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人主不可不周①。人主不周,则群臣生乱。寂乎其无端也,内外不通,安知所开②?开闭不善,不见原也③。右主周。
一曰长目,二曰飞耳,三曰树明④。明知千里之外、隐微之中,是谓洞⑤。天下奸,莫不暗变更⑥。右主参⑦。
循名而为实,按实而定名⑧。名实相生,反相为情⑨。故曰:名当则生于实,实生于理,理生于名实之德,德生于和,和生于当⑩。右主名。
注释
①周:周密,全面。
②寂乎:寂然平静。指不露声色。无端:不见端倪,摸不到头绪。内外:宫内宫外。
③开闭:即捭阖。善:得其法。原:同“源”,源头。
④长目:使眼睛能看到很远的事物,犹如千里眼。飞耳:使耳朵听得更远,犹如顺风耳。树明:用天下之心来想,使心里明察。
⑤隐微:暗处,背地里。洞:洞察,明察。
⑥暗变:暗中收敛、顺从。
⑦参:参验,检验,考察,弹劾。
⑧循:顺,依照。名:名分。
⑨相生:相互化生,相辅相成,相依相存。反相:反复循环。
⑩当:适当,恰当。理:道理,此指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德:同“得”,相得,相当。和:吻合。
译文
君主做事不可以不注意周全、保密。如果君主做事不周全保密,群臣内部就容易发生动乱。君主做事前应该寂然平静、不露声色,让人摸不到头绪,圈内圈外不能沟通消息,机密还能从哪里泄露?如果不善于掌握开合之术,机密泄露了还不知道哪儿是源头。以上讲的是君主做事要周全。
能用天下人的眼睛使自己看得更远,能用天下人的耳朵使自己听得更远,能用天下人的头脑去思考使自己心中洞察一切。千里之外的情况以及隐秘微小的事情都能了解得清清楚楚,这就叫做洞察。这样一来,天下奸邪的事情都会在暗中慢慢转化、改变。以上讲的是君主如何洞察参验一切。
依据客观事物的名分去考察事物的实际,按照客观事物的实际来确定事物的名分。名分和实际相互化生,相辅相成,二者互相循环,互为表里,这本是事物的常情。所以说,适当的名分产生于客观事物的实际,对于客观事物实际的把握取决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而对于客观事物取得正确认识的标志,在于对客观事物作出了符合实际的表述。这种对客观事物实际的表述,取决于我们的认识与客观事物的相吻合。这种认识与实际的吻合,取决于我们运用了恰当的方法。以上讲的是如何把握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