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短缺与剩余
前面三部分主要讨论了短缺现象。现在我们开始考察与短缺相对的一面:剩余。①
在单个购买/出售交易中,短缺和剩余是不相容的。购买者在走进商店的时候有某种特定需求。与此同时,商店也有一定的存货。如果顾客买到了他/她想要的商品,而且这是商店里的最后一份存货,那么在交易完成之后既不存在短缺,也不存在剩余。但在其他两种情况下,这两种现象是互不兼容的:顾客买不到他/她想要的商品(短缺),或者商店里有商品存货(剩余)。因此,在微观层次上短缺和剩余不可能同时出现。
①这里又出现了与10.1部分类似的术语问题。在《短缺经济学》(1980)一书中,我用“萧条”来对应短缺,即使在匈牙利版中,我也使用了这个英文词(slack),目的也是为了避免使用“储备”和“过度“。但无论是在英语还是在匈牙利语中,“萧条”都不是短缺最好的反义词。
使用英语写作的经济学家所使用的词汇也并非标准用法,但一般都把“剩余”作为短缺的反义词。尽管“萧条”也很容易理解,但在英语中不太常用,而且最好在另外的背景下使用。考虑到上述原因,这里我还是选择了剩余。在使用“储备”和“过度”时,一般都带有褒义或贬义的意思。
如果是进行总量分析的话(例如某些产品,某些购买者,某些销售者,或者考虑到更长时期),情况就会有所不同。在总和情况下,就有可能出现短缺(购买者的某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和剩余(某些销售者有卖不出去的产品)共存的现象。
经典社会主义体制是一种短缺经济,但它同样会出现剩余现象。事实上,某些体制特征直接导致社会主义经济发生剩余。
对获得商品的预期不确定,购买者肯定会进行囤积。①企业、非企业机构和家庭都有很强的囤积倾向。购买者往往是只要一有货,就到商店里购买(如果有钱的话),而不是在需要购买的时候才到商店里买。企业会有大量的投入品存货,生产者还会储备劳动力,因为这些都非常短缺,而且会形成瓶颈。
另外一个导致下属单位囤积储备并向上级分配部门隐瞒情况的原因是编制计划中的讨价还价[7.5]。
生产者与销售者的合谋对需求调整十分不利(这个问题下一章再进行详细谈论)。生产调整中的摩擦将导致存货剩余(无法出售,甚至不能强加给备受短缺折磨的购买者)。
有必要分别考察和衡量这两种现象。那些遭遇特定产品、服务和资源短缺的人虽然不会因为已经知道哪里有剩余,就可以从未完全利用的能力和大量存货中受益,但是由于体制的惰性、内部摩擦和极度的不灵活,致使一方面的剩余根本无法及时抵消另一方面的短缺。②
短缺发生的频率以及严重程度往往与剩余的规模和持续时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部分现象很容易在类似于贝弗里奇曲线的数据中找到[如表10.2]。下面举一个例子,一位顾客在寻找某种特定商品,每家商店的存货变化越大,他/她需要去的商店就越少。再举另外一个例子,空置房屋在面积、质量和环境方面的变化越大,寻找房子的人越有可能更快找到合适的住房。可供给存货的变化与短缺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之间存在着某种负相关关系。0在所有经济体制下,总会出现短缺(或多或少)与剩余(或多或少)并存的现象,这是因为生产与消费、需求与供给在相互调整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摩擦。只有一个具有完美适应能力的体制才能够无摩擦地运行,换句话说,也就没有任何短缺或剩余。而大规模的摩擦则是社会主义经济独有的体制特征,普遍存在短缺而且情况严重,同时又有大量剩余,原因是无法将剩余很好地动员起来提供给购买者或产品使用者,只得闲置。
①已经有不少数学模型分析了引发囤积的原因。见S. M. Goldfeld 和R. E. Quandt(1990a,1990b)、J. Kornai 和J. W. Weibull(1983)、以及R.E. Quandt(1986)。
②许多经济分析都使用了宏观层面上的“净过度需求”这个概念。换句话说,也就是过度总需求减去过度总供给。可以用这一差额来衡量体制的适应能力,即在该体制中,个别的过度需求和过度供给是否能够很快相互抵消。但这种“净抵消”的计算方式无法揭示出摩擦很强的体制在适应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关于短缺和剩余的总量和非总量衡量问题可进一步参见G.Roland(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