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货币流动

字数:948

表8.3可以让读者更容易了解经典社会主义体制下的货币流动,在本章后面部分还会提到表中的有关内容。②

②有关社会主义经济的货币流动模型,可参见M.Augusztinovics(1965)、P.H.Dembinsk 和W.Piaszczynski(1988)以及P.H.Dembinski(1988)。

表8.3 货币持有人之间的货币流动

|货币流动的发行方|货币流动的接受方||||||||
| |银行部门|国家预算|预算单位|国有企业|合作社|正规私人部门|非正规私人部门|家庭|
|1.银行部门|C|0|C,R|C,R|R|0|C,R| |
|2.国家预算|S|B|B|B|0|0|0| |
|3.预算单位|0|0|0|P|P|0|0|W|
|4.国有企业|D,S|T,N|0|P|P|0|0|W|
|5.合作社|D,S|0|P|P|0|0|L|W|
|6.正规私人部门|D|T|0|P|P|P|P|W|
|7.非正规私人部门|0|0|0|0|P|P|0|W|
|8.家庭|D,S|T|0|P|P|P|P| |

注释:字母和数字所代表的意思如下:B=优惠提供,C=提供信贷,D=银行账户中的存款,N=支付净收入,P=支付商品和服务,R=从银行账户中取出的货币,S=负债,T=缴税,W=支付工资,0=没有货币流动。

表中区分了八类不同的货币持有部门。①表中的行代表了货币的发行方,即货币将从这些部门流向其他领域(表中的列所代表的接受方)。部分货币是在一个部门内部流动的,即在本部门的各个单位之间流动。另外一部分货币的流动发生在不同部门之间(或者更准确地说,在不同部门的单位之间流动)。

①这里所谓的“货币持有者”是指名义上的货币持有人。对于货币持有人到底享有什么样的财产权,读者可以根据表中的分类进行研究。

表中只列出了本国货币在国内的流动情况。这里忽略了本外币之间的跨国流动和兑换。②

②为了便于研究,我们还进行了其他一些简化工作。例如,没有考察银行部门内部的货币流动,这基本上属于技术操作,而与本书的主题关系不大。涉及利息支付方面的货币流动也没有列出。一小部分非企业国家预算单位也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但数量相对很小,因此,也没有特别列出。

表8.3包括了全部国内货币流动。但是也有些产品(和服务)的流动并没有伴随着相应的货币流动,这些也都没有在表中列出。例如,非企业预算单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合作社都为职工个人提供了免费的福利,但并不要求职工提供相应的服务。③非正规私人部门中在互惠基础上进行产品和服务的直接交换,或者个人(组织)出于利他目的向他人(组织)赠送产品和服务。尽管这些非货币交换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④,但就总的数量而言,它们还是远远少于名义货币交换。

③国家预算主要是向非企业预算单位(事业单位)提供财政资金,然后由这些单位向公众提供免费的公共服务或支付现金。例如,国家预算提供公共教育资金,免费向公众提供教育。这类货币流动在2.3中列出。国家预算直接向公众提供的免费资助的总额很小,因此,在2.8中以0值表示。

④本章在一开始就曾提出过经典社会主义是一个半货币化经济,但这并不是指这类非货币化交换。在下面两部分中我们将介绍那些名义上的货币化交易,但其中货币并没有发挥重要作用。所谓“半货币化体制”主要是指这类交易。


8.2 国家预算8.4 软预算约束与硬预算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