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字数:537

《論語》是孔子門人及其再傳弟子集成的。書中輯錄了孔子的言行和一些孔子弟子的言行,是一部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漢初所傳的《論語》,有古論、齊論、魯論之分。古論出自孔子壁中,用古文字寫成,孔安國曾為之作訓解,但已失傳。齊論為齊人所學;魯論為魯人所傳。東漢鄭玄就魯論篇章,參考齊古,為之作注,今亦殘佚。魏時的何晏集漢儒以來各家之說,成《論語集解》,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論語》注本。後來,《論語》逐漸被人重視,研究的人也很多。至唐文宗時,被列入經書。宋朱熹又把它與《大學》、《中庸》(《禮記》中的兩篇)、《孟子》合為《四書》,並為《論語》、《孟子》作了集注,成為官定的讀本,《論語》從此更為一般人所重視了。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人,出身于沒落奴隸主貴族。生於西元前551年,死於西元前479年。他曾在魯國做過官,但主要是從事於學術和教育活動。他是我國古代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和大政治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論語》共二十篇,內容包括政治主張、教育原則、倫理觀念、品德修養等方面。語言簡而易曉,含蓄有致,為語錄的典範。其中有很多總結社會生活經驗的言論,後來逐步發展為格言和成語,對後代文學語言有很大的影響。

《論語》通行的注本有《論語注疏》(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和宋朱熹的《論語集注》,清劉寶楠的《論語正義》。今人楊伯峻的《論語譯注》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

(一)學而

(二)為政

(三)裡仁

(四)公冶長

(五)雍也

(六)述而

(七)泰伯

(八)子罕

(九)鄉黨

(十)先進

(十一)顏淵

(十二)子路

(十三)憲問

(十四)衛靈公

(十五)季氏

(十六)陽貨

(十七)微子

(十八)子張


第三單元 論語 禮記(一)學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