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欧合作
建设“全欧大厦”需要物质基础,那就是各个不同领域的事务合作。我们在苏联准备这样做,还准备探索协作和合作的新形式,包括建立合资联营企业,在“第三国”实施共同拟订的合作项目,等等。
我们还提出了广泛的科学技术合作的问题,而且我们决不是只有求于人,而自己拿不出什么东西来同别人交换。遗憾的是,正是在这方面设置的人为障碍最多。有人借口说,这涉及具有战略意义的“敏感工艺”。所谓“敏感工艺”,首先是指电子技术。但现在实际上没有哪个真正处于领先地位的工业生产部门是不利用电子技术的。
军国主义的“星球大战”计划并不能使西欧工艺突飞猛进,太空军事化并不是通向工艺进步的道路。这完全是掺进了工艺帝国主义的蛊惑宣传。和平的科学技术合作的途径和项目是不少的。现在已经有了使用“织女星”号航天器共同研究哈雷彗星的经验。在实现这一方案的过程中,已经找到了新的结构材料,并且在无线电电子学、控制系统、数学、光学等领域内有了新的发现。朱·安德雷奥蒂提出的“全世界实验室”这一想法是很有前途的。看来,这个崭新的国际研究方案已经有了一些眉目。
现在提上日程的是共同开发热核能的问题。由于一些国家的学者根据苏联科学界所提出的思想进行了不少工作,这个项目的科学基础已经奠定了。自然,美国科学界也可以参加这项工作。而将来还有可能进行的是对宇宙即太阳系行星、对超导和生物工程等课题的共同研究和突破。
当然,这一切也将意味着加强欧洲国家的互利的依存关系。而这种依存关系会对双方都有利,会加强责任心和克制力。
本着合作的精神,还可以在“人文科学”这一广泛的领域内完成很多工作。苏联建议在莫斯科举行的关于人文科学合作的国际会议如能召开,将会成为这条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这个会议可以从各种角度讨论这个与东方和西方都有关的问题,包括多方面的人权问题。这将给赫尔辛基进程提供强大的新动力。
可是,这方面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我们刚一郑重地邀请人们来认真讨论人权问题,请他们在互相公开的情况下比一比我国和资本统治的国家人们的实际生活情况,那些国家的人似乎就不安起来了,他们执意把整个论题缩小为某些个人事件,回避讨论其余一切问题。
我在公开场合以及同外国活动家们和外国代表团谈话时都说过,我们也愿意本着人道的精神来讨论个人问题,但是,谈整个这方面问题就一定要公开地和广泛地来谈。
大体上可以这么说,东西方国家和平合作和竞赛的关系,能够而且必将对双方都有利。欧洲的中小国家能够对这一事业作出巨大贡献。我同冰岛前总理海尔曼松,同荷兰首相吕贝尔斯,同瑞典首相卡尔松以及其他国务活动家都谈到过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