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被吴国攻破首都、鞭尸先王后,楚国如何完成复仇,一统东南?
春秋末年,吴国攻入楚国郢(ying)都,伍子胥鞭尸楚平王。
实际上,吴军攻破郢都时,楚平王已经病死许久;另一个导致伍子胥父兄被杀的佞臣费无极,更是在吴国入侵前许多年就被楚国人自己杀掉了。所谓的“为伍子胥复仇”,无非是吴国为自己在郢都地区大规模烧杀抢掠寻找的一个借口。
在秦国的帮助下,楚国总算是把吴国侵略者赶出了国境。此时大约十八岁、尚未及弱冠的楚昭王回到了郢都。面对被吴军蹂蹒后残破不堪的国土,楚昭王决心洗雪耻辱。
楚国从此走上了漫长的复仇之路。那么,楚国是如何完成复仇,最终成为整个东南地区霸主的呢?
楚昭王的复仇:消灭跟随吴国入侵的小国,正面压制吴国,拯救越国
吴国入郢的战事,把时间线拉长来看,是标准的惨胜。
吴国的胜利离灭楚还相差甚远,只是单纯占领了楚国首都,并没有控制楚国的广大地域,更无法让楚国半独立的诸多封君效忠。吴国的实力根本不可能消化掉新征服的区域,最多通过在楚国核心领土江汉平原上烧杀抢掠一番,最大限度地削弱之。
更关键的是,楚国是硬碰硬地在战场上击败了吴国,把侵略者赶出了国境。在秦楚联军击败吴国的战役中,吴军败得相当惨,吴王阖闾也受了伤。伐楚战争中,吴国的头号战将、阖闾的亲弟弟夫概正是听说阖闾兵败又受伤的消息,才赶回吴国境内自立为王,可见此时吴军损失之重。这次跟随吴军入侵的两个盟友是蔡国和唐国。秦楚联军击败吴国,收复失地后第二年,楚国攻灭了唐国。唐国从此彻底地消失在了史书中。
《左传》如此记载了随后的吴楚战争:“四月己丑,吴大子终累败楚舟师,获潘子臣、小惟子及大夫七人。”吴军击败了楚军主力,俘获了大批楚军将官。这次战役后,楚国暂时放弃了反攻,吴楚战争告一段落。
这位吴军统帅终累仅有此一条历史记录,之后在史书中未再出现。苏州吴文化研究所所长吴恩培先生在《〈左传•定公六年〉“吴大子终累”解析——兼及吴地文化的历代叠加与层累》一文中,详细对比了《左传》和《史记》两书对公元前504年吴楚大战的描述,最终得出结论——夫差就是终累。正如阖闾登上王位前被称为“公子光”,“公子终累”应该是夫差登上王位之前的称呼。
在吴恩培先生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厘清混乱不堪的阖闾继承人问题:阖闾的长子早在伐楚战争结束前就已经天亡,死前有没有被立过太子无法确证;此时夫差已经被立为太子,又有大破楚军、迫使其迁都的军功,继承人位置是相当稳定的。
在平定夫概叛乱又再度击破楚军后,吴国整整八年没有被记载于册的事迹,可见伐楚战争中吴国国力损耗之大。公元前496年,吴国和越国开战,意外的是,吴军遭遇惨败,吴王阖闾在这次战役中受伤,不久死去。夫差成为新的吴王,也成了楚昭王的复仇对象。
早在几十年前,有一些百越部落加入过楚伐吴的联军。后来,越国成长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并在吴军主力深入郢都时出兵攻吴。在一举击败吴王阖闾后,新继位的越王勾践声名大噪。楚昭王决定娶越王勾践的女儿为正妻,随后将越女所生的儿子立为储君。通过这种方式,楚国和越国结成了亲密的反吴同盟。
吴王阖闾死后,各方都在厉兵秣马,准备下一轮战争。出乎意料的是,新的战争是以越国先发制人,从水路入侵吴国开始的。吴越此次战事的主要战役为夫椒之战,战场在今太湖中的东西山岛,已经逼近吴国首都。孤军深入的越军惨败之后,反击的吴军也深入越国境内,甚至追到了越都会稽城。
关于之后吴国对战败方越国的处置问题,已经有过太多的讨论,传统的寓言故事认为夫差妇人之仁,甚至衍生出他贪图西施美色的故事;有的人认为勾践还有着几千死士,并且能向西进山打游击,所以孤军深入、补给困难的吴军难以彻底消灭他;也有的人认为越国就算灭亡了,吴国也无法控制宁绍平原,还不如扶植一个已经被打服、暂时听话的附庸国。后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有一个原因很少被人关注到:楚国此时已经完全恢复了元气,吴国在淮河流域和楚国争夺的前线全面崩盘,吴军不可能在越国地界驻留太久。
夫差即位之后,楚昭王相继灭亡了顿、胡等昔日附庸的小国,大概是因为这些国家在吴师入郢的战争中给吴国提供了帮助。夫椒之战时,楚国明确打着“报蔡国跟随吴国之仇”的旗号,开始进攻吴师入郢的始作俑者、现在是吴国在淮河流域铁杆盟友的蔡国。蔡国最终战败投降,楚国掠夺了大量蔡国人后扬长而去。
也就是说,吴国在击败却还没有彻底打垮楚国的铁杆盟友越国时,自己的铁杆盟友蔡国已经被楚国打到投降了。在这种情况下,接受勾践的有条件投降,让他作为附庸继续存在,的确算是那个时候吴国的最佳选择。所以,楚昭王的这次行动,可以说是剥夺了夫差在处置越国时的更多选项,间接拯救了越国和自己的老丈人勾践。
蔡国赶忙向吴国求助,吴国选择讨伐跟随楚国伐蔡的陈国。楚昭王派兵救陈,夫差不得不撤退。在这种情况下,蔡国被迫向东迁都。在夫差的支持下,蔡国从原来淮河上游的新蔡迁徙到淮河中游吴国控制下的地区,史称“下蔡”。蔡国依靠吴军的武力保护完成了迁都。几年后,楚军又绕过下蔡,攻占了下蔡东边的夷虎部落。
夫差在这轮淮河争夺战中完败。至此,楚昭王基本完成了对吴国当年人郢时的另一个盟友蔡国的复仇。
夫差咽不下这口气,又无力收复失地,只能再次攻伐跟随楚国伐蔡的陈国。楚国再次出兵救援陈国。正在此时,30出头的楚昭王病死了。在楚昭王收复郢都后的16年时间里,他完成了对唐、蔡这些曾经跟随吴国入郢的小国的复仇,也吞并了顿、胡等在楚吴之间骑墙的小国,在淮河流域的争夺中压制了宿敌吴国。因为他的节节进逼,夫差在大破越国时无法久留以彻底消灭勾践的残余力量,被迫接受勾践的求和。楚昭王死后,他和勾践的女儿所生的楚惠王即位。楚惠王年幼,向吴国复仇的重任落在了楚国辅政公卿的身上。
吴国北上扩张:楚国继续经略淮河流域
楚昭王病死了,继位的楚惠王是勾践的外孙,还只是一个幼童。吴国在这一方向的压力短期内得到缓解,获得了一段发展真空期。
吴国朝堂上开始有了两派截然不同的观点:南下继续蚕食越国,或者北±0这个争论的两个选项本身就很有意思,因为它们都把“西进”继续讨伐世仇楚国排除了,这意味着吴国朝野上下都默认——哪怕楚昭王病死,自己也无力打破目前吴楚之间的新均势。
这时出现j一个看似天赐良机的巨大诱惑:统治齐国大半个世纪的君主、夫差曾经的老丈人——齐景公病死了,诸大夫发起政变,齐景公指定的继承人被杀,齐国陷入内乱。从夫差的视角来看,齐国的乱局简直是上天赐给他的礼物。所以,他决定立刻带兵北上,在北方拓展领土来打破自己的战略困局。
关于夫差此次北上的目标,大家往往集中于“争霸”这个空泛的话题上。实际上,夫差北上既不是为了虚无缥缈的“霸主”之名,也不是因为单纯的好战,而是与战国中后期北进的楚国一样,看上了宋、鲁、泗上小国们的财富和地盘。这些诸侯军事力量相对薄弱,但是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里所列举的为数不多的地方商业都会中,宋国就占据了三个,包括战国时代最知名的商业中心陶邑。
这些地方之所以能作为独立势力存在很久,很大程度是因为它们处于齐、晋、楚三国中间的位置。现在吴国北上,晋国名义上与吴国是盟友,自然明面上不会为难吴国,何况此时晋国内部卿大夫们争斗不休,君权本身摇摇欲坠,即使对吴国北上有所不满,也不至于直接干涉。楚国主少国疑,又要消化淮河中上游的新占土地,也暂时不会干预吴国的北上。只有齐国会,虽然齐景公死后齐国政治局势混乱,但是鲁地和泗上小国都是他们自认的传统势力范围,吴国北进的话,他们无论怎样都要打上一仗。最终,吴国击败了齐国,顺利地在北方扩大了势力范围。
吴国北上经略虽然获得了成功,但这意味着它在外交上已经彻底被孤立了。伍子胥正是预见到伐齐会导致吴国陷入四面树敌的境地,才反对北上战略。
楚国此时已经度过了权力交接的真空期,辅政班子齐心协力,继续楚昭王时代在淮河逐步推进的路线。就在艾陵之战前一年,楚国讨伐陈国。陈国之前是楚国的铁杆盟友,楚昭王死后却倒向了吴国。见楚国攻打陈国,吴国派出军队增援。按照《韩非子•说林下》的记载,吴国派去救援陈国的部队在连续十日大雨结束后计划星夜行军偷袭楚军,结果看到楚国人严阵以待,被迫返回。楚军左史认为吴军往返六十里,必然要休息和饮食,楚军追击三十里可以轻松击败吴军。楚军统帅认可这个观点并派兵追击,最终大破吴军。
在艾陵之战击败齐国后,吴国或许准备再次和楚国摊牌。但在和楚国开战之前,吴国必须处理好与长期盟友,同时也是昔日老大哥晋国的外交关系,这就有了黄池之会。学术界对于黄池之会到底是晋还是吴主盟的争议至今不断,其实这并不重要。黄池之会的意义在于,吴国让以晋国为首的中原国家承认了之前吴国在宋、鲁、泗上诸国等地扩张的既成事实,吴国和晋国实现谅解并保持双方名义上的盟友地位。稳固了和中原各国外交关系的夫差,下一个目标就是对付此时正在准备灭亡陈国的楚国。
楚国联越灭吴:大仇得报,在随后瓜分吴地的行动中成为最大赢家
公元前482年,正当吴国在黄池和以晋国为首的诸侯会盟时,做了吴国十二年忠实附庸的越国突然发难,一举攻破姑苏城,杀掉了留守的吴太子,并且对姑苏城大肆破坏。最后,夫差被迫向昔日的附庸越国求和,在付出了巨额赔款后,越国把已经残破的姑苏城还给了他。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神话已经广为流传。但是,从吴国深入越地、扫荡宁绍平原,到此时勾践偷袭姑苏,加起来也就十二年。勾践再怎么鼓励生育,此时的新生儿都还是未成年人。勾践之前退守会稽山,只剩下几千人,突然发起复仇,竟然动员了“习流二千人、教士四万人、君子六千人、诸御千人”,近五万士兵。
这是什么概念呢?《国语》记载越军出征姑苏前,勾践在进行思想动员时,估计夫差的士兵总数是十万三千,这是吴国全部的账面兵力。夫差北上黄池时带去的精锐野战部队不过三万人。也就是说,越国突袭吴都,动员的机动兵力远远超过了吴国带去会盟的兵力。如此庞大的军队和支撑远征的物资是从哪里来的?答案是楚国。
楚国扶植越国,早已是吴越史研究中的基本结论,以大夫文种为首的越国上层文官基本都是楚国人。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这支偷袭姑苏的越军里竟有大量楚军直接参战,维持如此大军的物资也有楚国的大力支持。《韩非子》谈起这次战事时,说勾践“索卒于荆”;《吴越春秋》里,勾践临死时更是说“从穷越之地,籍楚之前锋,以摧吴王之干戈”。楚国不但出钱、出顾问,还直接借了大量兵力给越国,并且在攻破吴国的战斗中起了主要作用。
再看此时的“国际”形势,我们不难理解楚国的策略。吴国和楚国在淮河流域的争夺一直没有停歇过,楚国暂时占了上风。如果以吴国和晋国为首的中原诸侯完成了会盟,在北方获得大量资源的夫差再全力经营淮河流域,楚国面临的局势将急剧恶化。所以,在吴国忙于会盟时对其全力一击,是楚国最好的策略选择。
如果楚国直接沿着淮河或者长江东下攻击吴国,那么夫差有足够多的反应时间,楚国必须先打败吴军精锐主力才能获胜。但是吴国背后的越国却是夫差的软肋。越国有梦想复仇的勾践,有以文种为首的影响力巨大的楚国顾问团,楚军借道越国,可以很快到达吴国首都姑苏。
从另一个角度看,吴国上下并不是只有伍子胥能看出越国的潜在威胁,夫差也从来没有忘记背后的越国。《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提到,夫差准备伐齐前,考虑对越国进行一次预防性战争;这次北上会盟,夫差也让太子带兵留守首都。真正出乎吴国意料的,是大批楚军借道参战。楚越联军的兵力过于强盛,所以对留守部队构成了压倒性优势。
公元前480年,也就是楚越联军首次攻破姑苏后两年,楚国单独在南线对吴发动大规模进攻。楚军摧枯拉朽,一直推进到越国的西部边界。
吴国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大饥荒也随之而来。夫差甚至解散一部分军队去东海边捕鱼,以求渡过粮食危机。曾经在破楚、攻越、伐齐等一系列军事行动中留下善战之名的吴军,到这个时候已经衰弱不堪。在随后的笠泽之战中,越军击败了吴军最后的机动部队。两年后,越军进一步围困姑苏城,在三年的血腥围城战之后,公元前473年,姑苏城破,夫差自杀,吴国彻底灭亡。
越人攻占姑苏城的围城战,以及战后的屠杀、掠夺和破坏,其惨烈程度堪比罗马人夷平迦太基。越人对姑苏城附近的破坏如此彻底,以至于古吴国的印记几乎被消除。两百年后的战国末年,楚国春申君被封到吴地时,这一区域仍然被称为“吴墟”。
楚国和越国如何瓜分吴国遗产呢?勾践攻占的吴都姑苏就在吴越边境不远处。占领这里后,勾践自然要继续北上,接收吴国更多的遗产。对此,《史记》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记载。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写道:“勾践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于宋,与鲁泗东方百里。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仿佛勾践获得了比夫差鼎盛时候更大的霸权,把吴国侵略的宋国、鲁国、泗上小国的土地全部还给了它们,还把“淮上地”送给了帮助自己灭吴的楚国,一副大方而仁义的霸主形象。
《史记•楚世家》对这一阶段的说法截然相反:“是时越已灭吴而不能正江、淮北;楚东侵,广地至泗上。”也就是说,越国灭亡吴国之后,无力控制江淮流域,楚国大举东侵,几乎把这些地方都吞并了,随后一直把领土扩张到泗上。按照这个说法,勾践这个霸主的含金量就相当存疑了。
《韩非子•说林下》对这段历史也有记载。越国灭吴后,“豪士死,锐卒尽,大甲伤”,可谓元气大伤。为了分到更多吴国遗产,越国做出一副想借楚国的力量继续北进和晋国争霸的态势。楚国却看出越国在虚张声势,抓住时机出兵,在瓜分吴国遗产的行动中吞下了精华的两淮地区大部。盛怒的勾践想和楚国决裂,却尴尬地发现实力不够,所以乖乖地认了尿。
实际上,在扶植越国灭吴的同时,楚国的东扩脚步一直没停过。公元前479年,楚国终于灭掉了陈国,彻底奠定了自己在淮河流域的优势。此外,史书记载说,越国在发起灭吴之战前一年的公元前476年曾经攻打楚国,《左传》称之为“误吴”,也就是为了掩藏自己灭吴的意图假装攻楚。勾践此时的确没有攻楚的动机,然而《左传》在这里的判断明显错了,至少楚国人并不像左丘明那样,认为这次攻击是越国人和自己联合忽悠吴国的。公元前480年大破吴国后,楚国势力已经到达今日皖南地区,距离越国核心的宁绍平原已经近在咫尺。越国此次对楚国的进攻,更可能是边境一些越人部族在楚国压力下的擅自行动。边境越人部落攻击楚国后,楚国毫不留情地予以反击。《左传》载:“夏,楚公子庆、公孙宽追越师,至冥,不及,乃还。秋,楚沈诸梁伐东夷,三夷男女及楚师盟于敖。"楚军追击越军未果,在越国边境以南地区长驱直入。今日温州、台州一带的“三夷”和楚国在浙南滨海的“敖”地结盟,楚国及其附庸的势力已经贯通了整个浙南。早在吴国灭亡前,楚国已经对越国核心的宁绍平原从西、南两个方向构成了威胁。
勾践灭吴后,赫然发现自己面临的局面极为不利。虽然灭亡了吴国,但是吴国最后的顽强抵抗让越国损失惨重,以姑苏为核心的苏南地区经济大幅衰退,越国战后所得甚少。另一方面,利用自己和吴国死磕的机会,楚国不但完成了对自己的战略包围,还夺取了灭吴之战中最有价值的战利品——淮上地,加上之前吞并的陈国等地,现在楚国隐然已经有全取东南之势。
至此,楚昭王和他留下的辅臣们完成了楚国复仇大业。到公元前447年,最后一个仇敌蔡国的残余势力也被楚国彻底吞并。更重要的是,在最难的灭吴问题上,楚国有效地利用了越国,无论是借道还是最后的死磕,勾践都更像是一个“工具人”,楚国却在战后的土地分配中得到了最大的好处。
尾声:越国灭亡,楚国全据东南
勾践作为一代雄主,自然不甘心屈服于如此恶劣的局面。他选择沿用吴王夫差的北进政策。越国早期的核心地盘宁绍平原位置太靠南,苏南地区在被战争破坏后又暂时无法作为基地,勾践干脆向北迁都到北边滨海的琅那。除了迁都之外,勾践还赐死了楚国代理人中影响最大的大夫文种,范蠡等一批楚国顾问也被驱逐或清洗。
值得注意的是,越国第一次占领姑苏城时有近五万士兵,而此时勾践能带到琅哪的只有八千人。除了曾经助战的楚军离开外,许多百越部落也脱离了勾践的控制。对他们来说,勾践只是他们反吴的盟主,现在吴国已经灭亡,他们没必要继续跟着勾践去千里之外送命。勾践北迁时的力量比起他灭吴后已经大为削弱,北迁后的越国对于发迹之地宁绍平原的控制力也逐步丧失了。
楚国占领了淮河中上游大部分土地,宋、鲁等国也收复了吴国占领过的地盘,勾践和他的后人北上后经营的空间很小。随着齐国在田氏上台后实力上升,越国在北方的经略更是日渐困难,并且发生了多次宫廷政变。内江之下,越国变得更虚弱,又被迫把首都迁回到苏南平原的吴国故地。越国早期位于宁绍平原的核心领土,已经脱离了北迁的越王国,由勾践的其他后裔统治着。
越国如此残破分裂,以致楚国吞灭之简直不值一提,甚至连越国灭亡时间都有两种相差了一代人的不同说法,这足以说明越国灭亡前其国家地位的无足轻重。不过,恰恰因为越国的组织极为粗糙、低效,部落化程度还很高,在越国嫡系被楚国灭亡后,勾践的许多南方支系后代能够幸存下来。这些支系和被幅射的百越部族一起继续统治东南沿海地区,直到汉武帝时才被统一到中央王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