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第822期:怎样管理孩子?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昨天我向你介绍了我们得到里面的一个课程,沈祖芸老师的《小学生家长必修课》。昨天我们说到,学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所以,我们不能用人和人之间,或者是人和商业机构之间打交道的惯性思维来看待学校。不能站在外面,要嵌入它,才能利用好学校。
那更进一步地想,连学校都是一个复杂系统,我们送进学校的孩子不更是吗?要想让孩子变得更好,适当的策略是什么呢?
之所以说孩子也是一个复杂系统,是因为他正处于一个连续而且快速的变化过程中。往往一年后的他已经不是原来那个他了。如果我们用简单的人际交往方式和孩子打交道,给他贴标签,下定论,通常很容易忽略这个连续、快速的变化。
比如,很多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做作业非常拖拉,做一会儿,玩一会。那在大人眼里,这要么是厌学,要么是偷懒,要么是不会时间管理。其实真相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没有时间长短概念的,你让他怎么管理时间?
沈祖芸老师说,正确的做法是这样的:一二年级的孩子虽然没有时间长短的概念,但是已经有了顺序的意识。那你就可以让孩子按顺序画下或写下每天放学要完成的任务,引导他把最重要的事放在前面先做。这就可以了,先不要着急。到了三四年级,他就可以规划出每个任务的时间长短了。这个时候就再要求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五六年级,可以再进一步,让他以周为单位系统安排出每一天、每一个小时做什么。你看,如果家长不了解孩子是一个渐进成长的系统,就会容易急于求成。
其他方面,比如,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发现兴趣的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都是这样。沈祖芸老师在课程里,给小学阶段孩子会发生的这些变化,列出了一张表。你可以参考一下。
好了,理解了孩子的这个特点,再反过头来看我们现在的教育,很多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比如,请问一个问题,学校到底是什么?是孩子的加工厂吗?你把孩子交给他,十几年后学校就还你一个有为青年?不是。
沈祖芸老师给学校下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定义。她说,学校的本质是“真实社会的缩影”。什么意思?你看,孩子进了学校,面对的复杂性和真实社会其实是不相上下的。会遇到很多来自不同家庭的同龄伙伴,会遇到年龄、性别、风格完全不同的老师,会遇到五花八门的课程,还会经历各种失败和成功、合作和竞争、批评和赞美。那你说学校和真实社会没有一点区别么?有一点区别很大,就是孩子在学校中几乎没有风险。
北京十一学校的校长,也是沈老师这门课的顾问,李希贵校长有一个洞见。他说,学校存在的意义,就是一个人可以犯错,但是又不会有严重后果的地方。到了社会上可就不行了,一个错误的代价往往极大。所以,学校的本分是应该给孩子创造尽可能多犯错的空间。用更多样化的尺子去量孩子。理论上讲,如果学校手里的尺子足够多,那每一个孩子通过不断地试错,都能找到自己真正的优长。然后学校再把孩子送出去,才能参与真正的社会竞争。
但是对照现实,你会发现,现在的很多学校恰恰走到了反面:学校反而是一个人一生中最不能犯错的地方。做作业每错一道题,老师都会给你白眼;考试每错一道题,都会导致分数下降,排名下降。这种风险的程度,连成人世界都不会有。
反思家长也是一样。家长的很多焦虑,都是因为孩子老犯错。沈祖芸老师就问了,假设,你家的孩子能很好地掌握一切分寸和场合;特别听老师的话,从不闯祸、惹麻烦;做作业从来不拖拉,永远在你问他之前,就把既整洁又不出错的作业拿给你签字。你看,所有困扰你的问题都完美地解决了,你该满意了吧?不会啊,你会觉得问题更大了。对,他还是个孩子吗?这样的孩子,没人知道该怎么帮助他。那他成长的很多潜在可能性,都被封死了。
面对别人的错误,我们要么惩罚,要么宽容,这是成人世界的逻辑。但是面对孩子的时候,这两种态度都不对。
就拿辅导孩子作业来说,不要以为身为家长盯着他,一出现问题马上消灭,就是负责任的好家长了。
那该怎么做呢?沈祖芸老师的建议是这样的,你仔细记录孩子在作业中哪里卡壳了,哪里想放弃,哪里做错了。除非孩子自己发现错误改正了,你千万不要纠错,只需要采集信息,反馈给老师。这样老师第二天就可以针对性辅导他。当然,我知道,有的学校也要求家长要帮助订正作业。但是纠错本身不是最重要的,还是要把做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反馈给老师。
所以你看,和孩子这个复杂系统打交道,核心的逻辑是,控制安全边界,然后鼓励孩子自由试错。
有一次,我向李希贵校长请教,他说了两个管孩子的秘诀。我后来一琢磨,都符合“控制边界,鼓励试错”的逻辑。这两个秘诀现在也在沈老师课程里了。
第一个秘诀是“随时表扬,定期批评”。
你看,这是不是和一般家长的做法正好相反?一般的做法是随时批评,一看到什么不对,马上纠错,但是表扬,就惜字如金了。
李希贵校长甚至把这个原则量化了。他说,定期批评,小学阶段,一周一次,初中阶段,两周一次。怎么定期批评?坐下来,和孩子进行一次正式谈话。先说说近期的优点,然后郑重其事地指出最近的缺点,和孩子谈好整改目标和方法。至于表扬,那就多多益善,要做到不怕重复,逢人便夸。哪怕听到孩子不耐烦地说:“好了好了,别老提这些了”。也坚决不要停。孩子心里还是高兴的。
当然,重点不是讨孩子高兴。而是只要把住了安全边界,让孩子不犯大错,就可以鼓励孩子做任何方向上的尝试。尝试有了点小成果,就要给出正反馈,帮助他探索属于自己的特长和方向。
李希贵校长讲的第二个秘诀,是针对孩子的时间管理的。
很多家长都发现自己的孩子,做作业拖拖拉拉。这是为啥呢?不是因为什么性格因素,而是因为孩子没有自由时间。
很多家长有这样的念头:孩子作业做完了,总拿手机打游戏,我得给他报个班或者买点课外练习册,把他的时间填满。这样干对孩子来说是最消极的暗示。孩子接收的信息是,原来我作业做得越快,爸妈就会布置更多的作业,那我何苦呢?慢慢做,消磨一点时间多好。一个没有自由的孩子,是无法养成自觉的习惯的。
李希贵校长的建议是,家里应该有一项规定。回家先做作业,或者是完成说好的任务,做完之后,到睡觉前的时间应该留给孩子自己支配,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包括打游戏。很快孩子就发现,有效率地做事,会让自由最大化。他自己会想方设法提高效率。你看,这个秘诀是不是也符合我们前面讲的“控制边界,鼓励试错”的原则?
李希贵校长还特别嘱咐,以上两个方法,别指望一次就奏效,坚持一个学期不动摇,会有神奇的效果。
这个国庆假期,很多朋友终于有机会多陪陪孩子。把这些方法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有帮助。
好,罗辑思维,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