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心理抚养 - 李玫瑾 >
- 第六章 心理教养重在品行
性格取决于后天养成
人在生命早期,与身边人的互动且不断重复的行为模式,就是他未来的社会行为方式的雏形,这种社会行为方式就是性格。
什么是性格?简单说,性格是一个人后天形成的社会行为方式。其中有三个关键点,后天形成、社会行为和行为方式。
解数学题时,老师经常要求我们学会逆向推理,即从最后一个“问”开始解题。在此,解析性格的含义也可以如此。
首先,关于“行为方式”的解释。如果某人偶尔出现一种行为,以前极少出现,如发脾气,那他偶然发一次脾气就不是他的行为风格和行为方式。相反,如果他的脾气随时爆发,一贯如此,甚至人们一听到吼叫声,立即猜测是某某人在发脾气,那么这种行为就成了较为固定的“行为方式”了。
性格表现的行为一定是一个人经常出现的行为,习惯性的行为模式,甚至可以是他的行为风格。比如,一个不爱干净整洁的人,他所到之处从不收拾,也不注意维护整洁,所以他离开后的地方一定乱七八糟,熟悉的人一看到这种场面马上就会判断“一定是某人来过这里”。
其次,“社会行为”的含义是指此种行为只会发生在与他人有关的活动中。
生活中人的行为有很多种,不是所有行为都是社会行为。比如,有人说话快、走路快、做事快,甚至吃饭都快,这种快速的行为表现就不是社会行为,是他个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所决定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决定了人心理活动发生的快慢与他人无关,这类行为就不属于社会行为。类似的还有智力行为,老师讲完数学题,有的同学马上理解,还能做出同类的题;可有的学生一节课都没听明白,做题就很吃力。不懂心理学的家长可能会责怪自己的孩子作业写得太慢,其实是他没理解学习内容。这种快慢的行为源于智力的差别,与他人没有关系,也不属于社会行为。
凡是社会行为,一定与别人有关。当我们说一个人“善良”,就意味着这个人对别人有爱心,乐于帮助别人;如果说一个人“冷酷”,意味着这个人对别人的痛苦没有感觉,甚至欺负虐待他人,虐待其他生命。同样,自私不是一个人独处时的表现,一定表现在他与人接触中经常只顾自己,甚至损人利己,这些都属于性格表现。
最后,“后天形成”是界定。既然社会行为与别人有关,那么人只有在出生后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将某种社会行为固定化,最后成为稳定的反应方式。
比如养育人如果经常对幼小的孩子吼叫,久而久之,这孩子见到别人不顺自己心意时也会吼叫。如果养育人对孩子非常有耐心,话语亲切,这孩子也会对别人好好说话,长大后会一直如此。
凡“后天形成的行为或反应”还有几个重要的特点:
一、行为的第一次会对性格形成很大影响。这就好比出生后乳儿喝的第一口奶是取自奶瓶还是母亲的乳房,如果第一口不是乳房吸吮,那么孩子在随后即使接触乳房,他也使不上劲甚至拒绝。因此,当孩子第一次打人、第一次说谎等行为发生时,当时制止与过若干次后再制止效果完全不同。
二、凡是与人互动的行为发生的时间越早,对成年后的性格影响也越大。如从小总在母亲怀里的孩子会呈现亲社会行为,容易与人亲热;相反,从小被单独搁置在床上的孩子,成年后与人接触就会有距离感。
三、与互动的人关系是否稳定,抚养人互动模式是否一致,对其成年后的性格影响也很重要。如果抚养人完全更换,或两位抚养人互动模式差别很大,其成年后的性格也会十分复杂。
四、人进入青春期时(14周岁上下)性格基本成形,到成年后(18周岁)性格基本稳定。若超过此时再要求改变和重塑性格,那将十分困难。
总之,性格就是人来到这个世界后,在生命的早期与身边人的互动中经过不断重复逐渐形成的稳定的社会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