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王昌龄

字数:562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龙城飞将:别本作“卢城飞将”,无论“龙城”还是“卢城”,皆指卢龙城,故址在今天河北省卢龙县,汉代为右北平郡的治所。“飞将”指李广,李广曾为右北平太守,《史记·李将军列传》载:“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阴山:山名,在今天内蒙古自治区南部,是汉代防御匈奴的天然屏障。

语译

秦汉时的明月啊,秦汉时的关隘,万里远征啊,将士们没有回来。倘若那右北平的“飞将军”李广还在的话,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度过阴山南侵了。

赏析

明代李攀龙曾推奖此诗为唐代七绝压卷之作,为其意感苍凉,悲歌如泣,使人扼腕。诗歌表现了对古代名将的思慕,同时反衬当时将领之无能,不能抵御胡骑的侵扰。首句“秦”、“汉”为互文,实指明月、关隘自秦汉以来便似亘古不变,喻示北方边境的战争从未停止过,历史的沧桑感由此扑面而来。随即接续“万里长征”四字,便见路途之遥远、战况之惨烈,而“人未还”,当指覆军亡将,前线遭逢了惨败。

面对这种情况,诗人不禁怀念起曾经镇守过右北平郡的汉代名将李广来了。想当年李广镇守边塞,胡人不敢南下牧马,避之唯恐不及,倘若今天还有这般名将,则前方战事必不会如此惨况。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李广屡次领兵出塞,也皆铩羽而归,导致不得封侯,但胡人依旧畏其声名,其守御之处,一如金池汤城。而唐代自李靖、李世勣之后,将领们多贪功冒进,遂致蹉跌,历史教训难道不应当汲取吗?悲剧为何又重现于今日?诗人做了严肃的思考,并因此而感慕李广,吟出这千古名篇来。


307长信怨-王昌龄309清平调其一-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