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詞(二) 62字
辭謝責讓爭 使令屬托 往來去從違即就趨赴 戰擊引卻馮據 約解釋 具給計謀會習 疾病餓厭 衰崩
匱困侈靡 寡少微強固 再三
帝后王侯子息 宗廟 詩書禮樂
61.【辭】
(一)口供。尚書呂刑:“兩造具備,師聽五~。”(兩造:訴訟的雙方。師:獄官。)漢書趙廣漢傳:"有詔即訊,~服。(訊:審問。)
(二)言詞,話。呂氏春秋察傳:“~多類非而是,多類是而非。”引申為言之成文的,文辭。易經幹卦:“修~立其誠。”論語衛靈公:“~達而已矣。”這種意義與“詞”相通,後來常寫作“詞”。引申為口實,藉口。三國志吳志周瑜傳:“挾天子以征四方,動以朝廷為~。”
(三)文體的一種。曹丕典論論文:“王粲長於~賦。”文心雕龍辨騷:“名儒~賦,莫不擬其儀錶。”又如書有“楚~”,文章有“歸去來~”。
(四)不受。論語雍也:“與之粟九百,~。”引申為推辭。左傳僖公三十年:“~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又為告別。戰國策趙策三:“遂~平原君而去。”又為躲避。如說“不~辛苦”。
按:說文於第一義寫作“辭”,其它義作“辭”。實際上,二者同音,是可以通用的;而且即使在第一義,古書一般也都作“辭”,不作“辭”。
62.【謝】
(一)道歉。戰國策齊策四:“宣王~曰:'寡人有罪國家。'”又:“封書,~孟嘗君。”又趙策四:“入而徐趨,至而自~曰。”又魏策四:“秦王色撓,長跪而~之。”注意:在上古漢語裡,這種意義最為常見。
(二)辭。禮記曲禮上:“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則必賜之幾杖。”(致事:退職。)史記儒林列傳:“~絕賓客。”成語有“閉門~客。”
(三)告,告訴。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多~後世人,戒之慎勿忘!”
(四)對別人的幫助或贈與表示感激。漢書張湯傳:“嘗有所薦,其人來~。”按:這與現代的意義一樣,但上古罕見。
(五)衰退,凋謝(後起義)。範縝神滅論:“形~則神滅。”杜甫九日詩:“干戈衰~兩相催。”
63.【責】
(一)讀zhài,債務,債款。戰國策齊策四:“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為文收~于薛者乎?”按:這個意義在上古都只寫作“責”,後代才寫作“債”。
(二)要求。左傳桓公十三年:“宋多~賂于鄭。”(賂:財物。)引申為對別人或自己道德品行上的要求。論語衛靈公:“躬自厚而薄~於人。”今成語有“求全~備。”再引申為用言語批評別人。戰國策趙策三:“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請為君~而歸之。”
(三)責任。孟子公孫醜下:“有言~者不得其言則去。”
64.【讓】
(一)責備。左傳僖公五年:“公使~之。”史記項羽本紀:“二世使人~章邯。”
(二)退讓,不跟別人爭奪權利,跟“爭”相對。這是儒家所提倡的一種社會道德。戰國策趙策三:“魯仲連辭~者三,終不肯受。”禮記禮運:“刑仁講~。”引申為謙讓。論語先進:“其言不~。”又衛靈公:“當仁不~于師。”
(三)把權益和職位讓給別人。尚書舜典:“禹拜稽首,~於稷、契暨皋陶。”論語泰伯:“三以天下~。”[禪~]以帝位讓給別人。後漢書逸民傳論:“恥聞禪~。”引申為先人後己,避讓。如“~路”,“~座”。
65.【爭】
(一)跟別人搶著要同一個東西。左傳隱公十一年:“公孫閼(è)與潁考叔~車。”引申為競爭。左傳成公三年:“晉未可與~。”戰國策楚策一:“自以為無患,與人無~也。”又趙策三:“前與齊閔王~強為帝。”又引申為為了真理而與人辯論。戰國策趙策三:“鄂侯~之急。”現代成語有“據理力~”。
(二)讀zhèng,去聲。諫,規勸。“~臣”、“~友”、“~子”,都見於孝經。後來寫成“諍”。
66.【使】
(一)使,叫,讓。左傳僖公三十年:“~杞子、逢孫、楊孫戍之。”又僖公三十二年:“鄭人~我掌其北門之管。”又隱西元年:“無~滋蔓。”
(二)讀shì,去聲。奉使命(外交上的)。論語子路:“~于四方,不辱君命。”又名詞。奉使命的人,使臣。戰國策齊策四:“千金,重幣也;百乘,顯~也。”又:“梁~三反。”漢書蘇武傳:“匈奴~來。”又:“單于使~曉武。”(第一個“使”字讀上聲,動詞;第二個“使”字讀去聲,名詞。)[~者]派遣為代表的人,奉使命的人。戰國策齊策四:“遣~者,黃金千斤,車百乘,往聘孟嘗君。”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者來。”
(三)連詞。假使。論語泰伯:“如有周公之才之美,~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上曰:'~武安侯在者,族矣!'”
67.【令】
(一)發出命令。論語子路:“其身正,不~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孟子離婁上:“既不能~,又不受命。”注意:“令”字在古代往往用作不及物動詞。又名詞。命令。孟子梁惠王下:“王速出~。”
(二)舊讀líng。使。戰國策趙策四:“有複言~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杜甫北征詩:“遂~半秦民,殘害為異物。”引申為假使。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我百歲後,皆魚肉之矣。”[就~]縱使,即使。胡銓上高宗封事:“就~敵決可和,盡如倫議,天下後世謂陛下何如主也?”(倫:王倫。當時的投降派。)
(三)總其事的官。春秋時代,楚國的相稱“~尹”。論語公冶長:“~尹子文三仕為~尹。”秦漢以後,政府部門的主管人稱“令”,如“中書~”,“郎中~”。又縣的長官也叫“令”。秦漢時代,縣滿萬戶者稱“令”,不滿者稱“長”。後漢書董宣傳:“後特徵為洛陽~。”後世縣官都稱“令”。方苞獄中雜記:“有洪洞~杜君者。”
(四)文體的一種。昭明文選有“令”一類。蕭統文選序:“又詔誥教~之流,表奏箋記之列。”
(五)時令。禮記月令:“孟春行夏~,則雨水不時。”又:“[季冬之月]論時~,以待來歲之宜。”
(六)形容詞。善的,好的。詩經大雅卷阿:“~聞~望。”又魯頌閟宮:“~妻壽母。”引申為對別人親屬的敬詞。如:“~尊”,“~兄”,“~弟”等。
68.【屬】
(一)讀zhǔ,動詞。連接。莊子馬蹄:“萬物群生,連~其鄉。”引申為跟隨。史記項羽本紀:“項王渡淮,騎能~者百餘人耳。”
(二)讀shǔ,隸屬。史記項羽本紀:“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焉。”又:“當陽君、蒲將軍皆~項羽。”
(三)讀zhǔ,動詞。通“囑”。請托,委託。戰國策齊策四:“使人~孟嘗君,願寄食門下。”又楚策一:“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帶甲百萬,而專~之昭奚恤。”
(四)讀shǔ。種類。周禮春官龜人:“掌六龜之~。”[若~]你們這班人。史記項羽本紀:“不者,若~皆且為所虜。”[吾~]我們這班人。史記項羽本紀:“章將軍等詐吾~降諸侯。”
69.【托】
(一)寄託。戰國策趙策四:“長安君何以自~于趙?”杜甫大麥行詩:“安得如鳥有羽翅,~身白雲歸故鄉。”[~名]名義上是……。三國志吳志周瑜傳:“然~名漢相,挾天子以征四方。”
(二)委託。戰國策趙策四:“願及未填溝壑而~之。”諸葛亮出師表:“恐~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
(三)假託,藉故推託。後漢書薑肱傳:“~以它辭。”
[辨]托,托。上古沒有“托”字。“托”是後代“托”的通俗寫法。宋代以後,“托身”、“托故”等,有人寫成“托”。但是,“托”字有它自己所特有的意義,表示用手掌承著東西,如“托缽”。又有引申義,如“櫬托”。這些“托”字不能寫成“托”。
70.【往】
去,到某處去。左傳僖公三十年:“行李之~來。”又宣公二年:“晨~,寢門辟矣。”引申為過去(指時間),從前。論語八佾:“既~不咎。”又微子:“~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71.【來】
(一)小麥。詩經周頌思文:“貽我~牟。”(牟:大麥。)又臣工:“于皇~牟!”(於皇:歎美之辭。)
(二)來。跟“往”相對。戰國策齊策四:“~何疾也?”又有使動用法,表示“使他來”。論語季氏:“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之。”又:“遠人不服而不能~也。”孟子滕文公上:“放勳曰:'勞之~之。'”注意:舊日于用作使動時讀作lài,後來常寫作“徠”。成語有“以廣招~”。引申為將來。論語微子:“~者猶可追。”“來年”、“來日”連用表示“明年”、“明日”。孟子滕文公下:“以待~年然後已。”又:“何待~年?”漢樂府善哉行:“~日大難,口燥脣乾。”
(三)句終語氣詞。孟子離婁上:“盍歸乎~!”莊子人間世:“嘗以語我~!”又:“子其有以語我~!”
72.【去】
(一)離開。左傳僖公三十年:“亦~之。”孟子公孫醜下:“孟子~齊。”注意:上古的“去”是“離開”,跟“就”相反,所以說“去就”。離開某地就是不停留在某地,跟“留”相反,所以說“去留”。離開某人就是不從某人,所以說“去從”。今成語還有“何~何從。”上古的“去”一般都帶賓語,戰國策、史記等書,“去”字可以不帶賓語,但仍是離開某地的意義,略等於現代漢語所謂“走了”。戰國策趙策三:“今又內圍邯鄲而不~。”又:“遂辭平原君而~。”今成語還有“揚長而~”、“拂袖而~”。引申為距離(指時間或地點)。孟子公孫醜上:“紂之~武丁未久也。”又離婁下:“地之相~也千有餘裡。”
(二)舊讀qǔ,上聲。除掉,去掉。跟“取”相對。論語顏淵:“~兵。”孟子滕文公下:“什一,~關市之征。”
[辨]去,往。上古“去”和“往”的意義大不相同。“來”的反面不是“去”,而是“往”。“往”不能帶賓語,“去”經常帶賓語。“去”是離開,“往”是走向目的地,可見是迥然不同的。“孟子去齊”這一句話,若依現代漢語解釋,是“孟子到齊國去”,而依古代漢語解釋,則是“孟子離開了齊國”,意義正相反。這是必須嚴格辨別的。
73.【從】
(一)跟隨。論語微子:“子路~而後。”引申為歸順。左傳莊公十年:“民弗~也。”又為依順,聽從。左傳隱西元年:“公~之。”又為參與。如“~事”,“~政”。[~而]表示乙事是甲事的繼續。戰國策趙策三:“睹其一戰而勝,欲~而帝之。”孟子梁惠王上:“及陷於罪,然後~而刑之。”
(二)舊讀zòng,去聲。隨行,侍從。左傳莊公十年:“戰則請~。”孟子滕文公下:“後車數十乘,~者數百人。”莊子列禦寇:“一悟萬乘之主而~車百乘者,商之所長也。”三國志吳志魯肅傳:“乘犢車,~吏卒。”注意:“從車百乘”不是跟隨百乘車,而是有百乘車隨從。“從吏卒”不是跟隨吏卒,而是有吏卒隨從。這裡有被動的意義。“從”又用作名詞,如“僕~”,“扈~”,“騶~”等。(三)舊讀zòng。次於最親的。指堂房親屬。如伯叔之子年長於己者為“~兄”,侄為“~子”。
(四)介詞。表示從某一處所出發。左傳宣公二年:“~臺上彈人。”也表示時間。白居易長恨歌:“~此君王不早朝。”
(五)讀zōng(陰平聲)。直,跟“橫”相對。南北曰從,東西曰“衡”。詩經齊風南山:“衡~其畝。”[合~]戰國時代的政治術語。指聯合南北諸國來對抗秦國。按:“從衡”,從來寫成“縱橫”。“合從”寫作“合從”。
(六)讀cōng。[~容]形容詞。舉動合乎禮貌的樣子。禮記緇衣:“~容有常。”又為不迫促,自然。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酒酣,~容言曰。”
74.【違】
(一)離開,避開。左傳成公十六年:“有淖於前,乃皆左右,相~於淖。”(淖:泥坑。這是說,晉軍都分向左右兩邊,避開這個泥坑。)又成公三年:“雖遇執事,其弗敢~。”(弗敢違:不避一戰。)引申為謙詞,指離開您的教益,離別(後起義)。蘇軾答謝民師書:“近奉~。”
(二)違反,違背。孟子梁惠王上:“不~農時,穀不可勝食也。”
75.【即】
(一)動詞。走近,靠近,走向。詩經衛風氓:“來~我謀。”論語子張:“~之也溫。”(靠近他,[覺得他]溫和可親。)今成語有“若~若離”,“可望不可~。”又用於抽象意義。左傳成公二年:“擐甲執兵,固~死也。”論語子路:“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戎矣。”(即戎:從事作戰。)今成語有“~景生情”。[~位](1)就位。儀禮士冠禮:“~位於門東,西面。”(西面:朝西。)(2)登上君主的位。左傳隱西元年:“及莊公~位。”[~席](1)就席。儀禮士冠禮:“右還~席坐。”(2)在酒席座上。也指當場。如:“~席賦詩”。[~事](1)往就其事。後漢書黃瓊傳:“豈~事有漸,將順王命乎?”(2)接觸眼前的事物,即景。陶潛始春懷古田舍詩:“雖未量歲功,~事多所欣。”
(二)動詞。就在[當前的時間或地點]。史記項羽本紀:“項羽~日因留沛公與飲。”又:“~其帳中斬宋義頭。”漢書高帝紀:“項伯許諾,~夜複去。”又蘇武傳:“~時誅滅。”
(三)副詞。就。戰國策楚策一:“[蘇秦]~陰與燕王謀,破齊共分其地。”“即”字在判斷句中,可以譯為“就是”。左傳襄公八年:“非其父兄,~其子弟。”史記項羽本紀:“梁父~楚將項燕。”
(四)連詞。如果,假如。戰國策趙策三:“~有所取者,是商賈之人也。”史記李將軍列傳:“虜多且近,~有急,奈何?”
(五)連詞。則。史記項羽本紀:“公徐行~免死,疾行則及禍。”又:“先~制人,後則為人所制。”又廉頗藺相如列傳:“使趙不將括~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注意:這個意義後代史用。
76.【就】
(一)走近,靠近,接近,親近,趨向,走向,走上。跟“去”相對(因為“去”是離開);又跟“避”相對。孟子梁惠王上:“望之不似人君,~之而不見所畏焉。”(這是“走近”。)荀子勸學:“金~礪則利。”(這是“接近”。)又:“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士。”(這是“親近”。)又:“施薪若一,火~燥也;平地若一,水~濕也。”(這是“趨向”。)戰國策趙策三:“曷為與人俱稱帝王,卒~脯醢之地也?”(這是“走上”。)今雙音詞有“~職”,“~業”,成語有“避重~輕”等。
(二)成功,達到目的。戰國策齊策四:“三窟已~。”今有雙音詞“成~”。
77.【趨】
(一)快步走。論語微子:“~而辟之,不得與之言。”又特指禮貌性的快走。論語季氏:“[孔子]嘗獨立,鯉~而過庭。”(鯉:孔鯉,孔子的兒子。)戰國策趙策四:“入而徐~。”(徐趨:指表示出“趨”的樣子。觸讋是藉以作進說辭的引子。)秦漢以來,皇帝以允許大臣“入朝不趨”作為特殊的恩寵和禮遇。引申為嚮往,歸向。文心雕龍鎔裁:“剛柔以立本,變通以~時。”今成語有“~炎附勢”,“大勢所~”。
78.【赴】
(一)奔向,投向。莊子秋水:“~水則接腋持頤。”孟子梁惠王上:“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訴于王。”(訴:告訴,申訴。)又特指投向兇險的處所或危險的事物。戰國策趙策三:“則連有~東海而死耳。”荀子議兵:“若~水火,入焉焦沒耳。”(入火則被燒焦,入水則被淹沒。)曹植白馬篇:“捐軀~國難,視死忽如歸。”今成語有“~湯蹈火”,“共~時艱”等。後來用為一般的“奔向”。杜甫詠懷古跡詩:“群山萬壑~荊門。”
(二)奔告喪事。左傳襄公十九年:“鄭公孫蠆卒,~于晉大夫。”(蠆:讀chài。)戰國策趙策三:“周烈王崩,諸侯皆吊,齊後往。周怒,~于齊曰。”這個意義後來寫作“訃”。
79.【戰】
(一)打仗。左傳僖公四年:“以此眾~,誰能禦之?”孟子梁惠王上:“王好~,請以~喻。”(二)害怕。詩經小雅小旻:“~~兢兢,如臨深淵。”[戰慄]由於害怕而發抖。戰國策楚策四:“襄王聞之,顏色變作,身體~栗。”
80.【擊】
打,敲打。詩經邶風擊鼓:“~鼓其鏜。”(鏜:鼓聲。)引申為攻打,進攻。左傳僖公三十年:“子犯請~之。”戰國策趙策三:“奪晉鄙軍以救趙,~秦。”
81.【引】
(一)開弓。孟子盡心下:“君子~而不發。”(發:射出去。)引申為延長。詩經小雅楚茨:“子子孫孫,勿替~之。”(勿替:不廢。)引申為牽引。禮記檀弓上:“兄弟之子,猶子也,蓋~而進之也。”孟子滕文公下:“~而置之莊嶽之間。”(莊嶽:齊都城中的地名。)又為伸長。左傳成公十三年:“我君景公~領西望。”又為遙控。王勃滕王閣序:“控蠻荊而~甌越。”
(二)向後退。戰國策趙策三:“秦軍~而去。”引申為離開。賈誼吊屈原賦:“鳳漂漂其高逝兮,固自~而遠去。”
82.【卻】(卻)
(一)退,使退。戰國策趙策三:“秦將聞之,為~軍五十裡。”現代有雙音詞“退~”。
(二)不受。孟子萬章下:“~之,~之為不恭。”今成語有“~之不恭”。注意:“卻”又寫作“卻”,但不能寫作“卻”,“卻”音隙,地名,姓。
[辨]引,卻。“引”是退卻的姿態,“卻”是退卻的行為,二者並不相同。“引而去”不能說成“卻而去”。
83.【馮】
(一)讀píng。依憑,漢書酈食其傳:“食其~軾下齊七十餘城”。引早為依傍,依賴。左傳僖公五年:“神所~依,將在德矣。”又哀公七年:“~恃其眾。”這種意義後來寫成“憑”、“憑”。
(二)也讀píng。侵犯。周禮夏官大司馬:“~弱犯寡。”[~陵]侵犯。庾信哀江南賦:“~陵畿甸。”
(三)讀féng。秦漢時郡名“~翊”,在今陝西大荔縣。
84.【據】(據)
手靠著。莊子德充符:“~槁梧而瞑。”(瞑:同眠。)又盜蹠:“~軾低頭。”又漁父:“左手~膝,右手持頤。”(頤:下巴。)引申為依附。左傳僖公五年:“吾享祀豐絜,神必~我。”詩經邶風柏舟:“亦有兄弟,不可以~。”引申為證據(後起義)。郭璞爾雅序:“援~征之。”韓愈柳子厚墓誌銘:“議論證~今古。”
[辨]馮,據。在依附的意義上,“馮”與“據”是同義詞,所以“馮軾”又說成“據軾”。左傳僖公五年,上文說“神必據我”,下文說“神所馮依”,可見“據”就是“馮依”。後代“憑據”變成了雙音詞,當“證據”講,原意是人所依傍作為證明的東西。只有某些習慣用途上稍有不同。例如“據理力爭”不說“憑理力爭”。
85.【約】
(一)纏,束縛。詩經小雅斯干:“~之閣閣。”(閣閣:上下嚴緊的樣子。)曹植美女篇:“攘袖見素手,皓腕~金環。”“約車”即將馬系在車轅下(套車)。戰國策齊策四:“於是~車治裝,載券契而行。”又趙策四:“於是為長安君~車百乘,質于齊。”用作名詞時表示繩索,繩子。老子二十七章:“善結無繩~而不可解。”引申為約束。論語子罕:“博我以文,~我以禮。”[~束](1)盟約,規章。史記高祖本紀:“待諸侯至而定~束耳。”又: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括既代廉頗,悉更~束。”(2)諾言,信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未嘗有堅明~束者也。”再引申為簡要。孟子離婁下:“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也。”又公孫醜上:“又不如曾子之守~也。”文心雕龍情采:“故為情者要~而寫真,為文者淫麗而煩濫。”成語有“由博反~”。又引申為少,節儉,如說“儉~”。
(二)訂約。史記項羽本紀:“懷王與諸侯~,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又名詞。盟約。賈誼過秦論:“於是從散~解。”引申為約會(後起義)。趙師秀約客詩:“有~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86.【解】
(一)分解,指分解動物(原義是解牛)。莊子養生主:“庖丁為文惠君~牛。”左傳宣公四年:“宰夫將~黿。”引申為把糾結著的東西解開。孟子公孫醜上:“民之悅之,猶~倒懸也。”(這是解下來。)禮記月令:“孟春之月,東風~凍。”(這是溶解。)戰國策趙策三:“所貴於天下之士者,為人排患釋難~紛亂而無所取也。”(這是排解。)李白清平調其三:“~釋春風無限恨。”(這是消解。)引申為對一種道理的解釋。史記呂太后本紀:“君知其~乎?”引申為曉悟,懂得,理解(後起義)。杜甫月夜詩:“遙憐小兒女,未~憶長安。”
(二)讀xiè。鬆弛,懈怠。詩經大雅烝民:“夙夜匪~。”這個意義後代寫作“懈”。
87.【釋】
(一)解開,放下[原來拿著或背著的東西],放掉。莊子養生主:“庖丁~刀對曰。”谷梁傳昭公二十九年:“民如~重負。”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彼必~趙而自救。”引申為釋放,赦免。左傳成公三年:“兩~累囚以成其好。”又為溶解。老子十五章:“渙兮若冰之將~。”又為分解,排解。戰國策趙策三:“為人排患~難解紛亂而無所取也。”
(二)解說,解釋。左傳襄公二十九年:“'春,王正月,公在楚。'~不朝正於廟也。”(朝正於廟:古代君主正月要朝祭太廟。)現代有雙音詞“注~”,“解~”等。
[辨]解,釋,放。“解”和“釋”在某些意義上有相通處。如都有“解開”或“鬆開”的意思,所以冰塊消融可以說“解凍”,又可說“渙然冰釋”;又都有“分析”、“解說”的意思,所以可以說“注解”,也可說“注釋”,在其它意義上,二者各有自己的習慣用法。“放”不具備“解”和“釋”的上述意義。“放”的一個突出的意義是“使事物向四外擴散”。所以把牛羊趕出去餵養為“放牧”,將人趕到邊遠地方叫“放逐”,不守規矩,任意而行為“放蕩”。這種意思也是“解”、“釋”所沒有的。在現代漢語中,由“解”、“釋”、“放”構成的複合詞,仍有明顯的區別。如“解開”和“放開”,“解放”和“釋放”,“開釋”和“開放”,應用的範圍、物件都不一樣。
88.【具】
(一)設食,準備酒席。禮記內則:“若未食,則佐長者視~。”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請語魏其侯帳~。”又:“早帳~至旦。”(帳:設置帷帳。)引申為餐。戰國策齊策四:“食以草~。”史記項羽本紀:“為太牢~。”(太牢:牛、羊、豕。)
(二)動詞。具有。孟子公孫醜上:“冉牛、閔子、顏淵則~體而微。”(三人都具有聖人的全體,但未夠廣大。)現代變為雙音詞“~有”,“~備”。引申為準備。左傳隱西元年:“繕甲兵,~卒乘。”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呼兒~紙筆。”
(三)副詞。義同“俱”。詩經小雅節南山:“民~爾瞻。”引申為盡,完全。杜甫寄薛三郎中詩:“其樂難~陳。”
(四)才具,才能。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詩:“當今廊廟~,構廈豈雲缺?”引申為器具(後起義)。
89.【給】
(一)讀jǐ。形容詞。豐足(指食用)。跟“乏”相反。孟子梁惠王下:“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省:視察。斂:收穫。)史記倉公扁鵲列傳:“其家~富。”後漢書曹褒傳:“其秋大熟,百姓~足。”
(二)讀jǐ。動詞。供應[食用],使足,使不匱乏。戰國策齊策四:“孟嘗君使人~其食用。”司馬遷報任安書:“虜救死扶傷不~。”注意:上古“給”字意義和現代意義距離很遠。上古“給”字不表示“給予”。例如左傳隱西元年“欲與大叔”,不能說成“欲給大叔”。
[辨]與,予,給。“與”和“予”自古同音,而且在“給予”的意思上同義。“給”則和“與”、“予”大有區別。“給”用作動詞時,不是表示一般的“給予”,而是表示“供給”,並且一般只限於供給食用。作“給予”解的“給”,是後起義,讀gěi。
90.【計】
結算,算帳。戰國策齊策四:“問門下諸客:誰習~會。”莊子庚桑楚:“今吾日~之而不足,歲~之而有餘。”引申為打算,盤算,謀畫。戰國策趙策四:“父母之愛子則為之~深遠。”為計策。戰國策齊策四:“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也。”
91.【謀】
(一)考慮,計畫,商議。左傳莊公十年:“肉食者~之。”又:“未能遠~。”詩經衛風氓:“來即我~。”又名詞。計畫,計策。論語衛靈公:“小不忍則亂大~。”有時指算計。論語季氏:“而~動干戈於邦內。”
(二)營求,謀求。論語衛靈公:“君子~道不~食。”
92.【會】
(一)動詞。會合,聚會,特指盟會、宴會等。左傳桓公十五年:“公~齊侯于艾。”又名詞。引申為機會。成語有:“適逢其~。”
(二)副詞。正巧(指時間)。戰國策趙策三:“~秦圍趙。”史記項羽本紀:“~天大雨。”在這種意義上,“會”與“適”同義,所以二字可以連用。戰國策趙策三:“適~魏公子無忌奪晉鄙軍以救趙擊秦。”
(三)讀guài(今讀kuài)。年終結帳,又泛指算帳。[~計]記帳的工作。周禮天官司會:“聽其~計。”又作“計會”。戰國策齊策四:“問門下諸客:'誰習計~,能為文收責于薛者乎?'”
93.【習】
(一)鳥反復地飛,頻繁地飛。禮記月令:“鷹乃學~。”引申為反復練習,鑽研。論語學而:“學而時~之。”又:“傳不~乎?”引申為熟習,通曉。戰國策齊策四:“問門下諸客:'誰~計會,能為文收責于薛者乎?'”
(二)人們受客觀事物反復影響所產生的反應習慣。論語陽貨:“性相近也,~相遠也。”荀子大略:“政教~俗,相順而後行。”今成語有“~以為常”,“~焉不察”。
94.【疾】
(一)病。論語泰伯:“曾子有~。”
(二)恨,痛恨。論語季氏:“君子~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孟子梁惠王上:“天下之欲~其君者,皆欲赴訴于王。”
(三)快,速。跟“徐”相對。莊子天道:“不徐不疾。”戰國策齊策四:“來何~也?”又趙策四:“老臣病足,曾不能~走。”
95.【病】
(一)重病。左傳宣公二年:“見靈輒餓,問其~。”論語述而:“子疾~,子路請禱。”又衛靈公:“在陳絕糧,從者~,莫能興。”引申為一般的病。莊子列禦寇:“秦王有~召醫。”
(二)有病。戰國策趙策四:“老臣~足。”(足有病。)又表示毛病在於。孟子告子下:“夫道若大路然,豈難知哉?人~不求耳。”又表示以為憾事。論語衛靈公:“君子~無能焉,不~人之不己知也。”枚乘七發:“僕~未能也。”
[辨]疾,病。一般的病叫“疾”;重病叫“病”。論語子罕:“子疾病。”注:“疾甚曰病。”譯成現代漢語是:“孔子病了,病得很重。”但就現有史料看,“疾”和“病”單用時,並無分別。如病重既可說“病篤”,又可說“疾革”。但是,“疾”的第二義和“病”的第二義仍然有很大的差別。“疾”的第三義更是“病”字所沒有的。
96.【餓】
挨餓。左傳宣公二年:“見靈輒~。”論語季氏:“伯夷叔齊~于首陽之下。”孟子公孫醜上:“野有~莩而不知發。”又告子下:“勞其筋骨,~其體膚。”杜甫醉時歌:“但覺高歌有鬼神,焉知~死填溝壑!”注意:在上古漢語裡,“餓”字不當簡單的肚子餓講。直到唐代還是如此。
[辨]饑,饑,餓。這三個字古代不同義。“饑”是現在所說的一般的“肚子餓”,“餓”是嚴重的饑,指沒有飯吃,受到死亡的威脅。所以吃不飽的稱:“饑民”,而餓死者為“餓莩”。其詞義區別極明顯。“饑”是指五穀不熟所形成的饑荒。“饑”與“饑”古不同音,一般不通用。上古文獻中個別混用的地方,可能是後代傳寫之誤。韓非子飾邪:“家有常業,雖饑不餓。”可見二者是有區別的。禮記檀弓下:“齊大饑,黔敖為食于路,以待餓者而食之。”其中的“餓”不能換成“饑”或“餓”;其中的“餓”也不能換成“饑”或“饑”。後代“饑”“餓”混用的情況多見,“饑”“饑”混用的情況罕見。
97.【厭】
(一)飽。“厭”字用於“吃飽”的意義時,一般寫作“饜”。孟子離婁下:“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引申為滿足。左傳隱西元年:“姜氏何~之有?”又僖公三十年:“夫晉何~之有?”論語述而:“學而不~。”
(二)討厭,憎惡。左傳隱公十一年:“天而既~周德矣。”論語鄉黨:“食不~精,膾不~細。”
(三)讀yà。鎮壓。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將以~眾。”特指用迷信的方法去鎮壓。史記高祖本紀:“秦始皇常曰'東南有天子氣',於是因東遊以~之。”[~勝]用迷信的方法鎮壓。漢書王莽傳下載王莽鑄“威鬥”,想用它“~勝眾兵。”
[辨]飽,厭。“飽”與“厭”是同義詞。但“飽”字一般只用於“吃飽”,而“厭”則經常用於抽象的意義。“飽”字是不及物動詞,“厭”是及物動詞,所以說“饜酒肉”。“飽”字可以用作狀語,如“飽食”,“厭”字沒有這種用法。
98.【衰】
(一)力量減退。跟“盛”相對。左傳莊公十年:“一鼓作氣,再而~,三而竭。”引申為衰老。戰國策趙策四:“而臣~。”又為減少。戰國策趙策四:“日飲食得無~乎?”孟子盡心下:“禮貌未~。”又為衰弱,衰微。孟子滕文公下:“聖人之道~。”又:“世~道微。”杜甫北征詩:“不聞夏殷~,中自誅褒妲。”
(二)讀cuī。等差。左傳桓公二年:“各有分親,皆有等~。”又襄公二十五年:“且天子之地一圻,列國一同,自是以~。”(圻qí:方千里。同:方百里。衰:遞減。)
(三)讀cuī。喪服名。三年喪將麻布披於胸前。論語子罕:“子見齊~者。”(齊:指麻布緝邊。)這個意義後代寫作“縗”。
99.【崩】
山塌下來。左傳成公五年:“梁山~。”“崩”又用於抽象的意義,表示“崩潰”。左傳隱西元年:“不義不昵,厚將~。”論語季氏:“邦分~離析而不能守也。”引申為死,特指天子死。戰國策趙策三:“周烈王~。”按:以“崩”指天子死,顯然是一種比喻。所以戰國策趙策在敘述周烈王崩的赴告時說:“天~地坼,天子下席。”又觸讋對趙太后說:“一旦山陵~,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趙太后不是天子,但當時周天子無權,趙太后為一國之主,所以也能以“山陵崩”為比喻。)
[辨]崩,薨,卒,死,沒(歿)。在封建社會中,等級的分別很嚴,連死也分了等級。禮記曲禮:“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唐書百官志:“凡喪,二品以上稱薨,五品以上稱卒,自六品達于庶人稱死。”左傳對諸侯有時也稱“卒”。僖公三十二年:“冬,晉文公~。”至於唐代,“卒”字的用法更變為不嚴格的了。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入門聞號啕,幼子饑已卒。”這“卒”只泛指死。“歿”也是泛指死。上古一般只寫作“沒”。孟子滕文公上:“昔者孔子沒”。賈誼過秦論上:“孝公既沒”。論語學而:“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楚辭懷沙:“伯樂既沒”,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引作“伯樂既歿兮”。
100.【匱】
(一)匣,近似後代的櫃。莊子櫃篋:“將為胠篋探囊發~之盜而為守備。”
(二)盡,缺乏。詩經大雅既醉:“孝子不~,永錫爾類。”左傳隱西元年引此文。
101.【困】
(一)無路可走。“~窮”指生活艱難。論語堯曰:“四海~窮。”“乏~”“~乏”,指缺乏[吃的、穿的、用的]。左傳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來,供其乏~。”
(二)遇到困難,被難住。論語季氏:“~而學之,又其次也。”引申為困住。論語子罕:“不為酒~。”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傅序:“而智勇多~於所溺。”
102.【侈】
過多。莊子駢拇:“駢拇枝指,出乎性哉,而~於德。”(駢拇:指腳的大拇指與第二指相連合為一指。枝指:指手的大拇指旁枝生一指,合成六指。)文心雕龍鎔裁:“駢拇枝指,由~於性。”引申為邪,放肆,不檢束。孟子梁惠王上:“放辟邪~,無不為已。”又為奢侈,跟“儉”相對。戰國策楚策四:“專淫逸~靡,不顧國政。”
103.【靡】
(一)無。詩經大雅蕩:“~不有初,鮮克有終。”(左傳宣公二年引此文。)又小雅采薇:“~室~家。”
(二)倒下。左傳莊公十年:“望其旗~。”[披~]也是倒下。漢書司馬相如傳:“風之所被,罔不披~”。又用來形容兵敗如山倒的情況。史記項羽本紀:“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
(三)浪費。戰國策楚策四:“專淫逸侈~。”禮記檀弓上:“若是其~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
104.【寡】
(一)少。戰國策齊策四:“視吾家所~有者。”論語季氏:“不患~而患不均。”[~人]寡德之人。諸侯的自稱。戰國策齊策四:“~人不祥。”
(二)老而無夫。戰國策齊策四:“哀鰥~,恤孤獨”。後來指死了丈夫。如“新~”。
105.【少】
(一)多的反面。孟子梁惠王上:“鄰國之民不加~,寡人之民不加多。”又副詞。稍,略。戰國策趙策四:“~益嗜食,和於身。”又:“太后之色~解。”又指時間短暫。孟子萬章上:“始舍之,圉圉焉,~則洋洋焉,攸然而逝。”(按:這是放魚于池的情況。)注意:上古“稍”字只當“漸”講,而“少”字則相當於現代的“稍”。
(二)輕視,瞧不起。史記蘇秦列傳:“顯王左右素習知蘇秦,皆~之。”論衡程材:“世俗共短儒生,儒生亦自相~。”
(三)讀shào。少年,青年。戰國策趙策四:“十五歲矣。雖~,願及未填溝壑而托之”。注意:古人所謂“少”,包括少年和青年。凡未滿三十歲都叫“少”。
(四)讀shào。副職之名。如封建社會的“~師”、“~保”、“~傅”為“太師”、“大保”、“太傅”之副,“~司馬”、“~司寇”為“大司馬”、“大司寇”之副,“詹事”之副稱“~詹事”,縣令之副稱“~府”。
[辨]寡,少。“寡”和“少”是同義詞。可能是方言的差別。論語左傳于多寡的意義說“寡”不說“少”。
106.【微】
(一)隱蔽,藏匿。左傳哀公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縊,其徒~之。”引申為未顯露的。禮記坊記:“夫禮者,所以章疑別~以為民坊者也。”(坊:同“防”。)又副詞,表示暗暗地。禮記坊記:“~諫不倦。”引申為微小,細微。孟子公孫醜上:“冉牛、閔子、顏淵則具體而~。”[~言](1)微妙之言。漢書藝文志:“昔仲尼沒而~言絕。”(2)暗暗地說。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武安侯乃~言太后風上。”又為低賤,卑下。史記高祖本紀:“群臣皆曰:'大王起細~,誅暴逆,平定四海。'”又:“高祖起細~。”“微時”指微賤的時候,未發跡的時候。漢書王陵傳:“高祖~時,兄事陵。”又外戚列傳:“上乃詔求~時故劍。”又為衰微。詩經邶風式微:“式~式~,胡不歸?”(式:語氣詞。)戰國策趙策三:“周貧且~。”
(二)義略同“非”。但只用於事後的假設。左傳僖公三十年:“~夫人之力不及此。”論語憲問:“~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獨]不但,非但。戰國策趙策四:“~獨趙,諸侯有在者乎?”
107.【強】(強)
(一)有力,強盛。跟“弱”相對。孟子梁惠王上:“弱固不可以敵~。”戰國策趙策三:“前與齊閔王爭~為帝。”引申為有餘,用於數目的後面(後起義)。木蘭辭:“賞賜百千~。”
(二)上聲,讀qiǎng。竭力,勉力。戰國策趙策四:“大臣~諫。”引申為強迫,勉強。孟子滕文公上:“~曾子。”
108.【固】
(一)堅固,特指地理險要,或城郭堅固,便於防守。論語季氏:“今夫顓臾,~而近于費。”引申為堅持(用作狀語)。“固守”,指堅守。賈誼過秦論上:“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守,以窺周室。”“固辭”,指堅辭。戰國策齊策四:“梁使三反,孟嘗君~辭不往也。”
(二)副詞。本來,當然。孟子梁惠王上:“弱~不可以敵強。”又:“臣~知王之不忍也。”[~然](1)本來的樣子。莊子養生主:“因其~然。”(2)本來如此。戰國策趙策三:“彼天子~然。”
[辨]堅,固,剛,強。“堅”的本義是土硬,“剛”的本義是刀硬(“鋼”字由此發展而來),“強”的本義是弓有力,“固”的本義是四面閉塞,難攻易守。由本義的不同,可以看出它們之間的差別。“固”字用於城郭險阻的時候,不是“堅”“剛”“強”所能代替的。“強”字用於本義時,如杜甫前出塞“挽弓當挽強”,也不是其它三字所能代替的。“堅”“剛”“強”三字的分別又可以從它們的反義詞“脆”“柔”“弱”看出來。當然,四字相通的地方是有的。
109.【再】
副詞。兩次,第二次。左傳莊公十年:“一鼓作氣,~而衰,三而竭。”又僖公五年:“一之為甚,其可~乎?”論語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斯可矣。'”注意:古人表示動作的量,於“一次”到“十次”,都用一般數目字,如“一鼓作氣”,“三思而後行”,“六出祁山”,“九伐中原”等等,唯獨“兩次”不用“二”,而用“再”。
[辨]兩,再,複,更,又。“兩”字可以用作副詞,但它的意義和“再”不同。“兩”指雙方,指動作的面(參看第一單元“兩”字條);“再”指兩次,指動作的量。“再”和“複”更需要嚴格地區別開來。說“再”時著眼在次數(兩次);說“複”時,著眼在行為的重複,所以不止兩次也可以說“複”。現代漢語的“再”相當於古代的“複”;假如拿現代意義去看古代的“再”字(特別是上古漢語),就會產生誤解。例如“三年再會”,在上古是說“三年之內會面兩次”;如果瞭解為“三年之後再見”,那就錯了。“更”的副詞意義是從“改變”、“更換”發展來的。所以用作副詞時有“另外”、“重新”的意思。左傳僖公五年的“晉不更舉矣”是說晉國不須另外出兵。它所強調的是新情況,不在次數。“又”則是加強語氣,帶有感情色彩。如左傳莊公十年:“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同時還可表示意思上更進一層,或語氣轉折。如左傳昭公十二年:“為賦蓼蕭,弗知,又不答賦。”(蓼蕭:詩經小雅的篇名。)
110.【三】
數目字。戰國策齊策四:“狡兔有~窟。”又泛指多次。戰國策趙策三:“魯仲連辭讓者~,終不肯受。”泛指多次的“三”字,舊讀去聲(sàn)。
111.【帝】
(一)天神,整個宇宙的主宰者(迷信)。尚書洪范:“~乃震怒。”列子湯問:“[操蛇之神]告之於~。~感其誠。”又稱“上帝”。詩經大雅大明:“上~臨汝。”也稱“天帝”(少見)。戰國策楚策一:“今子食我,是逆天~命也。”引申為泛指尊神。漢書高帝紀:“吾子,白~子也,化為蛇當道,今者赤~子斬之。”
(二)人間的最高統治者,皇帝。尚書舜典:“二十有八載,~乃殂落。”(帝:指堯。殂cú落:死。)楚辭離騷:“~高陽之苗裔兮。”
112.【後】
(一)君主,人君,天子。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其南陵,夏~皋之墓也。”楚辭離騷:“昔三~之純粹兮。”有時指諸侯。尚書舜典:“班瑞於群~”(班:頒發。)[~土]地神。國語越語:“皇天~土。”
(二)君王之妻為“後”,母為“太后”。戰國策齊策四:“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又趙策四:“趙太~新用事。”
(三)通“後”。禮記大學:“知止而~有定,定而~能靜。”
113.【王】
(一)帝王,天子。左傳僖公四年:“爾貢包茅不入,~祭不共,無以縮酒。”又僖公五年:“勳在~室。”注意:本來殷周時代,只有天子才可稱“王”,例如“紂~”,“周文~”等。但春秋時的諸侯國楚、吳、越等稱了“王”,戰國時的諸侯又都普遍稱“王”,於是“王”逐漸降低。自秦始皇起,天子改稱“皇帝”,“王”便成了臣子的最高封爵。如西漢初,韓信先封“齊王”,後改“楚王”,劉濞(bì)為吳王。
(二)讀wàng。動詞。統治天下(作天下之王)。孟子梁惠王上:“然而不~者,未之有也。”又:“德何如則可以~矣?”
114.【侯】
五等爵的第二等。左傳僖公三十年:“晉~秦伯圍鄭”。漢書李廣傳:“武帝封子延年為~。”按:侯的地位,隨著時代而降低。漢代的侯,食邑很小。注意:“侯”與“候”音義都不同。
115.【子】
(一)兒女。一般指兒子。戰國策趙策四:“丈夫亦愛憐其少~乎?”有時指女兒。戰國策趙策三:“鬼侯有~而好。”論語先進:“孔子以其兄之~妻之。”(妻,讀去聲,嫁給。)注意:“子”的最初意義是孩兒,不論男性或女性都可稱“子”。詩經小雅斯干:“乃生男子”,“乃生女子”,其中“男”“女”都是定語,“男子”等於今天所謂“男孩”,“女子”等於今天所謂“女孩”。
(二)男子的尊稱,用來專指有德的人,等於“夫子”。論語鄉黨:“~退朝。”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孟~,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引申為對人的尊稱,可以譯成現代漢語的“您”。左傳僖公三十年:“吾不能早用~,今急而求~。”注意:在此情況下,“子”字仍是名詞,所以它的前面可加“吾”字作為定語。左傳隱公十一年:“吾~其奉許叔以撫柔此民也。”孟子公孫醜上:“吾~與子路孰賢?”在姓氏後面或諡號後面加“子”仍是尊稱。如“孔~”、“莊~”、“荀~”,“趙宣~”(趙盾)、“韓獻~”(韓厥)、“魏莊~”(魏絳)。在儒家的著作(如論語、禮記)中,“子”常專指孔子。論語學而:“~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三)子爵,五等爵的第四等。左傳僖公四年:“楚~使屈完如師。”
(四)地支名。左傳僖公五年:“冬十二月丙~朔,晉滅虢。”
116.【息】
(一)氣息(一呼一吸為一息)。莊子逍遙遊:“生物之以~相吹也。”引申為歎氣。史記高祖本紀:“喟然太~。”(太息:長歎。)諸葛亮出師表:“未嘗不歎~痛恨於桓靈也。”
(二)休息。禮記檀弓下:“公叔禺人遇負杖入保者~。”引申為停止,止息。漢書賈誼傳:“百姓素樸,獄訟衰~。”陶潛歸去來辭:“請~交以絕遊。”
(三)增長,跟“消”相對。莊子秋水:“消~盈虛。”注意:現代漢語的“消息”表示“音信”,是後起的意義。
(四)兒子。戰國策趙策四:“老臣賤~舒祺。”
117.【宗】
(一)祖廟。左傳成公三年:“首其請於寡君而以戮於~。”引申為祖先,祖宗。左傳成公三年:“若不獲命,而使嗣~職。”
(二)宗族。同祖曰“宗”。左傳僖公五年:“晉吾~也,豈害我哉?”按,上古同姓必同祖,也一定同宗;後代同姓不一定同祖,所以同姓也不一定同宗。引申為同出一祖的派別,宗派。如佛教、道教都分“南~”,“北~”。又為某一學術領域中值得繼承的人。晉書陸雲傳:“百代文~,一人而已。”王勃滕王閣序:“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
(三)朝見。周禮春官大宗伯:“[諸侯朝天子]春見曰朝,夏見曰~。”[朝~]朝見。尚書禹貢:“江漢朝~於海。”引申為歸向。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布衣,傳十余世,學者~之。”又為尊敬。儀禮士昏禮:“~爾父母之言。”
118.【廟】
祭祀祖先的地方。賈誼過秦論上:“一夫作難而七~隳。”“宗廟”二字常常連用。戰國策齊策四:“寡人不祥,被于宗~之祟。”論語先進:“宗~之事。”引申為一般供奉神的地方(後起義)。注意:上古只有祖廟稱“廟”,神廟不稱“廟”。到了後代,道教稱“廟”,佛教稱“寺”。
[辨]宗,廟。“宗廟”二字連用等於一個單詞。分用時,“宗”指供奉神主的地方,而“廟”則規模較大。後代于“宗廟”的意義單用時,稱“廟”不稱“宗”。
119.【詩】
(一)文體的一種。尚書舜典:“~言志。”曹丕典論論文:“銘誄尚實,~賦欲麗。”陶潛歸去來辭:“臨清流而賦~。”
(二)專指詩經。左傳隱西元年:“~曰:'孝子不匱。'”又宣公二年:“~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論語為政:“子曰:'~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又季氏:“曰:'學~乎?'”注意:在古代漢語中凡稱“詩曰”,“詩雲”,都是指的詩經,沒有例外。先秦兩漢如果單說“詩”,一般也是指的詩經。後代就不同了。
120.【書】
(一)寫,寫字。左傳宣公二年:“大史~曰:'趙盾弑其君。'”論語衛靈公:“子張~諸紳。”(子張把孔子的話寫在衣帶上。)引申為字。史記項羽本紀:“~足以記名姓而已。”後漢桓靈時童謠:“舉秀才,不知~。”
(二)信。戰國策齊策四:“封~謝孟嘗君曰。”又齊策四:“~未發。”今雙音詞有“書信”。
(三)尚書(書經)的專稱。論語為政:“~雲:'孝乎惟孝。'”孟子盡心下:“盡信~則不如無~;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武成:尚書篇名。)“詩書”連用,指詩經和尚書。論語述而:“詩~執禮,皆雅言也。”引申為一般的書籍。論語先進:“何必讀~,然後為學?”
121.【禮】
(一)剝削階級社會的典章制度與傳統習慣。論語為政:“殷因于夏~,所損益可知也。”(因:繼承。損益:增減。)又先進:“為國以~。”禮記禮運:“大人世及以為~。”注意:在古文獻中“禮”也作“禮”。
(二)禮貌,禮節,典禮。左傳僖公三十年:“以其無~于晉,且貳于楚也。”
(三)行為的規範。左傳成公三年:“其竭力致死,無有二心,以盡臣~。”
122.【樂】
(一)讀yuè。音樂。論語子路:“事不成,則禮~不興。”
(二)讀lè。快樂,愉快。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乎?”又名詞。左傳隱西元年:“其~也融融。”論語雍也:“回也不改其~。”
(三)讀yào。喜愛。論語雍也:“知者~水,仁者~山。”(知:同“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