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浮屠文畅师序

字数:1294

韩愈

昌黎一生辟浮屠,此又欲为浮屠作文字,最是不便措笔。看他一起得力,下便更不犯手。

人固有儒名而墨行者¹,问其名则是,校其行则非²,可以与之游乎?(振笔爽然。宾,一句。)如有墨名而儒行者,问其名则非,校其行则是,可以与之游乎?(振笔爽然。主,一句。)扬子云称在门墙则挥之³,在夷狄则进之⁴,吾取以为法焉。(昌黎作送浮屠文,得此两言,最占便宜。)

浮屠师文畅⁵,喜文章。其周游天下,凡有行,必请于缙绅先生⁶,以求咏歌其所志。(先写文畅。)贞元十九年春,将行东南,柳君宗元为之请⁷。解其装⁸,得所得叙诗,累百余篇⁹。非至笃好¹⁰,其何能致多如是邪?(先写文畅求序。)惜其无以圣人之道告之者¹¹,而徒举浮屠之说赠焉!(责吾徒。)夫文畅,浮屠也,如欲闻浮屠之说¹²,当自就其师而问之¹³,何故谒吾徒而来请也¹⁴?(原文畅。)彼见吾君臣父子之懿,文物事为之盛¹⁵,其心有慕焉,拘其法而未能入,故乐闻其说而请之。(再原文畅。)如吾徒者,宜当告之以二帝三王之道¹⁶,日月星辰之行,无地之所以著¹⁷,鬼神之所以幽,人物之所以蕃¹⁸,江河之所以流而语之;不当又为浮屠之说而渎告之也¹⁹。(再责吾徒。贵一通,原一通,再原一通,再贵一通。将解装所得累百余篇尽推倒了,然后自出议论。)

民之初生,固若禽兽夷狄然²⁰。(一。)圣人者立,然后知宫居而粒食²¹,亲亲而尊尊²²,生者养而死者藏。(二。)是故道莫大乎仁义,教莫正乎礼乐刑政。(三。)施之于天下,万物得其宜;措之于其躬²³,体安而气平。(四。)尧以是传之舜²⁴,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文、武以是传之周公、孔子。(五。)书之于册,中国之人世守之。(六。堂堂正正之言,孰得而更干犯之耶?)今浮屠者,孰为而孰传之邪?(问得辣,喝得倒。说圣人处详。说浮屠处甚略,以为不足主也。)夫鸟俛而啄²⁵,仰而四顾;夫兽深居而简出,惧物之为己害也,犹且不脱焉²⁶;(又推感圣人之功,先喻。)弱之肉,彊之食²⁷。今吾与文畅安居而暇食,优游以生死,与禽兽异者,宁可不知其所自邪²⁸?(上说圣人之大者,此说其小者,欲未入门人易知耳。)

夫不知者,非其人之罪也;(恕其前。)知而不为者,惑也²⁹;(励其今。)悦乎故,不能即乎新者,弱也³⁰;(防其后。)知而不以告人者,不仁也;(收累百篇。)告而不以实者,不信也。(自收。看他叠下五收句。)余既重柳请,又嘉浮屠能喜文辞,于是乎言。

【注释】

¹儒名而墨行:名义上是儒学的信徒而实际上一切行为却以墨家学说为准则。
²校:考查。
³门墙:指师门。挥:指导的意思。
⁴进:引迸,推荐。
⁵浮屠:同:“浮图”,佛家名词,这里指佛教徒。文畅:唐朝僧人,吴郡(今苏州市)人,与韩愈有交往。韩愈于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在四门博士任上,作此文以赠文畅。元和元年(公元806年)韩愈自江陵返长安,任国子博士后,又作有《送文畅师北游》待。
⁶缙绅:见刘伶《酒德颂》注⁹。
⁷为之:为他。之,他,指文畅。请:提出要求。
⁸装:行装。
⁹叙诗:即诗序。累:积聚。
¹⁰笃好:笃诚爱好。
¹¹惜其:可惜那些序文。圣人之道:指周公、孔子之道。
¹²浮屠之说:佛家的学说。
¹³自就其师:自己去到他的师父那儿。就,从,趋。
¹⁴谒:拜谒、谒见。吾徒:我们,指相信儒家学说的人。
¹⁵懿:美德。事为:一作“礼乐”。
¹⁶二帝:即唐尧、虞舜。三王:即夏禹、商汤和周朝的文王、武王。
¹⁷著(zhù助):显明。
¹⁸蕃:人丁兴旺的意思。
¹⁹读(dú独):同“黩”,不负责任的意思。
²⁰固若:本来就像。夷狄:泛指边远地区未开化的少数民族。然:一样。这句中将夷狄与禽兽并列,表现了韩愈对少数民族的政治偏见。
²¹言居:家居。粒食:《尚书·益稷》:“烝民乃粒,万邦作乂。”《礼记·王制》:“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相传稷教民播种五谷,此后人民才有五谷可食。粒食,以谷物为食。
²²亲亲:前一个“亲”字用作动词,爱、亲近的意思。后一个“亲”字为名词,指父母。尊尊:前一个“尊”字用作动词,尊敬的意思。后一个“尊”字为名词,指尊长。
²³躬:自身。
²⁴是:这个,指仁义之道。
²⁵俛:同“俯”。
²⁶不脱:难以避免其害。
²⁷弱:弱者。濯:同“强”,指强者。
²⁸宁可不知其所自邪:怎能不知道这种优裕安居的生活是从哪里得来的呢。
²⁹感:糊涂。
³⁰即:靠拢,接近。弱:无能。


送董邵南序送廖道士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