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五代燕云往事:为什么李存勖可以战胜契丹,后来却很难?

字数:4304

在混乱的五代十国初期,有几个名字是绕不过去的,他们都曾是唐朝的节度使,随着各自权力的坐大,逐渐成为军阀混战的主角,包括——

篡唐称帝的后梁皇帝朱温;

被唐朝封为“晋王”的李克用,他的儿子是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

卢龙节度使刘仁恭,他的儿子是桀燕的开国皇帝刘守光;

后晋开国皇帝石敬骑,他曾做了一件改变历史走向的大事……

这些人的混战,也引来了另一个历史角色登场,那就是虎视眈眈、随时趁虚而入的辽国首领耶律阿保机……

以上提到的人物,都会出现在本文中。但故事的主角,是李存勖与耶律阿保机。

李存勖经略幽燕

公元912年初,占据幽燕的刘守光称帝后不久,李存勖便大举进攻幽燕。短短一年内,坐守孤城的刘守光开始提出休战,同时联络契丹自救,李存勖和耶律阿保机的第一次对话也随之到来。

说起耶律阿保机,他和李存勖也是累世之仇。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病逝前,曾拿出三支箭,代表其平生的三个宿敌,一是仇寇后梁朱温,二是忘恩的幽州刘仁恭,三则是背刺的契丹。李存勖每次出征时,都要将三支箭迎奉家庙,携其出战。这一次,李存勖一下就和两个仇人撞了个满怀。

当时,李存勖的主力正与梁军周旋,两线作战虽难,但如果答应了刘守光的休战请求,给他机会引契丹南下,契丹人一定会借此机会蚕食幽燕,后患无穷。

燕山以南是一马平川之地,也是契丹骑兵发挥战力的绝好战场,因此,即使困难重重,李存勖也要把燕国彻底攻灭。公元913年末,李存勖从南方战场抽身后火速到达幽燕,猛攻幽州城池。不久幽州陷落,刘守光在出逃路途中被抓获,李存勖为父报仇的同时,幽燕之地尽归所有。

耶律阿保机尚未做好准备,第一次侵夺幽燕的机会就这样失去了。

公元916年,李存勖已经完成对黄河北岸的占据;同一年,耶律阿保机正式建国号“契丹”,两者关系急剧恶化。

契丹和匈奴、突厥有很大不同,耶律阿保机在统一草原内外的同时,彻底铲除了契丹传统的部族首领,建立了相当的权威。历史上,匈奴两度分裂,突厥也被隋文帝、唐太宗挑拨离间,胜则聚,败则作鸟兽散的草原帝国传统难题被耶律阿保机克服。在这个基础上,耶律阿保机仿照中原建国称制,已经有了问鼎中原的基础。

中原乱局纷纷,耶律阿保机意识到,这是侵占幽燕、窥视中原的契机。于是,耶律阿保机纠集各族大军,兵力号称30万,大举越过燕山进攻晋军。

晋军的军队组成和战法,对契丹并没有优势。晋军的战法承袭西突厥沙陀处月(朱邪)部。处月部是西突厥中的小部落,当地马匹精而不多,因此沙陀军的骑兵数量十分有限,沙陀军中较为流行重甲精骑兵战术。

契丹则以骑射为主,并惯于将弓骑兵集中到地方军阵的一点,通过密集箭雨撕开敌人军阵的缺口再进行冲击,在长距离作战中善用游击、斡旋等方式。契丹军的后勤则更依赖劫掠。在耶律阿保机时代,契丹军的后勤方面做得并不好,因此,如果以适当兵力支援、坚壁清野久足以令耶律阿保机头疼。

李存勖素来以胆大心细、灵活机变闻名,对于麾下臣僚也敢于放权,不轻易干涉前线。当契丹围困幽州后,李存勖命李嗣源、李存审前去救援。李嗣源和李存勖有着同样的默契,他也清楚契丹军机动性强,没有辎重拖累行军速度,通过四处劫掠充当补给。因此,李嗣源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战术,同时以马步兵沿着山路行军。如果遇到契丹军进攻,晋军则据险而守,避免在平原上交战,同时防止粮道被契丹骑兵切断。

当李嗣源行进到幽州时,与契丹军遭遇。李嗣源砍伐树木、构筑鹿角,筑造土木工事坚守。耶律阿保机指挥契丹军强攻,李嗣源则以弩箭回击。晋军占据了地理优势,又疲惫了围困幽州多时的契丹军队。

这时候,李嗣源开始主动出击。他率领一众精锐重骑兵列阵鼓噪,吸引契丹军骑前锋的火力。同时,晋军步兵绕道袭击契丹后方,绝其归路、粮道。最终,契丹军进退失据,人马相踏,阵线被彻底动摇。李嗣源乘势猛攻,步骑协同作战,令契丹军不断溃败,耶律阿保机无奈撤军,幽州解围。

公元921年,契丹再次南侵,这次的耶律阿保机几乎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耶律阿保机挑选时机的眼光十分毒辣。当时李存勖治下的成德镇叛乱连连,他趁李存勖内忧外患之际,从古北口南下,包围幽州,同时接连攻略檀州(今北京密云)、顺州(今北京顺义)、望都(今河北望都)、潞县(今北京通县东)、满城(今河北满城)等十余地,俘虏了李存勖的堂兄李嗣弼,又挑拨驻守定州的王郁叛变。接下来,只要攻下幽州,李存勖就不得不西退井陵,

①坚壁清野: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最早出自西晋陈寿的《三国志•魏志•苟或传》,是指坚守壁垒,使敌人无法攻进阵地;清除郊野的粮食、房舍,使敌人因缺粮无遮蔽而无法久战。这是一种作战策略。

幽燕地区便成了耶律阿保机的囊中之物。

但耶律阿保机没有料到,李存勖力排众议,否决了劝他先行回晋阳的建议,而是听从郭崇韬的意见,选择亲自率军迎战耶律阿保机。

李存勖深谙契丹战法一分兵过多又缺乏后勤,只要将其前锋主力击溃,看似强大的契丹军就会首尾失顾,散布各地的兵力缺乏统一调度,将会自行退去。就这样,李存勖亲率精骑,星夜兼程突击契丹军。当时契丹军正忙于围城和四处劫掠补充物资,这场突击又以李存勖的胜利告终。李存勖趁势追击,一路追至幽州,收复了山北妫(gui)、儒、武等州,契丹军黯然退去。

就这样,李存勖凭借主场优势击败了远道而来的契丹军。

公元923年,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东北)称帝,改天祐二十年为同光元年,沿用“唐”为国号,史称“后唐”。另一边,耶律阿保机仍放不下夺取幽燕之心,多次引军南下,却一无所获,多次被后唐军所破。

地缘的争夺:燕云十六州

契丹人之所以一直对幽燕之地虎视眈眈,自然和燕云十六州独特的战略地位息息相关。中原政权和契丹的优势逆转,也是发生在石敬珊出卖国土、燕云易手之后。

燕云十六州有多重要?一图胜千言,从地形图上看,燕云之地的战略地位如何显而易见。

从军事角度看,燕云十六州正好被太行山脉割裂,分列于黄土高原东部和华北平原。武州、蔚州、应州、寰州、儒州、新州、妫州、朔州、云州这九个州位于太行山以西的黄土高原东脉;幽州、顺州、蓟州、檀州、涿州、瀛州、

(mdo)州这七个州位于太行山以东的华北平原。燕云十六州并非因控扼交通而险,而是燕山山脉与太行山脉对北方游牧势力形成了天然的屏障,自秦汉至明长城内、外三关(锁住雁门关以北区域的内长城)沿太行山脉缺口布防,历代中原政权对北方势力的防御皆因循此例。

幽燕如果不在中原政权的掌握中,相当于从太行山脉向华北平原敞开了一个缺口,天然的地理防线失效,整个华北平原都在幽燕驻军的俯视之下。北方势力坐拥燕山山脉,就让对手如同芒刺在背,如鳗在喉。历史上的宋军也是如此,宋军的北方防线的真定、中山及河间虽名为重镇,但丧失了地缘优势,地处大平原,使各军不能呼应,在多次战役中形同空设,最多也就是迟滞拖延敌军。

从幽燕看去,北军从幽州向南伊始,沿华北平原南下,一路可直达宋都开封,千里平原除了黄河防线几乎无险可守;此外,北军向西可以扼守太行山脉的诸多关隘,等于锁住了山西地区军队东出救援的出口,可利用地形分割歼灭。

若占据了幽燕,则攻守皆宜,耶律德光南下攻灭后唐末帝李从珂,幽燕就是其前哨站。而宋军早期北伐辽军惨败的那些战役,也大多数是试图收复燕云十六州、主动进攻的战役。宋军相比后唐军,战力有所不如,又处于进攻位置,面对契丹骑兵切断粮道的战术十分头痛,加上燕云十六州山地崎岖,后勤辎重补给困难。宋太宗赵光义在两次试图收复的战争中,都是先胜后败,在补给困难的情况下,被迫撤出幽燕。

后唐的内江与幽州的易手

后唐时期,契丹人面对后唐军屡屡吃瘪。后唐末年,中原政权内证连连,辽太宗耶律德光终于等来机会。

同光四年(公元926年)二月,后唐军队发生哗变,李存勖本想亲征,却被宰臣劝阻,只得起用李嗣源。结果,李嗣源刚到魏州,就遇到亲军哗变,被劫持人城。李嗣源无法自明,也加入了叛军的队伍,率兵南下。两个月后,李存勖出战时,被流矢射中,死于绛霄殿,时年43岁。李嗣源进入洛阳,在李存勖灵前称帝,史称后唐明宗。

7年后,李嗣源病死,后唐再次爆发激烈内江。李嗣源之子李从厚登基后,与李嗣源养子李从珂发生冲突。李从珂自凤翔起兵,入主洛阳自立,改元清泰。

但后唐的内订并未终结,石敬珊即将登场。

石敬珊的伯乐兼岳父就是李从珂的养父李嗣源。李嗣源还未背叛李存勖时,石敬珊就已是他的心腹之将。石敬珊跟随李嗣源转战各地,共同保护过李存勖。李存勖称赞他勇猛威武,抚摩着他的背脊说:“大将门下出强将,这话不错啊。”石敬珊由此而名声远扬。当然,劝李嗣源顺应形势、背叛李存勖的也是石敬珊。

后来,石敬珊帮助李从珂登基称帝,李从珂任命石敬珊为河东节度使。虽然石敬珊帮他除掉了李从厚,但他反而将石敬瑞当作最大的威胁。石敬瑞则时刻提防李从珂,处处为自己留后路。有一次,石敬珊试探李从珂,上书假装辞去马步兵总管的职务,要到其他的地方任节度使,如果李从珂同意,就证明他确实怀疑自己;如果让他留任,则说明李从珂对他没有加害之心。而李从珂听从了大臣薛文通的建议:“河东调动也要反,不调动也会反,时间不会太长,不如先下手为强。”于是,后唐清泰三年(公元936年)五月,李从珂改任石敬珊为郛(yOn)州节度使,进封赵国公,又改赐“扶天启运中正功臣”名号。

结果,石敬珊不仅拒绝了李从珂的调任,还要求李从珂让位给李嗣源的亲生儿子李从益,理由是养子不应继承皇位。李从珂被激怒了,下令罢免石敬珊的所有官职,并遣张敬达率兵数万进攻晋阳,下令各镇联合讨伐。

兵临城下之际,石敬珊自知势单力薄,偏居河东一隅,难以与坐拥天下的李从珂抗衡,于是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求救,并许诺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每年进贡大批财物的同时,认比自己小10岁的耶律德光为父。虽然后来的刘知远从中阻拦,但石敬塘仍然一意孤行,与契丹盟约。后晋天福元年(公元

936年)十一月,辽太宗耶律德光册立石敬珊为皇帝,改元天福,国号晋,史称“后晋”。不久后,石敬珊和耶律德光联军攻入洛阳,李从珂自焚而死,燕云十六州彻底易主契丹。

自此,中原面对契丹的胜负天平开始倾斜。幽燕这一中原政权对北方游牧政权的关键攻守区的丧失,意味着晋一后唐时期对契丹的屡战屡胜的局面难以再现。

燕云的易手助长了耶律德光的野心,契丹凭扶立石敬堪之事,挟制中原。石敬瑞死后,石敬珊之子石重贵不愿继续忍辱负重。后晋官员景延广对契丹使者说的话也十分强硬:“先皇帝北朝所立,今卫子中国自册,可以为孙,而不可为臣。且晋有横磨大剑十万口,翁要战则来,他日不禁孙子,取笑天下。”石重贵的反抗引发了耶律德光再一次动员军队南下。但这次战争中,耶律德光明显高估了契丹军的战斗力。当时的后晋军仍延续了后唐以来的战斗力,契丹军在交手中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双方互有胜负。

石重贵稳住阵脚、策划反击后,契丹军的战事更是陷入僵局。在河北的白团卫村,后晋将领符彦卿以远少于契丹的兵马,在风沙之中“拥万余骑横击契丹”,配合李守贞打得契丹军兵器、甲胄、马匹等丢弃一地,耶律德光也是丢弃车马、骑着骆驼才逃出生天。此战过后,契丹军损失惨重,耶律德光逃回南京(幽州),集聚散兵。

后晋的灭亡,实际上是战场外的内江所致。当耶律德光再次南下后,后晋重臣杜重威率军归附耶律德光,晋军在源(hii)沱河惨败。杜重威希望效法石敬珊,成为第二个儿皇帝,耶律德光由此攻入了开封,灭亡后晋。若非有杜重威阵前倒戈,战役的胜负犹未可知。

公元947年,耶律德光在开封登基,改国号“大辽”,自封中原皇帝。但好景不长,在与晋军的长期作战中,辽军已经损失惨重。随着各镇的纷纷叛乱,辽军又遭水土不服,耶律德光只得引兵退出中原,自己也身死于撤军途中。

耶律德光的辽军并非坚不可摧,中原军队也不是不堪一击,后唐之后,中原政权面对契丹的被动,除了让契丹得到了燕云的地利以外,更多的是战场外的因素所致。

但是,丢失了燕云十六州的中原政权失去了地缘优势,又在不断内江中削弱了自身的战争实力。北宋建立后,又因前代兵祸殷鉴在前,实行了以文制武、强干弱枝的政策,导致宋军战斗力急剧下降。在地缘劣势的前提下,武力值又有所下降,再如李存勖时代一样战胜契丹,已是难上加难。


三十八、瓦岗寨反隋盟主李密:被隋炀帝集火攻击,最后让李渊得了天下四十、黄河决堤,冲垮元朝的最后一棵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