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第858期:为什么今天我们还要读小说?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今天我继续陪你浏览企鹅出版社的大部头丛书《伟大的思想》。
今天我们来到第13、14和15本,这三本小册子的作者都是文学家。分别是英国的狄更斯、伍尔夫和意大利的莱奥帕尔迪。前两个是小说家,后一个是诗人。当然了,《伟大的思想》丛书里面选的,不是他们的小说和诗歌,而是他们的散文作品。
今天我就不细说这几本小册子的内容了,我就跑个题,说说今天的人为什么还要读文学吧。
之所以想说这个,是因为读到了狄更斯那本小册子的第一篇散文《伦敦夜行记》。第一次读狄更斯的散文,这家伙,写得那么好,语言那么精准,节奏感那么流畅。以前读狄更斯,只读过他的长篇小说,像《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老古玩店》之类的。这次才知道,这狄更斯太高产了,不仅小说写得又多又好,散文、随笔的出品量也大得吓人。再一深究,发现狄更斯其实还当过很长时间的杂志和日报的主编。比如周刊《家常话》和《一年四季》。
你想,别说在那个时代,19世纪中期,就是今天,一个杂志主编,基本就是天天欠债的主,约不到稿子,就得自己写,自己把版面的空填上。所以,那个时代敢当主编的人,都是写作的快手。但是,这也产生一个问题,就是习惯了写这种短文章,急就章,就不大耐得下性子去写那些大部头。本来工作量已经很大了。
你发现没有,很多作家都是这样。年轻的时候,还有时间和心境写一两部大部头书,一旦成名之后,就开始写短篇、写随笔,名气再大,岁数再大一点,就只能出讲话稿了。
可是狄更斯不是。他一直到晚年还在写大部头长篇小说。为什么?如果想挣钱,狄更斯那么大名气,写什么都挣钱。如果是想影响他人的观念,那写随笔和散文,会把观念传达得更清晰。那他为啥还要坚持写长篇小说呢?
第一个原因当然就是他的创作力太旺盛。但是一定还有其他原因。小说一定还在传达什么别的文体传达不了的东西。这个要是琢磨清楚了,顺便也就能回答我们今天一开头提的那个问题了,为什么我们今天还是应该读点小说?有人有特殊的原因写,所以我们也一定有特殊的原因要读。
何帆老师在我们得到的课程《何帆读书俱乐部》(戳此了解)里系统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咱们自己先琢磨一下,为什么今天要读小说。你别说娱乐,娱乐的方法有很多。也别说学知识,学知识讲究的是效率。读小说学知识,效率肯定不高。有人说,是为了培养人的想象力。其实也不对。我们有时候看见一些社会新闻,就会感慨,“哎呀,写小说也不敢这么编啊”,对,小说的想象力其实不如现实。那为啥呢?
何帆老师给出的第一个回答是:读小说,能够培养移情能力。
什么叫移情能力?简单说,就是同情他人,理解他人是怎么想的能力。一头猪看见另一头猪被杀掉,不会有什么感觉。但是人不行,别说杀人,就是杀猪,一般人也不敢看,就是因为我们脑子里有这个对他人的理解和同情。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前提。
但是,这种能力在人和人之间还是有区别的。有的人很强,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情商高。有的人很弱,弱到了极点,就是反社会人格,他无法理解他人的痛苦,所以干起坏事来也就没有底线。那这种能力能帮我们干什么呢?
何帆老师举了个例子。创业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1999年夏天,硅谷的风险资本家莫里兹,红杉资本的合伙人,见了一个年轻人,这年轻人说要干搜索引擎。要知道,在当时的美国硅谷,搜索引擎的竞争已经白热化了。雅虎、微软这样的大公司都进来了,投资一个年轻人,而且没有什么工作经历的年轻人。为什么要投资,其实是没有什么依据的。
但是结果呢?莫里兹不顾别人的嘲笑,坚持给这家企业投了1250万美元。这家公司名叫Google。现在你知道这一票赚的有多大了吧?那这是凑巧吗?
其实也不是。莫里兹在牛津大学读的是文学专业,他说,自己的天分就是能和企业创始人产生共鸣。他能够感受到这些人到底在想什么,有没有激情,有没有信心。他说,自己最担心的是有一天会失去这种知人的能力。在投资人的嘴里,我经常听到一句话,说投资就是看人。对,咋看人呢?如果没有这种移情能力,人是看不懂的啊。
你可能说,我又不做投资,我干好自己的活儿就行了。不是啊。现在很多工作本质上都是在对人做投资。你在一个任务中,选择什么样的人来合作,在合作中又选择和他们的哪个侧面来合作,本质上都是在对人做投资。要是没有移情能力、共情能力、不了解人,其实在这个时代,我们很多活都干不了。
那下一个问题又来了。读小说就能培养移情能力?这个事,肯定是没有什么实验数据做支撑的。但是,我自己有亲身体会。我就是属于移情能力天生比较差的人,全靠后天学。在同样的情境下,该怎么得体地处理?自己不会,没关系,向别人学,甚至可以笨拙地学,照猫画虎地学,一招一式地学。只靠身边的人,当然学习资源就不够。但是小说里的大量情境,其实就是最好的自我训练材料。
举个很著名的例子吧。2018年,金庸老先生离世。怎么向这位大侠得体地表示哀伤、不舍、但是又用一种豁达的态度呢?你会发现,媒体们找来找去,还是找到了一句金庸自己在小说里写的句子。杨过的一句话:“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此别过。”你看,那么难表达的微妙情感,原来小说里早就准备好了。
这里要说清一个误区,有人可能说,小说里不都是虚构的吗?错了。小说家写出那么多情境,那么多细节,都是他在自己的真实生活中搜集起来的,拼到一本小说里。按照何帆老师的说法,写传记的人,反而会作假,写小说的人,听起来是虚构,反倒会给你无数真实的细节。
这是读小说的第一个好处。那还有一个呢?何帆老师说,是悬置道德判断。就是把判断这个东西悬起来,存而不论。
这个有点反常识。我们这代人的语文课,用了很大的精力来分析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的,这就是判断。一篇文章,一本小说,似乎总是要通过什么、说明什么的。但是长大之后发现,其他文体,说明文,议论文什么的,那确实都有中心思想,得判断点什么。而小说,那是真没有。
一部《红楼梦》,你非要说它在批判封建主义,也行,但是只要真的读过的,就知道,绝不是这么简单。任何一本优秀的小说,它是把生活的复杂性封装在一个产品里,一次性地扔给我们,拒绝我们在过程中用简单的判断来总结它。那些判断都被悬置了。
你就设想一下,如果红楼梦的故事是真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会是什么结果?
林黛玉做出一首好诗,粉丝就会起哄:“太感动了!贾宝玉娶她娶她!”贾宝玉刚和别的丫鬟有点瓜葛,骂声又来了:“这个渣男!”宝玉挨了他爹的打,粉丝会喊:“心疼!放开他!有本事打我!”看见王熙凤出场,马上就有人嘘他:“这个坏女人,去死!”
对,我们现实生活中,大量的人每天都在做轻率的判断和站队。回头一看所有这些态度和判断,都很肤浅、不负责任。不是对别人不负责任,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今天的很多所谓的舆论场,不就是这种信息的垃圾场吗?
从这个角度再回头看一眼那些小说吧,它不允许我们这么做。每一部好小说,每一个鲜活的小说里的人物,都尽可能完整地呈现它的命运,理由和软肋给我们看,他让我们有机会看到生活的完整真相,并闭上那张动不动就要下判断、说立场的嘴。这也是我们今天为什么要读小说的原因。
今天,我继续为你刷《伟大的思想》这套丛书。有点跑题,在这套没有小说的丛书里,我跟你聊小说的价值。也算是在尽力呈现世界的完整真相了。这套丛书,还是要推荐一下。买纸书送电子书,两个月的时间,我们陪你一起经历一次人类思想之旅,要不要一起来?
明天是周末,我们罗胖精选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