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第812期:元朝为什么能统一中国?

字数:2424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这几天,我在向你介绍波音老师的新书《草与禾》。这本书,讲的是中国历史上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融合的过程,视野非常大,也帮我想通了很多问题。

比如,为什么作为游牧民族的元朝能统一中国?

这个问题的答案,你可以随口给很多个。比如成吉思汗特别伟大,蒙古人当时使用的战术特别有效等等。但是你不觉得吗?这些答案的说服力都稍稍差一点。

你想,中国那么长的历史,北方的草原上崛起过多少英雄啊?在元朝之前,他们对农耕地区的入侵,顶多也就是打到长江流域。至于有效统治,顶多也就是到淮河流域。彻底能灭亡南方政权的,一个也没有。五胡乱华那么长的时间,也没有跨过这道边界。所以,元朝统一中国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一些此前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我们从一个特别小的细节说起。

元朝的创始人,铁木真,也就是成吉思汗,他的创业起点特别低。在中国的历代帝王中,可能也就是朱元璋比他起点还低,朱元璋是乞丐和和尚出身嘛。

9岁的时候,铁木真的父亲就被仇人杀死了。家里的顶梁柱就没了。然后,一家人被本部落的人赶出去。所以,铁木真后来的奋斗中就没有本部落的亲戚掺和进来了。跟他一起创业的19名部下,除了他弟弟以外,都是草原上其他部落的人。还有一点也很重要,这些人宗教信仰还不一样。铁木真信的是萨满教,其他人,什么基督徒、穆斯林、佛教徒,都有。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在草原上一个势力崛起,通常能依靠的力量,就是血缘和宗教,铁木真一样也没有。

清朝的创始人努尔哈赤的情况也很类似。1583年,他号称是“十三副遗甲起兵”,只有13副铠甲,意思就是他起步是很小的一个团队。清朝后来也是成功地统一全国。

这是不是偶然的巧合呢?铁木真和努尔哈赤,这两个人的这种不依靠血亲、部落组建创业团队的做法,在草原上是非常另类的。在草原上,生活那么艰苦,家庭成员之间互相扶持,那是生死攸关的。要打天下,不靠血缘靠什么?

靠血缘纽带打天下,好处是初期很容易,能够很快打开局面。但弊端是,成事以后,因为大家都是亲戚,必然雨露均沾,好处大家分,权力也是大家共享。这样一来,就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权力中心了。再想扩张战果,就难了。

努尔哈赤身上就有一个例子。他的创业团队里,就有他一个兄弟,叫舒尔哈齐。刚开始是得力助手,一旦有点成绩了,亲哥俩,就有点分庭抗礼的意思了。最后,是努尔哈赤采取了断然手段,先是圈禁,然后杀了这个舒尔哈齐。要不能形成一个单一而且有力的权力核心,后来的事业根本做不大。

不过话又说回来,努尔哈赤之所以能下决心这么做,也是因为他起家的时候,没有依靠家族的力量,杀兄弟的时候才没有那么多阻力。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努尔哈赤的队伍里有各种各样的亲戚,叔叔婶婶表哥堂弟一大堆,大家都对你有过一点小帮助小恩惠,他要杀兄弟的时候,说情的劝架的络绎不绝,这个刀就举不起来了。

另外两个草原英雄就很典型。辽国的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就是靠部落起家,一生都受到各个部落的族长和家族兄弟的掣肘。金朝的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也是靠部落起家。那他一辈子都必须要照顾本部落各个族长的利益。在这样的力量格局下,你成为一方势力不难,但是要想团结草原上所有的部落,成为一种横扫天下的力量就难了;你想兵强马壮不难,但是你要是想插手别的部落,做组织上的根本改革就难了。

我们回头再看铁木真和努尔哈赤。他们没有依靠血缘组建团队,初期奋斗当然很艰苦,但成事以后,反倒有条件大刀阔斧地改变原有体制,也就是把传统的血缘社会、部落社会彻底改造成一个极有战斗力的军事组织。

这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两个如雷贯耳的词:蒙古帝国的“千户制度”和清朝的“八旗制度”。这两个制度,名字不一样,细节也不一样,但是本质上是一回事。就是把草原上松散的部落,变成一种全新的组织,既是军事单位,又是基层社会组织,战斗力大大提高。

所以,元朝为什么能统一中国?我们从这个角度能得出一个答案:因为草原上第一次出现了摆脱传统血缘关系的组织样式。这是此前的草原英雄没有能做到的。

那从这个角度,我们也能进一步知道,为什么元朝和清朝能够维持那么大疆域的帝国的统治了。要知道,大疆域带来的统治困难,不只是大,而是多元。如果陷在任何一种视角里面,不管是农耕本位的视角,还是草原本位的视角,都搞不定这么复杂的帝国。

就像铁木真能够跳出家族部落本位,才能统一整个草原一样,蒙古帝国也是因为能跳出单一的文化本位,才能统治那么大的帝国。

你发现一个现象没有?元朝之前,所有的统一朝代的国号,都来自于周朝的某个封国的名字或者某个地名。比如,汉朝的汉,很明显是因为刘邦曾经被封为汉王,一个地名。后来的魏、晋、隋、唐、宋,都是这样。这也暗示了,这个朝代是从某个地方势力起家,然后才发展为全国性的政权的。虽然它是个统一的王朝,但是它的视角还带有地方性的基因。

而到了元朝,这个“元”字就不是地名了。是元世祖忽必烈从《易经》中找了一句“大哉乾元”,取了这个“元”字。你看,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成功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和视角的限制。

在元朝统治的过程中,这个优势也是体现出来的。

对于元朝,以往的历史评价一直不太高。认为只是个转瞬即逝的朝代,只有90年嘛,基本什么也没留下。其实不然,元朝的历史作用非常大。你想,它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草原和中原合二为一的混合政权。统治的地方不仅包括了中原农耕区和草原游牧区,还包括了女真人起家的东北丛林和有独特宗教的青藏高原。忽必烈同时拥有多个身份:他既是蒙古大汗,也是中原的君主,同时他还封西藏高僧八斯巴为国师。在元朝,中原和西藏的整合程度大大提高,可以说是为今天中国的版图打下了最初的底子。

这套逻辑,虽然元朝后来很快灭亡了,但是在清朝人手里被发扬光大,各个地区各种文化之间互相支持、互相牵制、环环相扣、合理嵌套,形成了一个超级稳定的结构。所以,别看元朝时间短,但是它发明的这套玩法,可支持清朝成功统治那么大疆域将近300年。

明白了这个逻辑,你就能看懂元朝的很多现象。比如,为什么歧视儒生?有所谓“八娼九儒十丐”的说法嘛。因为儒生代表的观念秩序,只适用于很小的一块农耕地区。不用儒生,不是歧视,也不是压制汉文化。而是这一套在元帝国的那个大逻辑里没有用。

再比如,为什么元朝那么重视“色目人”?不是什么种族不平等,而是因为来自西亚的色目人特别会做生意。元朝就是通过贸易把那么大疆域联络起来的。

你看,元朝,不是中国历史的一个插曲,更不是一个外来政权对中国的奴役,它是中国自己文化基因里自带的草原和农耕两种文明方式融合的新成就、新高度。

从此,中国历史就完成了一个更高层次的整合啊。

好,以上启发,来自于我阅读波音老师的《草与禾》这本书,我们得到里面有精排版的电子书,也推荐给你。

罗辑思维,明天见。


811:为什么这场厮杀延续千年?813:草原帝国为什么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