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心理抚养 - 李玫瑾 >
- 第五章 人性由情感唤醒
一个人尚有情感就尚有人性
对人最有力、最无价的控制力量就是情感。越是弱者,越是一无所有的人,有时越需要一种柔软的情感去唤醒他的人性。
为何说情感才是人性的核心?因为我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有些犯罪人非常残忍,但在最后时刻能够停手,就是因为他们内心还有一点情感,他们在乎这份情感。
2016年在甘肃白银落网的连环杀手高某某,从1988年开始在白银市、包头市连续作案14年,犯下抢劫、故意杀人、强奸、侮辱尸体等罪,共致11名女性死亡,造成巨大的社会恐慌。令人费解的是,为什么高某某到2002年突然停手了呢?原来,那一年他的儿子考进了白银市重点中学,他不想影响孩子的前途。这让我们看到,这个人们眼中的“变态狂魔”内心里还有一点柔软的地方,那就是他对儿子的一份亲情。
20世纪90年代,北京有个特别有名的犯罪人叫白某某。此人早年因盗窃、抢劫罪被判有期徒刑十几年,服刑期间还杀了两名狱友。1996年出狱后,他在北京三次袭击哨兵,用抢来的半自动步枪打伤了三名巡警。后来,他又闯进河北一个弹药库,抢了一支自动步枪。年底,他在北京德胜门枪杀一名女摊贩,抢劫六万余元,还打伤三名路人。这笔钱在当时已算巨款,可他还不满足。1997年,他又跑回曾经服刑的新疆石河子市,与以前的狱友吴某某合伙作案。两人枪杀警员并抢了一把手枪,后来跑到乌鲁木齐作了一起惊天大案,在一家宾馆门口抢了大约140万元现金,并开枪打死七人、打伤五人。这起案件当时被称为“中国刑侦一号案”,还被国际刑警组织列为1997年世界第三要案。
做完这起创纪录的抢劫大案后,吴某某着急分赃,但白某某不想给他钱,就想杀人灭口。他说:“现在风声太紧,咱们要离开新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走前一起到天池玩两天。”为了麻痹吴某某,他还带着女朋友一起去天池。
吴某某知道他心狠手辣,但觉得他不至于当着女朋友的面下手,于是就去了。不过,吴某某还是多了个心眼,临走前跟堂弟说:“我要是一个月不回来,可能就不在人世了,你就去报警。我家里有个蓝皮笔记本,你好好翻翻,那里边有他俩的地址。”
几天后,吴某某果然在天池被杀了,新疆警方根据他堂弟提供的线索,马上就把白某某的信息通报给了北京警方。北京警方知道他手里有枪,就派了四个警察去他家对他实施抓捕。
白某某做完这起大案后,心想这辈子钱够花了,再也不用作案了,就把长枪处理掉了,只留了一把手枪。他知道万一东窗事发,警察来抓他,那就是死路一条,必须拼个鱼死网破。所以他把手枪装上子弹,放在家里一个柜子的抽屉里,用胶带倒贴在抽屉顶上,一伸手就能拔出来射击。
警察已料到他会鱼死网破,所以上门时找了一个借口,说:“我们路过你这儿,你的户口已经批下来了,你跟我们去趟派出所,把表格填一下。”
20世纪80年代“严打”的时候,有一项规定是判刑五年以上的人吊销城市户口。后来这个政策改了,允许犯罪人回城重新落户,但落户要有一个审查阶段。白某某1983年因盗窃罪被判入狱,服刑后回到北京,户口就一直没有上成。在那时北京户口要恢复是很难的,所以警察想用这个好消息来安抚他,然后把他带走。
俗话说:“会叫的狗不咬人,会咬人的狗不叫。”白某某有点结巴,但他心思缜密,极其狡猾。他看了四个警察一眼,马上就知道是来抓他的。他心想:办户口有晚上来叫的吗?需要来四个警察吗?但他不说破,只是说:“好吧,你们等我穿件衣服。”然后,他就转身朝柜子走去。
正在这时,他母亲从隔壁房间走出来,站在警察身边问:“儿啊,警察找你什么事?”他回头看了母亲一眼,安慰说:“没什么事,我的户口批下来了,民警同志要我跟他们去办户口,完事就回来。”然后他就跟着警察走了。一上车,警察就给他戴上了手铐。他说的第一句话是:“你们应该好好谢谢我妈,要不是她,就不是这个结果了。”警方审讯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本来想拿枪先打死他们(指警察),可是我母亲进来了,我就不能打了。我不忍心当着我母亲的面杀人,我做不到……”
这个杀人不眨眼的人,连女朋友都不放过,早就挖好了一个坑,随时准备把她干掉。可是对母亲他竟然有“不忍心”——“我不忍心当着我母亲的面杀人”,这句话说明他内心对母亲有着一份真实的情感,正是这份情感,救了我们四位警察。
可见,高某某和白某某残忍到那种程度,当他们心里尚有一份情感的时候,还是能够停手的,一个是为了儿子,一个是为了母亲。所以,对人最有力、最无价的控制力就是情感。不管一个人多么可怕,但凡他还有一点情感,他就还有人性。
在现实生活中,情感不仅能体现人性的光辉,有时还能触动良知未泯的犯罪人的内心,进而改变他的犯罪意图。其实,越是弱者,越是一无所有的人,有时越需要一种柔软的情感去唤醒他们的人性。有些犯罪人最后没对被害人下手,就是被一份情意打动了。北京就有这么一个案例,有个男人想抢劫一位女出租车司机,最后却由抢劫者变成了照顾者。
这个男人一上车就说:“把钱拿出来,跟我走,不许喊,不许叫。”
女司机说:“钱我可以给你,但你不要害我。我是单亲家庭,就我一人带孩子,他现在生病了,正在住院。”
男人说:“你甭骗我了。”
女司机说:“我没骗你。”然后,女司机就把孩子住的医院、病房和床号全部说了出来。
男人说:“真的?那你带我去看看。”
女司机说:“你敢去吗?”
男人说:“有什么不敢的?走!”
女司机就把男人拉到医院去了。一进病房,儿子就冲她喊:“妈妈。”
男人看了一愣,不说话了,最后居然对女司机说:“你没有骗我!原来你比我还不容易,我真不是个东西,居然还想抢你的钱!”
最后,这个男人主动提出要帮助这位女司机,说:“我能帮你做点什么?我要赎罪。”在女司机劝说下,他去自首并得到宽大处理。这个真实的事件发生在北京通州。
我记得贵州也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个男孩从小就没见过爸爸,妈妈后来也去世了。爷爷一天到晚骂骂咧咧总打他,于是他就自己跑到山上的一个山洞里生活。多年后他也长大了,开始对女孩有性冲动。他到山下劫持女孩上山强迫发生性行为,女孩若是反抗,他就把她杀害,然后下山再找一个。这样当他杀了两三个女孩后,这一天又绑了一个女孩上山。这个女孩没有强烈反抗,而是告诉他:“你千万别杀我。我家特别穷,我从小就没了爸爸,我妈妈有病,她还等着我放学回去给她做饭。我要是死了,我妈妈怎么活呀?”这段话触动了男孩,他想起自己已经去世的母亲,想到之后的痛苦,所以他没有杀害女孩,还将她送下了山。这个女孩成了唯一在他手里活下来的被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