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辛說楚襄王(楚策)

字数:2266

莊辛說楚襄王(楚策)¹

莊辛謂楚襄王曰:“君王左州侯,右夏侯²,輦從鄢陵君與壽陵君³,專淫逸侈靡⁴,不顧國政,郢都必危矣⁵!”襄王曰:“先生老悖乎⁶?將以為楚國祅祥乎⁷?”莊辛曰:“臣誠見其必然者也⁸,非敢以為國祅祥也。君王卒幸四子者不衰⁹,楚國必亡矣!臣請辟于趙¹⁰,淹留以觀之¹¹。”

¹莊辛,楚人,楚莊王之後,因而以莊為姓。說(shuì),勸說,說服。楚襄王,就是楚頃襄王,懷王的兒子,名橫。懷王被秦昭王扣留,死在秦國。襄王不思發奮圖強,反而親信小人,荒淫自恣,結果遭到秦國的連年進攻,兵敗地削。本文就是寫這次大失敗前後莊辛的兩次諫諍。文中用層層比喻說明了只圖目前享樂,對敵人喪失警惕,就必然招致嚴重後患的道理。

²你左面有州侯,右面有夏侯(意思是州侯夏侯整天不離你的左右)。州侯、夏侯,都是襄王的寵臣。

³車後跟隨著鄢陵君和壽陵君。輦(niǎn),上古用人拉的車子。秦漢以後才專指君王坐的車子。從(zòng),跟隨,侍從。注意:是鄢陵君等跟隨楚王,不是楚王跟隨鄢陵君等。鄢陵君、壽陵君,也都是襄王的寵臣。

⁴一味地放蕩奢侈。淫,一切都越過常度。逸,放縱。侈,奢侈。靡,浪費。“淫逸”指行為放蕩,“侈靡”指生活上浪費。

⁵郢(yǐng)都,楚國的國都郢,在今湖北江陵縣北。

⁶老悖(bèi),年老而糊塗。悖,惑亂。

⁷還是認為我這種行為是楚國不祥之兆呢?將,還是,選擇連詞。祥,吉凶的預兆。祅(同妖)祥,不祥的預兆。

⁸我的的確確看到你這種行為的必然結果啊。

⁹卒幸,始終寵愛。者,代詞,用在主謂結構後面,組成一個名詞性片語。衰,減。

¹⁰辟,躲避,這個意義後來寫作“避”。

¹¹淹,也當留講。




--------------------

莊辛去之趙¹,留五月,秦果舉鄢、郢、巫、上蔡、陳之地²。襄王流拼于城陽³。於是使人發騶征莊辛于趙⁴。莊辛曰:“諾。”

莊辛至。襄王曰:“寡人不能用先生之言,今事至於此,為之奈何⁵?”莊辛對曰:"臣聞鄙語曰⁶:'見兔而顧犬⁷,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⁸,未為遲也。'臣聞昔湯武以百里昌⁹,桀紂以天下亡¹⁰。今楚國雖小,絕長續短¹¹,猶以數千里¹²,豈特百里哉¹³?

¹去,離開,指離開楚國。之,往。

²舉,攻下。鄢(yān),在今湖北宜城縣境。巫,今四川巫山縣。上蔡,今河南上蔡縣。陳,今河南淮陽縣。按《史記·六國年表》,楚襄王二十年,秦攻取鄢;二十一年,攻取郢;二十二年,攻取巫。襄王逃在陳。沒有攻下上蔡和陳的記載,和本文所說不同。

³流掩(yǎn),流亡困迫。城陽,就是成陽,在今河南息縣西北。

⁴發,派遣。騶(zōu),騎士。征,召。

⁵對這怎麼辦?

⁶鄙語,俗語。

⁷顧,回頭看。

⁸亡,失掉,丟了。牢,這裡指羊圈。

⁹湯,商代開國之君。武,武王,周代開國之君。以,介詞。昌,興盛。

¹⁰桀,夏代最後的國君;紂,商代最後的國君。兩人都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

¹¹等於說截長補短。絕,截。

¹²猶,尚,還(hái)。以,用,這裡當憑藉講。

¹³豈特,豈但,豈止。




--------------------

"王獨不見夫蜻蛉乎¹?六足四翼,飛翔乎天地之間²,俛啄蚊虻而食之³,仰承甘露而飲之⁴。自以為無患,與人無爭也;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將調飴膠絲⁵,加己乎四仞之上⁶,而下為螻蟻食也⁷。

¹獨,副詞,表示反問,略等於現代漢語的“難道”。夫(fú),那,指示代詞。下文“不知夫”的“夫”同。蜻蛉(líng),即蜻蜓。

²翔(xiáng),盤旋地飛而不扇動翅膀。乎,於,介詞。

³俯,同俯,這裡指向下。啄(zhuó),鳥用嘴鵮(qiān)。這裡用的是擴大義,因蜻蜓不是鳥類。虻(máng),小蚊(依王筠說,見《說文句讀》“蝱”字注)。

⁴承,接。甘,甜美。

⁵方將,正要。調飴(yí)膠絲,調和糖漿,黏在絲上(綁在竿頭,用來黏取飛蟲)。飴,糖漿。膠,黏。

⁶方將,正要。調飴(yí)膠絲,調和糖漿,黏在絲上(綁在竿頭,用來黏取飛蟲)。飴,糖漿。膠,黏。

⁷螻,螻蛄。蟻,螞蟻。




--------------------

"夫蜻蛉其小者也¹,黃雀因是以²。俯噣白粒³,仰棲茂樹⁴,鼓翅奮翼⁵。自以為無患,與人無爭也;不知夫公子王孫⁶,左挾彈⁷,右攝丸⁸,將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類為招⁹。畫遊乎茂樹,夕調乎酸醎¹⁰。倏忽之間,墜于公子之手¹¹。

¹蜻蛉〔的事〕是其中的小事啊。其,其中的,指代只圖享樂、喪失警惕以致遭遇不幸的事。

²因是以,如同這樣呢(參用王引之說,見《經傳釋詞》)。因,猶,如同。是,這樣,指示代詞。以,通已,句末語氣詞。

³噣,通啄。白粒,指米粒。

⁴棲,止息。

⁵鼓,鼓動。奮,振動。

⁶公子,最初用來稱諸侯的子女,後來用以稱官宦人家的兒子。王孫,貴族的子孫。

⁷左手把著彈(dàn)弓。

⁸右手安上彈丸,拉緊弓弦。攝,引持。

⁹把黃雀的頸作為彈射的目的物(依王念孫說,見《讀書雜誌》)。類,當為“頸”字之誤。招,射的目的物。

¹⁰酸醎,指調味的作料。醎,同鹹。

¹¹倏(shū)忽,頃刻,極言時間的迅速短暫。據王念孫說,這句是衍文,因前面已說了“夕調乎酸醎”,就用不著再說這句了。




--------------------

"夫黃雀其小者也,黃鵠因是以¹。游于江海,淹乎大沼²,俯噣鱔鯉³,仰齧衡⁴,奮其六翮⁵,而淩清風⁶,飄搖乎高翔⁷,自以為無患,與人無爭也;不知夫射者,方將修其碆盧⁸,治其矰繳⁹,將加己乎百仞之上,被磻¹⁰,引微繳¹¹,折清風而抎矣¹²。故畫遊乎江河,夕調乎鼎鼐¹³。

¹黃鵠(hú),俗名天鵝,像雁,但比雁大。

²沼(zhǎo),池。

³鱔(shàn),即鱔魚。一本作“”。

⁴齧(niè),咬。,同菱。衡,就是荇(xìng),一種水草。

⁵翮(hé),羽毛的莖,這裡指鳥的大羽毛。六翮,指翅膀,鳥翅一般有六根大羽毛。

⁶淩,駕,乘。

⁷乎,詞尾。

⁸修,整治。碆(bō),石制的箭頭。一本作“”。盧,黑弓。

⁹治,和修同義。 矰(zēng),弋(yì)射的箭。繳(zhuó),系在箭上的生絲線,箭發出去,可以靠它收回來。

¹⁰被,遭受。(jiàn),銳利。一本作“礛”。磻(bō),同碆。

¹¹引,拖著。微,輕細。

¹²從清風中掉下來了。折,因為是由上向下墜落,有如折斷,所以用個“折”字。抎,通隕(yǔn),墜落。

¹³鼎鼐(nài),都是古代烹煮的器具。鼐,大鼎。




--------------------

"夫黃鵠其小者也,蔡靈侯之事因是以¹。南游乎高陂²,北陵乎巫山³,飲茹溪之流⁴,食湘波之魚⁵,左抱幼妾,右擁嬖女⁶,與之馳騁乎高蔡之中⁷,而不以國家為事;不知夫子發方受命乎靈王⁸,系己以朱絲而見之也⁹。

¹蔡靈侯,蔡國的國君,名般,弑父景侯,自立為君。一本作“蔡聖侯”。蔡國在今河南上蔡縣。

²高陂(pí),高丘。

³陵,升,登。巫山,在今四川巫山縣。

⁴茹溪,水名,在巫山縣北。流,指水。

⁵湘波,就是湘水,在湖南。

⁶嬖(bì),寵愛,形容詞。

⁷馳騁(chěng),快馬加鞭地趕車。高蔡,今河南上蔡縣。

⁸子發,楚大夫。依《左傳》昭公十一年所載,受靈王之命圍蔡的是公子棄疾,不是子發。靈王,一本作“宣王”。

⁹用紅繩綁上蔡靈侯帶他去見楚靈王。己,指蔡靈侯。朱絲,紅繩。見(xiàn),使……見。這裡指解送去見楚靈王。之,指蔡靈侯。




--------------------

“蔡靈侯之事其小者也,君王之事因是以。左州侯,右夏侯,輦從鄢陵君與壽陵君,飯封祿之粟¹,而載方府之金²,與之馳騁乎雲夢之中³,而不以天下國家為事;不知夫穰侯方受命乎秦王⁴,填黽塞之內⁵,而投己乎黽塞之外⁶。”

襄王聞之,顏色變作⁷,身體戰慄⁸。於是乃以執珪而授之為陽陵君⁹,與淮北之地也¹⁰。

¹飯,吃。封祿之粟,指以封地賦稅作俸給的穀物。祿,俸給。粟,這裡泛指穀物。

²載,用車裝載。方府之金,四方所貢,納于國庫之金。

³雲夢,雲夢澤,即今湖北江陵至蘄春間的大湖區域。

⁴穰(ráng)侯,秦昭王母宣太后之弟,姓魏,名冉,封在穰(今河南鄧縣東南)。秦王,指秦昭王。

⁵填,指佈滿軍隊。黽(méng)塞,就是平靖關,在今河南信陽市南。內,秦將白起攻破鄢郢,在黽塞之南,所以說“內”。

⁶投,拋擲。外,楚王被迫出奔城陽,在黽塞之北,所以說“外”。

⁷變作,就是改變。

⁸戰慄,哆嗦。

⁹執珪(guī),楚國的爵位名。陽陵君,給莊辛的封號。

¹⁰與,通舉,攻下。楚王用莊辛之計,收復了淮北之地(見劉向《新序》所載)。


江乙對荊宣王(楚策)魯仲連義不帝秦(趙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