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曲-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渭城曲:渭城即秦都咸阳,汉代改称渭城,在今天陕西省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渭城曲》为唐代新曲,此题别本也作《送元二使安西》或《赠别》,元二其人不详,安西即唐代安西都护府所在,治所在今天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境内。后人亦因结句而称此诗为《阳关曲》,因歌唱时除首句外,余三句都要唱两次,又名《阳关三叠》。
浥(yì):润湿。
青青柳色新:别本作“依依杨柳春”。
尽:别本作“进”。尽酒即干杯,进酒即饮酒。
阳关:在今天甘肃省敦煌市西南,自古与玉门关同为通往西北边塞的必经要隘。
语译
渭城这清晨的雨啊,润湿了道路上的轻尘,旅舍外新生的柳芽是如此青葱。我劝你再喝干一杯酒吧,此次西出阳关,关外就没有老朋友了。
赏析
这首诗不是以乐府题名而谱新声,恰恰相反,是王维此诗一出,四方传唱,于是新配曲而成唐乐府,由此也可见此诗的艺术感染力有多么强,影响有多么深远了。如今再提《渭城曲》,恐怕知道的人不多,但说《阳关三叠》,则是大名鼎鼎。
此诗创作于王维晚年,为赠别友人之作。渭城饯别,友人将西出阳关,此时细雨霏霏,杨柳依依,别情使人黯然,更何况“西出阳关无故人”呢?然而诗人却偏用明朗的语调,轻松的笔法来描摹景物,使得全诗的意境超凡脱俗,别有一巧。首先,清晨下雨,雨又不大,仅仅“浥轻尘”而已,不但不会给行路之人带来烦恼,反而使尘土润湿,似乎上天也在为远行之人壮其行色。其次,杨柳依依,却着“青青”和一个“新”字,照眼明快,似乎使人心胸为之一畅。就在这种环境下,诗人咏出了流传千古的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则离别的哀伤被景物所冲淡,所透露出的倒反是离人远大前程,值得祝祷。
盛唐国力鼎盛,自汉魏以后重新确定了西域地区的控制权,唐代士人多携书带剑,奔赴边疆,为图建功立业,这种蓬勃向上的朝气,在其他时代是很难找得到的。虽然此诗可能作于“安史之乱”后,唐的国力已大为萎缩,但盛世余韵仍在,士人豪情犹存,故而王维此诗才能出盛唐气象,后世再作类似篇章,恐难出如此清新、明快的送别之语。
所以明人李东阳在《麓堂诗话》中评道:“作诗不可以意徇辞,而须以辞达意。辞能达意,可歌可咏,则可以传。王摩诘‘阳关无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其意之外。必如是方可谓之达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