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公开的、宣布的和隐性的通货膨胀

字数:3572

短缺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我们留在下一章进行讨论。这里的任务是要阐明与通货膨胀有关的几个概念,然后做一些判断。

通货膨胀并不是社会主义体制所特有的现象,任何体制都会发生通货膨胀。它通常与大量产品(不是少数产品)的价格上涨压力以及整体价格水平有关。物价上涨压力的直接来源包括需求过度、产品和服务成本的提高或者两者的结合。需求和成本的影响通常密切相关。

如果市场均衡通过一次性的价格上升而即刻调整到位,那就不能将之称为通货膨胀,因为通货膨胀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最初的价格上涨压力不断循环复制,才导致了通货膨胀。

如果价格水平在没有行政干预的情况下稳步上升,那么就可以称为公

①E. Malinvaud(1977)曾在这种更宽泛的意义上讨论了凯恩斯失业均衡与古典失业均

衡。J. E. Stiglitz和A. Weiss(1981)研究了信贷配给均衡和过度需求均衡。

②可以说非均衡学派使用计量模型所得出的结论与上述论证思路的重要结论是一致的(即使没有采用他们的学术用语)。(见本书第216页注释①中该学派的有关著作)。如果利用他们的分析工具,他们也能够描述社会主义经济的短期(年度)状态是如何围绕自己的正常稳定状态(即短缺均衡)上下波动的。例如,如果真去考察社会主义国家的消费品市场,就会发现那里存在强制调整均衡(按照11.2部分给出的定义)。

在早期著作中,我就曾反对利用非均衡学派的宏观计量研究成果和相关术语来阐释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现在,我仍然坚持这一观点,把社会主义体制下的短期波动解释为一般性的“过度需求”或“过度供给”都犯了类似的错误。

开的通货膨胀。如果利用行政价格控制(以及工资控制)致使价格水平(以及名义工资水平)的上升趋势减弱,或者基本阻止了价格上涨趋势,那就是压制型通货膨胀。①

表11.8和表11.9包含了部分国家的官方价格统计数据(至于是否可靠我们稍后还会讨论)。即使从苏联的官方统计数字来看,那里也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严重的显性通货膨胀。尽管对价格和工资进行了极为严格的中央控制,经典社会主义体制仍然无法保证价格水平的绝对稳定。

当然,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第一次通货膨胀之后,许多社会主义国家都成功地稳定了价格水平,至少从官方统计数据来看,价格十分稳定。社会主义国家官方意识形态常常以此作为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高通货膨胀率形成了鲜明对比。

表11.8苏联的官方价格指数:长期时间序列

时期

官方零售价格的年

平均变化(百分比)

1928-1937

20.5

1938-1940

5.9

1941-1947

1948-1957

1958—1976(原文如此)

1971-1975

1976-1980

18.1-8.20.0-0.10.6

1981-1985

1.0

1986-1989

2.1

资料来源:1928—1975:D. M. Nuti(1986a,第42—44页)。1976年以后:联合国(1990a,第136页)。

关于通货膨胀的概念阐释和压制型通货膨胀的理论研究可参见B.Hansen(1951)。

D. M. Nuti(1986a)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通货膨胀过程以及相关的术语使用问题进行了综述。

表11.9

通货膨胀率;国际比较

国别

消费品价格年平均变化

1960—1980(百分比)

社会主义国家

保加利亚

4.05

捷克斯洛伐克

2.79

东德

匈牙利

1.213.70

波兰

4.97

苏联

2.30

资本主义国家

奥地利

芬兰

4.708.06

希腊

西德

爱尔兰

7.823.959.24

意大利

9.08

葡萄牙

10.05

资料来源:F.L. Pryor(1985,第123页)。

但这些官方统计资料到底有多大的可信度呢?任何国家在衡量价格水平时都会遇到很多方法上的问题。在一个政治自由和学术自主的国家里,官方数据有任何偏差都会受到独立专家人士或特定社会阶层专业代表(如为工会工作的研究人员)的质疑。这与经典社会主义国家的情况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央统计办公室完全垄断了价格统计数据,几乎不可能对它进行公开的批评。此外,负责经济运行的机构和人员也有极力隐瞒和否认存在通货膨胀强烈的动机。如果价格稳定一直被宣传为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那么承认价格水平的上涨就会使体制的舆论宣传自相矛盾。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国家一直将高增长率视为其巨大成就之一。如果使用较高的通货紧缩指数按不变价格来计算生产总量,那么按当前价格衡量的产出增长率就会降低,换句话说,承认价格上涨将不利于体制的自我标榜。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各种方法来扭曲官方统计资料。这种隐瞒(或扭曲)价格(上涨)统计数据的现象被称为隐性通货膨胀。

不应将隐性通货膨胀与压制型通货膨胀相互混淆。压制型通货膨胀意味着尽管存在价格上涨的压力,但价格并没有上升;而隐性通货膨胀是指价格已经上涨了,但官方统计数据故意隐瞒了价格的上升。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公开的通货膨胀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官方统计资料中公布出来的

通货膨胀和隐性通货膨胀。①

如果深入幕后,研究者肯定会发现当局对总量指针和总体价格数据的有意扭曲。扭曲数据是一定存在的,尽管没有很确凿的证据表明存在大量的扭曲现象。价格指数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扭曲,虽然还没有达到完全由中央当局随意捏造的地步。四个方面是对比现象的说明:

1.中央的价格指数依赖于下级的报告以及生产企业和贸易企业的汇报。由于每份报告在上报过程都要经过好几层官僚机构,每一级在向上传递报告的时候都会意识到,如果将价格上涨的情况真实反映上去,很可能对他们自己不利,于是,各级机构都想抹平过高的价格增长数字。2这样,在中央统计部门进行资料汇总之前,很多数字就已经被扭曲了。

2.企业常常暗中提高价格[8.4,8.6]。尽管利润对企业而言基本无关生死,哪怕出现了严重亏损,企业也不会陷入绝境,但企业还是会选择通过

涨价的办法避免亏损,因为这总比请求上级组织出手援助要好过得多。

如果企业要提高成本,在多数情况下它们会选择不去争取官方的认可,然后提高行政管制价格。它们认为,更容易的办法是将产品稍做改进,这样就有了可以适用新价格的“新产品”。在新价格的计算过程中,企业事先就会把提高的成本包括在内,当确定新的行政管制价格时,自然也就得到了官

①把隐性通货膨胀作为公开通货膨胀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听起来有些自相矛盾。但鉴于这一用法已经被普遍接受,我们也就接受了。

如果我们不把所谓“公开”一词理解为对真实情况的准确表达,那么也就可以解决概念上的混淆问题。价格的决定过程始终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而且没有采取行政手段来控制价格的上涨。

②当官方宣布的通货膨胀率低于5%时,匈牙利研究者M. Petschning(1985)在对地方实际做法进行了仔细观察之后,记录下了以下情况:中层统计机构认可了所有价格上涨低于5%的报告,但同时要求下属部门对所有高于5%的价格上涨做出解释。这显然给上报部门施加了压力,最好不要把超出标准的数据报上来。

方的认可。价格部门对此当然一清二楚,但它们的动机(想要表明价格是“稳定”的)与企业的目的殊途同归,这样,价格部门也就心知肚明地默认了企业的行为。

这里我还想补充一点,企业自身也愿意暗中提高价格,因为这样它们就可以更轻松地完成按当前价格计算的产出计划。

3.在编撰价格指数时要遵循统计上的可比性原则。在进行两年价格的比较时,人们肯定会关注相同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在价格上有什么变化。一般而言,这一严格的可比性标准只适用于标准产品的比较,而对于那些差异产品而言则不能适用,因为差异产品的质量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如果没有行政性价格管制,而且市场机制能够充分起作用的话,那么标准产品和差异产品的价格运动之间就会有密切的相关性。如果这两类产品的价格可以自由变动,那么标准产品的价格就不可能始终低于差异产品的价格,因为一旦发生了这种情况,将没有人生产标准产品。因此,就长期而言,价格指数不同组成部分在计算上不会出现扭曲现象,即使全部生产都由标准产品组成也是如此。

如果当一个体制的生产和价格处于官僚协调之下,那么情况就会完全不同。价格当局有权制定标准产品的真实行政管制价格,而且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可以强制执行这种价格。于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差异产品的价格只能被确定伪行政价格。价格当局无法完全控制差异产品的价格,隐蔽性价格上涨就变得非常普遍。这样,标准产品和差异产品的价格就会严重脱离,实际上,后者的价格上涨往往会大大快于前者的价格上涨。

如果仅仅用标准产品来代表全部的价格水平变动(为了迁就可比性原则),那么价格指数就会由于编制方法而被严重低估。①

技术进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必然会提高差异产品在总产品中的比例。这一比例越高,伪行政价格的应用范围就越广,价格指数的扭曲程度也就越严重。

4.即使在经典社会主义体制下也存在非正规私人部门。官方的价格指数中并不包括非正规私人部门的价格变化,然而灰色市场和黑市的价格上

①即使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与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用完全相同的产品组合(满足可比性原则并主要包括标准产品)去编制价格指数,那么前者也不会出现很大偏差,而后者肯定会受到扭曲。

涨能够最清楚地反映出国有和合作社部门产品和服务的短缺状况。一个真正全面的价格体系应该是对正规和非正规部门真实产量比例进行加权后计算出的平均价格水平。官方价格指数因此会出现严重扭曲,扭曲的程度取决于非正规部门产品在总产出中所占的比例以及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产品的价格差异。

表11.10社会主义国家的价格指数:替代估算

国家及年份

年平均价格变化(百分比)

官方

Alton

Culbertson -Amacher

保加利亚

1963-1970

1.1

3.4

1971-1975

3.0

1976-1978

捷克斯洛伐克

1963-1970

1.2

5.0

1971-1975

0.20.1

2.2

1976-1978

0.5

ه0.9

东德

1963-1970

0.0

1971-1975

—0.3

0.7

1976-1978

0.0

13

匈牙利

1963-1970

0.9

3.4

1971-1975

2.9

4.1

1976-1978

波兰

1963-1970

1963-1970

4.3

4.42.5

5.9

8.00.5

0.7

1.20.4

5.5

5.7

罗马尼亚

1971-19751976-19781971-1975

6.3

1976-1978

苏联

1963-1970

0.1

8.6

资料来源:D. M. Nuti(1986a,第50,52页)引自:1963—1970,第1列和第3列:W.

P.Culbertson 和R. C. Amacher(1972);1971—1975和1976—1978,第1列和第2列:T.P. Alton 等(1979)。

注释:尽管表11.9和表11.10的时期分段有所不同,不能直接进行比较,但还是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表11.10中的官方数据要低于表11.9中的资料。西方研究者往往使用不同的官方统计资料进行分析。

许多西方经济学家做了很多努力,试图消除上述扭曲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并且利用其他方法进行替代估算。表11.10中的两个例子清楚地揭示了官方统计存在着严重扭曲。当然,西方经济学家所做出的努力并不能替代有意识的内部统计审查,因为只有从特定国家之内才能获得所需要的全部数据。

由于没有完全可靠的数据,因此很难得出一般性结论。下面提出的观点可以看作未来的研究计划:经典社会主义体制的控制机制有可能让价格抵抗住通货膨胀压力,至少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即使不是每个国家在所有的时期)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保持了非常稳定的价格。


11.6 正常短缺与正常剩余第十二章 短缺与通货膨胀: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