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句,也字

字数:3215

判斷句是以名詞或名詞性的片語為謂語,表示判斷的。在現代漢語裡,判斷句的主語和謂語之間一般要用係詞(判斷詞)“是”字來聯繫,例如“我是中國人”。但是在秦漢以前,判斷句一般不用係詞,而是在謂語後面用語氣詞“也”字來幫助判斷。例如:

制,岩邑也。(左傳隱西元年)

虢,虞之表也。(左傳僖公五年)

董狐,古之良史也。(左傳宣公二年)

而母,婢也。(戰國策·趙策)

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左傳隱西元年)有時候在主語後面用語氣詞“者”字表示提頓,然後再在謂語後面用語氣詞“也”字。例如:

彼秦者,棄禮義而尚首功之國也。(戰國策·趙策)

彼吾君者,天子也。(戰國策·趙策)

南冥者,天池也。(莊子·逍遙遊)

臣之所好者,道也。(莊子·養生主)這種用“也”字煞句和用“者”“也”照應的句子,是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典型結構。

在先秦時代,有些“是”字容易被人誤解為係詞,實際上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或謂語。例如:

是吾師也。(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是社稷之臣也。(論語·季氏)在這兩個例子裡,“是”字用作主語,“吾師”“社稷之臣”是謂語。

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戰國策·魏策)

(今天就是這樣。)




--------------------

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孟子·梁惠王下) 湯之問棘也是已¹“是已”略等於“是也”,“已”字也是語氣詞。①。(莊子·逍遙遊)在這三個例子裡,“是”字用作謂語,“今日”“武王”“湯之問棘”是主語。

在判斷句中,人們所判斷的不限於人或物,有時候是一件事情,這件事情在前面敘述過了,然後用指示代詞“是”字或“此”字複指,使意義更為明確。例如: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左傳僖公三十年)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論語·季氏)

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莊子·逍遙遊)在第一個例句裡,“是”字複指“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這件事情,其餘由此類推。

但是,在古代漢語裡,這種用來複指的指示代詞往往不用。這樣,好像不是判斷句,其實仍是判斷句。例如:

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寡君之願也。(左傳僖公四年)

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是)君之所知也。(左傳僖公三十年)

執事不以釁鼓,使歸即戮,(是)君之惠也。(左傳成公三年)在第一個例子裡,“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主語,“寡君之願也”是謂語,其餘由此類推。

有些判斷句由於主語所指的人或事物已經在上文出現,所以省略主語,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對話裡。例如:

對曰:“翳桑之餓人也。”(左傳宣公二年)

子曰:“隱者也。”(論語·微子)




--------------------

子曰:“非吾徒也¹”非“字是否定副詞,下文就要談到。①。……”(論語·先進)

古代漢語判斷句的謂語前面常用副詞“乃”字來加強肯定,用副詞“非”字來表示否定。先看用“乃”字的判斷句:

吾乃梁人也。(戰國策·趙策)

是乃仁術也。(孟子·梁惠王上)

孟嘗君怪之,曰:“此誰也?”左右曰:“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戰國策·齊策)從上面這些例句裡,我們不難看出,判斷句用“乃”字,肯定的意味強,而且往往帶有辯白或申明的口氣。“吾乃梁人也”,這意味著“吾非燕人”“吾非趙人”等等。這種用法的“乃”字相當於現代漢語的“便(是)”“就(是)”,因此在現代漢語的書面語言裡,“乃”字還可以加在“是”字的前面,說成“乃是”。

再看用“非”字的判斷句:

是非君子之言也。(禮記·檀弓上)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戰國策·魏策)

管仲非仁者與?(論語·憲問)這種用法的“非”字雖然可以譯成現代漢語的“不是”,但是,嚴格地說,它的語法作用是作為一個否定副詞來否定謂語的,它不是否定性的係詞,不是“不”和“是”的結合體。

在討論古代漢語判斷句的時候,有一個“為”字值得提出來說一說:

吾乃今日而知先生為天下之士也!(戰國策·趙策)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論語·微子)




--------------------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論語·微子)這類句子裡的“為”字,很像現代漢語的係詞“是”。其實古代漢語的“為”字是一個涵義非常廣泛的動詞¹關於“為”字,古漢語通論(八)裡還要討論。①,在上面這些例句裡,雖然可以用現代的“是”字來對譯,但不必認為就是上古的真正的係詞。在上古漢語裡,用“為”字的判斷句非常罕見,而且限於一定的場合。就以上面所舉的例句而論,例一“先生為天下之士”不是獨立的句子,而是全句謂語動詞“知”的賓語。例二“為”字的前後兩項,字面相同。例三“為”字後面是疑問代詞,這句話在上古更常見的說法是:“夫執輿者誰也?”不用“為”字。《戰國策·齊策》:“孟嘗君怪之,曰:此誰也?”《孟子·離婁下》:“追我者誰也?”可以為證。“夫執輿者為誰”、“為孔丘”,其實都是以敘述句的形式代替了判斷²當然,從句子的語氣說,“夫執輿者為誰”是疑問句。②。例四“為”字的動詞意義更為明顯。總的說來,上古用“也”字煞句的判斷句一般不能用“為”字,所以像“制,岩邑也”不能說成“制為岩邑也”,這是值得注意的。

判斷句是表示判斷的,但是在語言實踐中,我們會遇到某些判斷句,它們的主語和謂語的關係,不能按照形式邏輯的要求來加以分析。這在現代漢語是如此,在古代漢語也是如此。例如《戰國策·齊策》:“馮諼先驅,誡孟嘗君曰:千金,重幣也;百乘,顯使也。齊其聞之矣。”千金和重幣可以構成判斷,但是百乘指的是車馬,顯使指的是人臣,照形式邏輯講,就很難構成判斷,可是這句話的意思還是可以瞭解的。又如《左傳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戰,不能說等於勇氣,人們只能說作戰是靠勇氣的,或者說,勇氣是打勝仗的條件之一,等等。但是,照字面講,這句話又只能解作“打仗就是勇氣”。對於這種內容壓縮了的判斷句,我們不應該以詞害義。

判斷句有一種最常見的活用法,就是採用判斷句的形式來解釋原因。例如:

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戰國策·齊策)

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論語·憲問)

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莊子·養生主)在現代漢語裡,“是”字也可以用來解釋原因。由此可見解釋原因和判斷在性質上是相近的;又可以證明語言既有發展又有繼承的道理。

現在講到“也”字。

從“也”字的位置看,有兩種“也”字:(一)煞句的“也”字;(二)句中的“也”字。現在分別加以敘述。

(一)煞句的“也”字

煞句的“也”字一般用於判斷句的句尾來幫助判斷,這是“也”字的基本用法。這一點,上文已經說過。現在要講的是由這種基本用法引申出來的用法。第一,“也”字常用在因果句的句尾。例如:

媼之送燕後也,持其踵為之泣,念悲其遠也。(戰國策·趙策)

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莊子·逍遙遊)

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孟子·梁惠王上)前兩個例子是由果溯因,說明真相;最後一個例子是由因及果,進行推理:都用“也”字煞句。

第二,說話人對所說的事情的真實性表示深信不疑,也用“也”字煞句。例如:

蔓難圖也。(左傳隱西元年)

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客無好也。(戰國策·齊策)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戰國策·齊策)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由於說明因果關係和確認事情的真實性都帶有論斷的性質,所以用“也”字煞句是很自然的。

此外,古代漢語表示命令的句子也往往用“也”字煞句。例如:

不及黃泉,無相見也。(左傳隱西元年)

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論語·先進)其實“也”字的這種用法,和前面所講的用法仍然是相通的。

有一種情況值得注意:如果句中有疑問代詞或疑問副詞,“也”字似乎也帶了疑問語氣。例如:

孟嘗君怪之,曰:“此誰也?”(戰國策·齊策)

責畢收乎?來何疾也?(戰國策·齊策)

曷為久居此圍城之中而不去也?(戰國策·趙策)

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論語·憲問)

如之何其拒人也?(論語·子張)有人認為這種“也”字的作用和“邪”(耶)字相同,那是不對的。“也”字和“邪”(耶)字區別在於:(1)“也”字本身不表示疑問,“邪”(耶)字本身表示疑問。例如《莊子·齊物論》:“子知子之所不知邪?”就不能換用“也”字,一換“也”字就不是疑問句了。(2)“也”字雖然用在疑問句裡,但仍然帶有一點確定語氣,所以“也”字後面容許再用疑問語氣詞。例如《論語·先進》:“唯求則非邦也與?”又如《莊子·齊物論》:“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

(二)句中的“也”字

“也”字有時用在單句或複句中作語氣詞,表示頓宕。

有的“也”字用在單句中的主語(其中有的是主謂結構作主語)之後。例如:

午也可。(左傳襄公三年)

師也過,商也不及。(論語·先進)

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論語·先進)

今由與求也相夫子。(論語·季氏)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論語·泰伯)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莊子·逍遙遊)前四例“也”字是用在一般主語之後,後二例“也”字是用在主謂結構所充任的主語之後。後面兩個句子如果譯成現代漢語,似乎可以把“也”字譯為現代的“得”字,例如“水之積也不厚”,可譯為“水積得不多。”但是,這只是詞序上的偶合,事實上“得”並不相當於“也”,因為這兩句話古今的語法結構是大不相同的。下面古漢語通論(十二)還要討論這種句子。

有的“也”字不是用在單句主語之後,而是用在時間副詞(或片語)之後。例如:

今也則亡。(論語·雍也)

今也,南蠻蠻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孟子·滕文公上)

當是時也,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有的“也”字是用在複句中的第一個分句之後,這個分句往往是表示時間修飾的分句。例如: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左傳僖公三十年)

媼之送燕後也,持其踵為之泣,念悲其遠也。(戰國策·趙策)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禮記·禮運)

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論語·微子)前面三個例子就是表示時間修飾的分句。這種句子後面古漢語通論(十三)討論“之”字時還要討論它。


古漢語通論敘述句,矣字,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