母对孩子的管教可以有“外部控制力”——命令或硬性要求,但绝不会拥有“心理控制力”——一声叹息或温柔的请求足矣。
所以,“心理控制力”并非指借助外部具体的强制命令、动作,或者借助钱财等物质资源的力量施加的控制,而是通过良好的亲自抚养,让孩子眷恋、依赖、信任你,形成一种依恋情感,从而使他心甘情愿地接受你的要求,信任你的话语,愿意听你的话。许多对人的控制力,如企事业单位的规章制度,法律的强制规定,都是对人具体行为的控制,而非心理的控制。只有情感关系,包括成年前的依恋情感,成年后的恋爱情感,这些因爱而生的“心甘情愿地被控制”的情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控制力。
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溥仪三岁登基,在新中国成立后变成了一个普通公民,由此写了一本书《我的前半生》。在书里他回忆早年的经历,用了一章写他的乳母,这说明乳母是他早年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人。重要在哪儿?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乳母使我通人性”。
他回忆,因为从小就成为皇帝,大臣见到他都要下跪,那些服侍他的太监更是低眉顺眼,百般忍耐迁就,这是一种非常糟糕的养育方式。
我曾说过,如果你想养一个逆子,即犯上、欺负父母或老人的人,你就在他生下来像对皇上那样供养他,要什么给什么,永远不说一个“不”字,只要10年足矣。你不仅对他没有任何约束力和控制力,还有随时被他欺负的危险。因为他会觉得你们很贱,你们怕他,拿他没有办法。所以在家庭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一个现象,孩子往往会欺负那个对他百般顺从的亲人。
供着养,就是一种宠养,当他成长中出现不好的表现时,你不制止,不表明态度,他脑中就不会形成是非观念,他做事就不会有行为底线,完全凭欲望行事,变得无规无矩,无法无天。
溥仪早年就有这样的经历,他回忆:“到我七周岁的时候,责打太监已成家常便饭,我的冷酷无情、惯发威风的性格已经形成,劝也劝不过来了。……我每逢发脾气、不高兴的时候,太监就要遭殃;如果我忽然高兴,想开心取乐的时候,太监也可能要倒霉。我在童年,有许多稀奇古怪的嗜好,除了玩骆驼、喂蚂蚁、养蚯蚓、看狗牛打架之外,更大的乐趣是恶作剧。早在我懂得利用敬事房打人之前,不少太监已吃过我恶作剧的苦头。有一次,大约是八九岁的时候,我对那些百依百顺的太监们忽然异想天开,要试一试他们是否真的对‘圣天子’听话,我挑出一个太监,对他指着地上一块脏东西说:‘你给我吃下去!’他真的趴在地上吃下去了。”
他觉得这种事很好玩,后来就经常这样恶作剧。用他的话说:“在人们的多方逢迎和百般依顺的情形下,很容易养成一个人作威作福、从别人受罪上取乐的恶习。”伺候他的奴仆非常可怜,因为有些地上的东西是吃不下去的,譬如树根、石头等。
溥仪身边的人心知肚明,这样的品性长大后滥用权力,于国于民都将是灾难。所以,周围的人也在考虑如何教育他。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为这小皇上选派老师,让老师来教育他,改变他。我们可以想象,皇家给皇上挑选的老师自然人品好,学识渊博,能言善辩。老师的教育通常是讲道理,于是老师开始“教育”他:百姓爱戴的好皇帝是仁恕的,爱民的,有怜悯之心的……怕他听不懂,还给他讲了许多仁爱君主的故事。
可是,他也有他的道理,他质问老师:“你们说,皇帝是不是要说一不二?我让他们这样做,也是为了检验他们是否听话。有什么不对呢?”老师哪敢说皇上不对?最后发现,给他讲道理,他也有他的歪理,根本讲不通。最后只能摇摇头走掉。溥仪写道:“承认我的权威,给我这种权威教育的也正是他们。不管他们用了多少历史上的英主圣君的故事来教育我,说来说去我还是个‘与凡人殊’的皇帝,所以他们的劝导并没有取得多大效力。”
但是,对他的恶行如何约束和制止呢?后来周围的人发现,有一个人对他说话特别管用,那就是他的奶妈王焦氏。当他又一次让身边的人吃地上的东西,因为那东西太监吃不下去他大发雷霆时,身边的人悄悄地把奶妈找来了。他说:“我知道奶妈是小脚,她走不快,我会主动迎上去,看到奶妈我会扑到她的怀里,在她的怀里那是我最快乐的时候!”
他写道:“奶妈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但她知道我发脾气不高兴了,所以来看我。她悄悄地问我:‘听说,是你让他们吃地上的东西?皇上,他们也是人哪,人怎么能吃下那些东西呀?’”这时,溥仪回答说:“我只是觉得好玩。”奶妈说:“可是我见不得这种事,如果你再这么玩,以后我也不敢来了……”聪明的奶妈言外之意是:“你要是哪天不高兴,让我也吃这些地上的东西,那我可受不了。所以我也不来了……”没想到,这小皇上居然着急了,急忙喊道:“那不行,你得来!那我以后再也不让他们吃地上的东西了。”
这段真实的写照让我们看到什么?第一,奶妈对小皇帝拥有独一无二的约束和控制力,这是来源于她曾经的哺乳抚养,他们之间具有强烈的依恋关系;第二,这份能约束他、控制他的力量不是物质性的,不是强制命令式的,也不是滔滔不绝讲道理式的,而是情感性的。所以,心理约束和控制力实质是一种情感的力量。
但要强调的是,这种因情感而形成的心理控制力具有形成的时间性要求和背景要求。只有在人完全无能无助时、陷入不能自主和自助的痛苦之中时,他人的耐心陪伴、及时呼应、不计辛苦地帮助他解除痛苦的过程,才有可能积累起这种情感力量,形成这种心理控制力。
我认为,这就是天意,是大自然的设计,让父母在孩子出生时必须付出辛苦:睡不了整宿觉,抱在怀中放不下,在他刚会爬时不敢移开视线,在他蹒跚学步时扶到直不起腰来……这样早年辛苦的抚养积累的是心理资本,养出的依恋情感可以唤醒孩子的人性,像小皇帝的奶妈寥寥数语便可让他感知他人的情感,进而在这种依恋的情感基础上扩展亲情、友情、爱情、乡情、民族情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