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字数:1101

(阿周那说:“我想了解什么是田和知田,凯舍婆!什么是原质,我想了解什么是布鲁舍,什么是智慧,什么是可知。”)

薄伽梵说:

1.恭底耶哟!这身体称为“田”,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们把知身者称为“知田”。

2.你要知道,婆罗多!在诸田中,我也是知田,有关田和知田的智慧,被认为属于我。

3.什么是田,有什么性质,它来自何物,变化如何;知田是谁,有何性能,听我概要地把它们叙说。

4.此为不同仙圣以各种不同韵律所歌颂,亦以富于推理的梵经格言所吟咏。

5.五大(地、水、火、风、空)、我慢、觉、非显(本性)、十根(诸根和有为)、一心和五根境和;

6.欲、嗔、苦、乐、和合、觉、坚毅,凡此合称则为田,共寓之性为变异。

7.谦卑、诚实、戒杀、宽恕,以及正直、尊敬师长和纯洁,还有刚直与克己;

8.不贪根境,亦无我慢,生、老、病、苦、死,悉皆被洞穿;

9.不恋妻、子,不牵家庭,一切顺逆,视作等同;

10.专修瑜伽,对我忠贞,结庐僻静,不与人群;

11.对纯我论坚信不疑,对诸谛学的洞察穷原竞委,以上所述称为“智慧”,与之不同的只能称为“愚昧”。

12.我将把那可知讲述,领悟了它便得到了永恒;它就是无始的最高之梵,“非有非无”则是它的称呼。

13.它到处都有手和足,到处都有口和目,到处都有首和耳,它将全世界充漫周布。

14.它不具备各种知根,却似有诸知根的性能。无牵连却维系着万有,无三德却享有着德行。

15.它在万有之外亦在其中,它既是静物又是动物,它极近却又相距辽远,它不可知乃微妙之故。

16.它既独立完整不可分割,却又分别居于万有之中。它是毁灭者又是创生者,它被称为万有之载承。

17.它被称做超越黑暗者,是诸种光线中的光明,是智慧、可知、凭智可悟,它却存在于万有的心中。

18.以上便是我所描述的田、智慧和可知的梗概。我的信奉者懂得了它,便能达到我的性态。

19.须知原质和神我,二者皆无始初。转变与三德,皆由原质生出。

20.因果相衔,原质为因;感受苦乐,神我为因。

21.寓于原质之神我,享有原质之三德。投生于好坏之胎,是因对三德执著。

22.寓于体中的最高神我,被称为见证者和允诺者,也称为载乘和大自在,或曰享受者和无上我。

23.如此懂得了神我,懂得了原质和三德,此人便不会再生,无论其行为若何!

24.亲证自身之我,有人靠僧佉瑜伽,有人靠禅定,有人靠有为瑜伽。

25.另有人不明这种道理,听了他人之言才敬仰我。即使他们依赖于所闻,也不能将那死亡超脱。

26.婆罗多的俊杰哟!无论生者何物,动者静者,知晓它是原质与神我的结合。

27.有人见到无上自在均匀地寓于万物,万物有逝而他永存,此人所见确切无误。

28.因其见到自在天均匀地漫布于天际,故自我不伤自我,此人便能达到无上终的。

29.有人如若发现唯有原质从事诸业,自我却是无为者,其看法才算确切。

30.谁将万有的多样性,看做统归于一,并由一扩大之时,谁就算达到了梵的境地。

31.恭底耶哟!永不泯灭的无上我,既无诸德又无始初。虽宿体内亦无所为,且不被那有为(业果)玷污。

32.犹如遍及一切的空气,因其微妙而不受染。同样,无所不在之我,虽寓体内而不被玷。

33.婆罗多哟!宛如一轮红日将整个世界普照,有田者,同样把诸田照耀。

34.谁以慧眼看到了田与知田的区别,见到万有离却原质的解脱,谁就能臻于无上境界。

上述为《薄伽梵歌》的第十三章,名曰“田和知田的区别瑜伽,或身体和灵魂的区别之道”。


第十二章第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