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活用
“奔驰”精益求精树品牌
“奔驰”是著名的世界十大名车品牌之一。其创始人卡尔·奔驰生于1844年,是世界上最早的汽车发明人之一。1866年7月3日,他发明的汽车第一次开上马路,1893年起正式投入生产与销售。一百多年来,奔驰汽车凭借其无可匹敌的质量优势,成为地位、权力的象征。
奔驰的质量体现在奔驰车的方方面面,甚至细到每一颗螺钉都是精益求精的。以其座位用料为例:羊毛是专门从新西兰进口的,其粗细必须在23~25微米之间,细的用来织造高档车的座位面料,以保持柔软舒适,粗的则用来织造中档车的座位面料。纺织时,根据各种面料的不同要求,还要掺入从中国进口的真丝以及从印度进口的羊绒。而制造皮革座位则选用全世界最好的皮子。为此,他们先后到世界各地考察、选择。最后经过千挑万选,他们认为南德地区的公牛皮质最好。确定了皮革供应点之后,奔驰公司又要求在饲养过程中防止出现外伤和寄生虫,既要保持饲养场地良好的卫生状况,又要防止牛皮受到各种损伤。座椅制成后,还要由工人用红外线照射器把皮椅上的皱纹熨平。
窥一斑则可见全豹,奔驰公司为了保持其长盛不衰的世界名牌地位,真是煞费苦心,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正所谓“循名而为实,按实而定名。名实相生,反相为情”,圣智之人若遵循名分去行事,依据客观事物的名分去考察事物的实际,按照客观事物的实际来确定事物的名分,就会名实相符,相得益彰。奔驰公司采取的种种举措,使得其产品质量与其名牌地位名副其实,树立了其优秀的企业品质,展现了作为世界名车的风范,从而稳固了其长盛不衰、经典长存的世界名车地位。
“老二”的哲学
当年,艾维斯虽然在美国出租车行业市场上的占有率名列第二,仅次于赫兹出租车公司,但实际营业额却落后于赫兹一大截。从艾维斯创立的1952年开始到1962年的11年间,艾维斯一直被赫兹的激烈竞争压得喘不过气来,几乎年年亏损。一直到1962年罗伯特·汤森出任艾维斯的总裁后,营业才稍有转机。
那时赫兹的资产是艾维斯的5倍,但两家公司的汽车、汽油、机油、租金、保险、员工工资等成本都差不多。因此,汤森认为:艾维斯的1元必须当作5元来用才能与赫兹一决高下。于是,他坚持要找到一家能够只需花100万代价而能够创造出500万价值的广告代理商。许多广告公司面对这极富挑战性的5倍的创意策划都望而却步了,只有DDB的伯恩巴克大胆地承接了这笔生意,但却提出了三项附带条件:
(1)艾维斯必须毫无保留地提供最详尽的业务资料,以便于DDB深入了解实情状况,对症下药。
(2)给DDB90天的策划时间。
(3)对于DDB设计撰写的策划方案,艾维斯不得有任何修改,而且广告必须刊登在DDB所指定好的媒体上。
处于困境中的汤森痛定思痛,爽快地答应了DDB的全部条件。接着,伯恩巴克在深入细致了解艾维斯与整个出租行业的状况以后,与汤森进行了坦诚的交谈。
伯恩巴克问:“艾维斯的汽车比赫兹拥有的汽车新吗?”汤森回答:“不!”
又问:“收费上比较便宜吗?”汤森回答:“也不!”
继续问:“那么艾维斯与赫兹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呢?”这时汤森充满信心地回答:“我们比较认真!”
就是汤森的寥寥数语激发了伯恩巴克的“老二”定位的伟大创意。
90天后,DDB推出了以“老二”为创意的策划方案:
我们只是老二,所以我们要更加努力地工作。
艾维斯在出租车行业中是老二,为什么您要租我们的车?
如果您在艾维斯的车内发现烟屁股,请您抱怨,那是为我们好。
当你只是老二时,你要努力不懈,否则……
上面这些公开宣传的口号中的努力具体指的是:洗得干净漂亮的车子,干净的烟灰缸,满满的油箱,完好无故障的空调、轮胎和雨刷,可顺利方便调整的座位,热忱周到的服务等等。
与宣传口号相互作用的宣传招贴画也做得风趣幽默:一大一小两条鱼,大鱼张开口想把小鱼吞吃了,小鱼则赶紧往前游不让大鱼追上。另一幅宣传招贴画中,一个人在电话亭外等了很久,又急又躁。警察及时赶到,将他送到下一个(第二个)电话亭。通过这些,传达出了艾维斯有勇气承认自己是“老二”,是小鱼,的确赢得了顾客的好感。同时艾维斯的员工们并不因此而泄气,相反,他们感觉自己与“老大”赫兹的距离会不断拉近,工作十分卖力。
结果,1963年,艾维斯首度扭亏为盈,并且赚了120万美元。1964年,赚了260万美元;1965年,赚了500万美元。虽然仍与赫兹有一点距离,但在顾客的心目中,两者的地位是相等同的。而伯恩巴克的“老二”哲学,不但挽救了艾维斯,也使自己获得了“创意策划界的良心”的美誉。
广告宣传中诚实法则有着重要的意义。艾维斯公司多年以来曾一直以“最好的轿车租借公司”作为广告语,企图以此来树立本公司的最佳形象。但结果却事与愿违、适得其反,效果并不见佳。这是因为在美国顾客的心目中,轿车租借仍以赫兹公司为第一位,这是长期形成的印象,那么艾维斯又怎么会是最好的轿车租借公司呢?这分明是在吹牛皮!于是这家公司在顾客心目中的地位会大为降低。而经过重新的创意和策划,对企业进行恰如其分的“定位”,公开承认自己是“老二”,这样反而促使自己的员工更加努力认真地工作。
实际上,如果没有DDB的策划,艾维斯可能很快便会滑落到第三、第四甚至更差的位置上,定位“老二”是把自己和“老大”联系在一起,凸显自己的第二位置。同时以明快单纯、简洁易懂的宣传口号和宣传画,利用顾客同情弱者的心理作为切入点,由此引起乘客姑且一试的心态而采取行动。而在服务方面的具体改善使得乘客在一试之下便能深深体会到其明显的进步之处,于是有了第二次、第三次……可见,“老二”哲学丝毫不比“老大”哲学逊色。
罗宾集思广益谋发展
当短帮皮靴成为全美国的一种流行时尚时,几乎每个从事皮靴行业的企业都趋之若鹜地抢着制造短帮皮靴,以供应给各大百货商店,它们皆认为赶着大潮流走要省力得多,效果也立竿见影。
而当时的罗宾,还在经营着一家小规模的皮鞋工场,只有区区十几个雇工。他深知自己的工场规模小,要挣到大笔的钱诚非易事。自己薄弱的资本、微小的规模,根本不足以和强大的同行们相抗衡。那么到底如何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权,争取到有利地位呢?
罗宾考虑了两条道路:一是着眼于皮鞋的用料,即尽量提高鞋料成本,使自己工场的皮鞋在质量上胜人一筹。然而,这条道路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行走起来是很困难的,因为自己的产出本来就比别人少得多,成本自然就比别人高了,如果再提高成本,那么获利肯定是有减无增。显然,这条道路是行不通的。二是着手进行皮鞋款式的改革,以新领先。罗宾认为这个方法不失妥当,只要自己能够翻出新花样、新款式,不断求变,不断创新,招招占人之先,就可以打开一条属于自己的出路。而一旦自己创造设计的新款式为广大顾客所钟爱,那么利润就会接踵而至、滚滚而来了。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罗宾决定了走第二条道路。他立即召开了一个皮鞋款式改革会议,要求工场的十几个工人们各尽所能,设计新款式鞋样。为了激发工人们的创新积极性,罗宾规定了一个奖励办法:凡是所设计的新款鞋样被工场采用的设计者,可立即获得1000美元的奖金;所设计的鞋样通过改良可以被采用的,设计者可获500美元奖金;即使设计的鞋样不能被采用,只要其设计别出心裁的,均可获100美元奖金。同时,他即席设立了一个设计委员会,由五名熟练的造鞋工人任委员,每个委员每月例外支取100美元补贴。
这样一来,这家袖珍皮鞋工场里马上掀起了一股皮鞋款式设计的热潮。不到一个月,设计委员会就收到40多种设计草样,并采用了其中三种款式较别致的鞋样。罗宾立即召集全体大会,给这三名设计者颁发了奖金。
之后,罗宾的皮鞋工场就根据这3个新款式来试行生产。第一次出品是每种新款式各制皮鞋1000双,立即将其送往各大城市推销。顾客见到这些款式新颖的皮鞋,立即掀起了购买热潮。两星期后,罗宾的皮鞋工场收到2700多份数量庞大的订单,这使得罗宾终日忙着出入于各大百货公司经理室的大门,跟他们签订合约。
因为订货的公司多了,罗宾的皮鞋工场逐渐扩大起来。3年之后,他已经拥有18间规模庞大的皮鞋工场了。不久,危机又出现了,当皮鞋工场一多起来,做皮鞋的技工便显得供不应求了。最令罗宾头疼的是,别的皮鞋工场都尽可能地把工资提高,以挽留自己的工人,即便罗宾出重资,也难以把其他工场的工人挖过来。缺乏工人对罗宾来说是一道致命的难关,因为他已经接下了不少的订单,如果无法给买主及时供货,将意味着他得赔偿巨额的违约金,这一难题使得罗宾忧心忡忡。
然后,他又召集18家皮鞋工场的工人召开了一次会议。他始终相信,集思广益,可以解决一切棘手的问题。罗宾把没有工人可雇用的难题告诉大家,要求大家各尽其力地寻找解决途径,并且重新宣布了以前那个动脑筋有奖的办法。会场一片沉默,与会者都陷入思考之中,都在搜索枯肠想办法。过了一会儿,有一个小工举起手来请求发言,经罗宾许可之后,他站起来怯生生地说道:“罗宾先生,我以为雇请不到工人无关紧要,我们可用机器来制造皮鞋。”
罗宾还没来得及表示意见,就有人开口嘲笑那个小工:“孩子,用什么机器来造鞋呀?你是不是可以给我们造出一种这样的机器呢?”
那小工闻言窘得满面通红,悄悄地不安地坐了下去。
罗宾却走到他身边,请他站起来,然后挽着他的手走到主席台上,朗声说道:“诸位,这孩子说得没错,虽然他还没有造出一种造皮鞋的机器,但他这个办法很重要,大有用处,只要我们围绕这个概念想办法,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的。我们永远不能安于现状,思维不要局限于一定的桎梏中,这才是我们能够不断创新的动力。现在,我宣告,这个孩子可以获得500美元的奖金。”
经过四个多月的研究与实验,罗宾的皮鞋工场的大量工作就已被机器取而代之了。
集思广益的做法表明:个人的认识总是有限的,即使再高明的领导也不能单靠自己的智慧处理一切,他必须集中众人的智慧、遍采众人之长方可成事。在上面的案例中,罗宾正是巧妙结合了“主赏术”与“主明术”、“主听术”,才为自己的事业谋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发展机会,从而走上了不断创新、不断成功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