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判
【题解】
《陆判》故事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叙述蒲松龄对医疗科学的理解与幻想,后半部分叙述其对社会人生的幻想。故事的重心在前半部分,精彩处也在前半部分。
男人要有才(主要指的是诗文之才),女人要有貌,这是中国古代对于人的评判的金标准。但才貌均得之于遗传基因,非后天所能及,于是许多人便朝思暮想企图改变现状。《陆判》通过蒲松龄的浪漫想象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人的心理状态,也反映了可能改变的路径——器官移植。虽然这些想象与现代的解剖学不尽吻合,比如认为人是否聪明,取决于心,愚笨是因为“毛窍塞”的缘故,换心就可以使人变聪明;比如要想变漂亮,不是整容,而是干脆换头——都有点缘木求鱼的味道。但换心使“文思大进,过眼不忘”;换头,使之“长眉掩鬓,笑靥承颧”,成为了“画中人”,展现了蒲松龄文思之巧,想象力之丰富。换心、尤其是换头的描写:“陆以头授朱抱之,自于靴中出白刃如匕首,按夫人项,着力如切腐状,迎刃而解,首落枕畔。急于生怀取美人头合项上,详审端正,而后按捺。”“朱妻醒,觉颈间微麻,面颊甲错,搓之,得血片,甚骇,呼婢汲盥。婢见面血狼藉,惊绝。濯之,盆水尽赤。举首则面目全非,又骇极。夫人引镜自照,错愕不能自解。”具体而微,精巧生动,数百年之后都令人惊叹蒲松龄高度的描摹技巧。
小说后半部分对于社会人生的描写——多子多福——则落入了俗套,反映了蒲松龄世俗的理想的另一面。
【正文】
陵阳朱尔旦¹,字小明。性豪放,然素钝²,学虽笃³,尚未知名。一日,文社众饮⁴,或戏之云:“君有豪名,能深夜赴十王殿⁵,负得左廊判官来⁶,众当醵作筵⁷。”盖陵阳有十王殿,神鬼皆以木雕,妆饰如生。东庑有立判⁸,绿面赤须,貌尤狞恶。或夜闻两廊拷讯声,入者,毛皆森竖⁹。故众以此难朱。朱笑起,径去。居无何,门外大呼曰:“我请髯宗师至矣¹⁰!”众皆起。俄负判入,置几上,奉觞酹之三¹¹。众睹之,瑟缩不安于座¹²,仍请负去。朱又把酒灌地,祝曰:“门生狂率不文¹³,大宗师谅不为怪。荒舍匪遥,合乘兴来觅饮¹⁴,幸勿为畛畦¹⁵。”乃负之去。
【注释】
¹陵阳:指山东莒县陵阳。一说指汉代陵阳县,今安徽青阳陵阳。
²钝:迟钝,愚笨。
³笃:专心,勤奋。
⁴文社:科举时代,秀才们讲学作文,以文会友的结社。
⁵十王殿:庙宇名。十王,中国佛教所传十个主管地狱的阎王之总称,也称“十殿阎君”,略称十王。后道教也沿用此称。
⁶判官:官名。唐始设。为节度、观察、防御诸使的僚属。此指民间传说中为阎王执掌簿册的佐吏。
⁷醵(jù):凑钱饮酒。
⁸东庑(wǔ):东廊。庑,殿堂下周围的走廊或廊屋。此指廊屋。立判:站着的判官。
⁹毛皆森竖:因恐惧而毛发都耸立起来。森,高耸。
¹⁰髯宗师:即所谓“左廊判官”。宗师,旧称受人尊崇,堪为师表的人。明清称学使为宗师。朱尔旦负陆判至文社故用以戏称。
¹¹酹(lèi):以酒浇地,祭祀鬼神。
¹²瑟缩:因恐惧而抖动、蜷缩。
¹³门生:科举时代贡举之士以主考官员为座主,而自称门生。此处既已称陆判为宗师,而宗师(即学使)又为各省乡试的主考官,朱因以自称。狂率不文:狂妄轻率,不懂礼仪。文,礼法。
¹⁴合:应,合当。
¹⁵勿为畛畦(zhěn qí):意谓不要为人鬼异域所限。畛畦,田间小路,引申为界限、隔阂。
【译文】
陵阳有个书生名叫朱尔旦,字小明。他性格豪爽旷达,不过有些愚笨,学习虽然很努力,但是还没有什么声名。一天,文社的朋友们聚会喝酒,有个人对朱尔旦开玩笑说:“你不是有豪爽的名声吗,如果敢在深夜里去十王殿,把左廊下的那个判官背来,大家就凑钱宴请你。”原来,陵阳有个冥府十王殿,那里供着的神鬼都是用木头雕刻成的,装饰得栩栩如生。在东边的廊下摆着一个站立状的判官,他那绿色的脸膛,赤红色的胡须,显得面貌格外狰狞凶恶。传说夜里常听到两廊下发出拷打审讯的声音,进这里参观的人,往往都觉得毛骨悚然。所以大伙借此来难为朱尔旦。朱尔旦听了,笑着起身,径直往十王殿去了。没坐一会儿,就听到门外大叫道:“我请大胡子尊师到了!”众人都忙站起来。顷刻间,朱尔旦背着判官进了屋,把判官放在几案上,举起酒杯,一连向判官敬了三杯。大家看看判官的样子,吓得哆哆嗦嗦,连坐都坐不稳了,于是急忙请朱尔旦再把判官背回去。朱尔旦又把酒洒在地上,恭敬地向神灵祷告:“弟子刚才轻率无礼,大宗师想必不会见怪吧。我的家离此不远,理应趁着兴致到我家来喝酒,但愿你不要为人鬼异域所限。”说罢,就背起判官走了。
【正文】
次日,众果招饮。抵暮,半醉而归,兴未阑¹⁶,挑灯独酌。忽有人搴帘入,视之,则判官也。朱起曰:“意吾殆将死矣¹⁷!前夕冒渎¹⁸,今来加斧锧耶¹⁹?”判启浓髯微笑曰:“非也。昨蒙高义相订²⁰,夜偶暇,敬践达人之约²¹。”朱大悦,牵衣促坐,自起涤器爇火²²。判曰:“天道温和,可以冷饮。”朱如命,置瓶案上,奔告家人治肴果²³。妻闻,大骇,戒勿出。朱不听,立俟治具以出²⁴。易盏交酬²⁵,始询姓氏,曰:“我陆姓,无名字。”与谈古典²⁶,应答如响。问:“知制艺否²⁷?”曰:“妍媸亦颇辨之。阴司诵读,与阳世略同。”陆豪饮,一举十觥²⁸。朱因竟日饮,遂不觉玉山倾颓²⁹,伏几醺睡。比醒,则残烛昏黄,鬼客已去。
【注释】
¹⁶兴未阑:指意犹未尽。阑,尽。
¹⁷意:自料。殆:大概,推测。
¹⁸冒渎:冒犯,亵渎。
¹⁹加斧锧:指加以死罪。斧锧,古代杀人的刑具,类似于铡刀。斧,谓刀刃。锧,谓砧板。
²⁰高义:犹高谊、盛情。相订:犹相约。订,定,约定。
²¹达人:这里是旷达之人的意思。
²²涤器爇火:清理饮酒的器具,生火准备温酒。
²³治肴果:置办下酒的菜肴。治,置办。肴果,菜和果品。
²⁴立俟治具:站着等置备肴果。俟,等待。
²⁵易盏交酬:形容饮酒时的亲密。易盏,交换酒杯。交酬,互相敬酒。
²⁶古典:此指具有典范性的古代名著。典,典籍。
²⁷制艺:科举制度下应试的文章。指八股文。
²⁸十觥(gōng):形容酒量大。觥,古代酒杯。
²⁹玉山倾颓:形容酒醉。玉山,形容容止体态和仪表的美好。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译文】
第二天,大家果然请朱尔旦宴饮一番。傍晚,朱尔旦喝得半醉回来,酒瘾未能尽兴,便又点亮灯,自斟自饮。忽然有人掀起帘子走了进来,一看,原来是判官。朱尔旦忙起身说:“想来我真是要死到临头了!昨天晚上多有冒犯,今天是来砍头的吧?”判官张开长满浓须的大嘴,微笑着说:“不是的。昨天承蒙盛情相邀,今夜偶然得闲,我是恭敬地来赴你这个达人之约的。”朱尔旦听了非常高兴,拉着判官的衣袖,连忙请判官入座,然后亲自刷洗杯盘,点上烫酒的火。判官说;“天气暖和,可以冷饮。”于是朱尔旦遵命不再烫酒,把酒瓶子放在桌子上,然后急忙去告诉家人准备菜肴果品。妻子听后,非常恐惧,嘱咐丈夫不要出去了。朱尔旦不听,立等妻子准备妥当后,便端着出来了。他们你一杯我一盏地喝起来后,朱尔旦这才问起判官的姓名,判官说:“我姓陆,没有名字。”他们又谈起古代的典籍,判官应答如流。朱尔旦又问:“你懂不懂八股文之道?”判官说:“美丑好坏都能分辨。阴间读书作文与阳间大略相同。”陆判官的酒量很大,一口气就喝下十大杯。朱尔旦喝了一天的酒,这时醉得身子都挺不住了,趴在桌子上酣睡起来。等朱尔旦醒过来,只见残灯昏黄,鬼客已经离去。
【正文】
自是三两日辄一来,情益洽,时抵足卧³⁰。朱献窗稿³¹,陆辄红勒之³²,都言不佳。一夜,朱醉,先寝,陆犹自酌。忽醉梦中,觉脏腑微痛,醒而视之,则陆危坐床前³³,破腔出肠胃,条条整理。愕曰:“夙无仇怨,何以见杀?”陆笑曰:“勿惧,我为君易慧心耳。”从容纳肠已,复合之,末以裹足布束朱腰。作用毕³⁴,视榻上亦无血迹,腹间觉少麻木。见陆置肉块几上,问之。曰:“此君心也。作文不快,知君之毛窍塞耳。适在冥间,于千万心中,拣得佳者一枚,为君易之,留此以补阙数³⁵。”乃起,掩扉去。天明解视,则创缝已合,有綖而赤者存焉³⁶。自是文思大进,过眼不忘。数日,又出文示陆。陆曰:“可矣。但君福薄,不能大显贵,乡、科而已³⁷。”问:“何时?”曰:“今岁必魁³⁸。”未几,科试冠军,秋闱果中经元³⁹。同社生素揶揄之,及见闱墨⁴⁰,相视而惊,细询始知其异。共求朱先容⁴¹,愿纳交陆⁴²。陆诺之。众大设以待之⁴³。更初,陆至,赤髯生动,目炯炯如电。众茫乎无色,齿欲相击,渐引去。
【注释】
³⁰抵足卧:同床睡眠。抵足,指脚对脚异向躺着。
³¹窗稿:指平时习作的文稿。读书人惯常在窗下写文章,故称。
³²红勒:用朱笔删削、批改。宋沈括《梦溪笔谈·人事》载:北宋嘉祐年间,士人刘几“累为国学第一人,骤为怪险之语,学者翕然效之,遂成风俗。欧阳公(指欧阳修)深恶之。会公主文,决意痛惩。……有一举人论曰:‘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公曰:‘此必刘几也。’戏续之曰:‘秀才刺,试官刷。’乃以大朱笔横抹之,自首至尾,谓之红勒帛,判‘大纰缪’字榜之。既而果几也”。
³³危坐:正襟危坐,端端正正地坐着。
³⁴作用:施治,整治。用,治。
³⁵阙数:欠缺的数额。
³⁶綖(xiàn):同“线”。
³⁷乡、科:乡试、科试的省词。指举人、秀才的功名。
³⁸魁:夺魁,考取第一名。即下文所谓“科试冠军,秋闱果中经元”。
³⁹秋闱:指乡试。旧称试院为闱,而乡试在秋间举行,因称。经元:也称“经魁”。指前五名。明清科举考试,分五经取士。乡试及会试前五名,各为一经中的第一名。
⁴⁰闱墨:清代于每届乡试、会试之后,由主考官选取中式试卷,编辑成书,叫做闱墨。
⁴¹先容:先作介绍。
⁴²纳交:结交。
⁴³大设:举行盛大仪式。
【译文】
从此以后,陆判官每隔两三天就来一次,交情更加融洽,有时脚对脚同床而眠。朱尔旦把文稿拿出给陆判官看,陆判官就操起朱笔批改,说写得都不好。一天夜晚,朱尔旦喝醉了,先睡去,陆判官仍然自斟自饮。朱尔旦在醉梦中,忽然感觉到脏腑内微微疼痛,醒来睁眼一看,只见陆判官端坐在床前,正给他开膛破肚,一条条整理肠胃呢。朱尔旦一下惊呆了,问道:“你我远日无仇,近日无怨,为何把我杀了?”陆判官笑着说:“莫怕,我是为你换个聪慧之心。”说着从容不迫地把肠子放到腹腔里,然后再把腹部缝合上,最后用裹脚布缠在朱尔旦的腰上。手术完毕,看看床上一点儿血迹也没有,只觉得肚子上有些发麻。朱尔旦看见陆判官把一块肉放在案桌上,便问那是什么。陆判官说:“这东西就是你的心。看你作文不敏捷,知道你的心窍堵塞不通。刚才我在阴间,在成千上万的人心中,挑出一个聪慧心给你换上了,留下这个拿回去补那个空缺。”说完,陆判官站起身,掩上屋门就走了。天亮以后,朱尔旦解开裹脚布,看看伤口缝合处已经愈合了,只有一条红线痕迹留在那里。从此以后,朱尔旦文思大进,凡阅读过的典籍,过眼不忘。过了几天,朱尔旦又把自己写的文章给陆判官看。陆判官说:“写得可以了。不过你的福气薄,不能大富大贵,也就是中个秀才、举人吧。”朱尔旦问:“何时中举?”陆判官说:“今年必定考个头名。”不久,朱尔旦科考获得第一,乡试果然中了经魁。朱尔旦的同窗学友平时总爱嘲笑他,等到见到朱尔旦的试卷后,个个目瞪口呆,无不惊异,他们细细打听后,这才了解这桩异事。于是,大家一致请求朱尔旦向陆判官先为介绍,愿意跟陆判官交个朋友。陆判官答应了这件事。大家大摆酒席,等待陆判官到来。一更初,陆判官来到,只见他红色胡须飘动,两目炯炯发光犹如电闪。众人见状,茫茫然失魂落魄,吓得脸无人色,身子发抖,牙齿打颤。时间不长,一个个都退避而去。
【正文】
朱乃携陆归饮。既醺,朱曰:“湔肠伐胃⁴⁴,受赐已多。尚有一事欲相烦,不知可否?”陆便请命。朱曰:“心肠可易,面目想亦可更。山荆⁴⁵,予结发人⁴⁶,下体颇亦不恶,但头面不甚佳丽。尚欲烦君刀斧,如何?”陆笑曰:“诺,容徐图之⁴⁷。”
【注释】
⁴⁴湔(jiān)肠伐胃:洗肠剖胃。《五代史·周书·王仁裕传》:王仁裕少不知学,25岁方思学习,“一夕,梦剖其肠胃,引西江水以浣之……及寤,心意豁然。自是资性绝高”。
⁴⁵山荆: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室。山,山人,即乡下人,山里人。谦称自己。荆,谦称妻子。宋《太平御览》引《列女传》:“梁鸿妻孟光,荆钗布裙。”
⁴⁶结发人:元配。古礼,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故称。
⁴⁷徐图:从容做事,慢慢考虑。
【译文】
朱尔旦拉着陆判官回家喝酒。喝到醉醺醺的时候,朱尔旦说:“洗肠剖胃的事,已经蒙受了很大的恩惠。不过还有一件事也想请你帮忙,不知行不行?”陆判官便请朱尔旦尽管说出。朱尔旦说道:“心肠可以更换,想必面孔也可以更换吧。我的老婆,她是我的元配妻子,身子长得还不错,就是头面不怎么好看。我打算麻烦您再施展一下刀斧,可以吗?”陆判官笑着说:“好吧,等我慢慢找机会吧。”
【正文】
过数日,半夜来叩关⁴⁸。朱急起延入,烛之,见襟裹一物。诘之,曰:“君曩所嘱,向艰物色。适得一美人首,敬报君命。”朱拨视,颈血犹湿。陆立促急入,勿惊禽犬。朱虑门户夜扃,陆至,一手推扉,扉自辟。引至卧室,见夫人侧身眠。陆以头授朱抱之,自于靴中出白刃如匕首,按夫人项,着力如切腐状,迎刃而解,首落枕畔。急于生怀取美人头合项上,详审端正,而后按捺。已而移枕塞肩际,命朱瘗首静所⁴⁹,乃去。朱妻醒,觉颈间微麻,面颊甲错⁵⁰,搓之,得血片,甚骇,呼婢汲盥⁵¹。婢见面血狼藉,惊绝。濯之,盆水尽赤。举首则面目全非,又骇极。夫人引镜自照,错愕不能自解。朱入告之。因反复细视,则长眉掩鬓,笑靥承颧⁵²,画中人也。解领验之⁵³,有红线一周,上下肉色,判然而异⁵⁴。
【注释】
⁴⁸叩关:敲门。
⁴⁹瘗(yì)首静所:把头埋在僻静的地方。瘗,埋葬。
⁵⁰甲错:鳞甲错杂。此处指面颊血污结痂,像鱼鳞似的。
⁵¹汲盥:打水盥洗。汲,提水。
⁵²笑靥(yè)承颧(quán):谓笑时口旁现出两个酒窝。靥,嘴旁边的小窝,俗称酒窝。颧,颧骨。酒窝在颧骨的下面,故云承。
⁵³领:衣领。
⁵⁴判然:分明,清楚。
【译文】
过了几天,陆判官半夜里来敲门。朱尔旦急忙起身招呼他进来,拿烛光照去,看见陆判官衣襟中包着一件东西。问是什么,陆判官回答说:“您从前嘱托我办的事,一直很难物色到合适的。刚才正好得到一个美女的头,恭敬地来交差来了。”朱尔旦拨开一看,脖颈上的血还湿乎乎的呢。陆判官催促快进入内室,不要惊动了鸡犬。朱尔旦正担心内室的门已经上了闩,陆判官走到,用手一推,门就打开了。他们到了卧室,见夫人正侧着身子睡觉呢。陆判官把美女头交给朱尔旦抱着,自己从皮靴中抽出一把锋利的匕首,然后按着夫人的脖子,像切豆腐一样,一用力脑袋就滚落在枕头旁边,那真是手起刀落,迎刃而解。陆判官急忙从朱尔旦怀中取过美女的头,合在夫人的脖子上,仔细校正了部位,然后一一按捺合拢。完成之后,判官把枕头塞在夫人肩侧,叫朱尔旦把夫人原来的头埋在一个僻静的地方,然后就走了。朱尔旦的妻子一觉醒来,觉得脖子微微发麻,脸也干涩不平,用手一搓,掉下一些血片,非常害怕,忙叫丫环打洗脸水。丫环进来,一见夫人脸上血迹斑斑,差点儿吓昏过去。夫人用手洗脸,满盆水变成了红色。当她抬起头来,已然面目全非,丫环一看,又是一阵惊怕。夫人拿过镜子自己来照,惊愕万分,不知出了什么变故。这时,朱尔旦进了屋,把事情经过告诉了夫人。他细细端详着夫人,只见长眉延伸到鬓发,面颊上显出一对酒窝,简直像个画里的美人。解开她的衣领验视,果然颈端有一圈红线痕,线痕上下肉色截然不同。
【正文】
先是,吴侍御有女甚美⁵⁵,未嫁而丧二夫,故十九犹未醮也⁵⁶。上元游十王殿⁵⁷。时游人甚杂,内有无赖贼窥而艳之,遂阴访居里⁵⁸,乘夜梯入。穴寝门⁵⁹,杀一婢于床下,逼女与淫。女力拒声喊,贼怒,亦杀之。吴夫人微闻闹声,呼婢往视,见尸,骇绝。举家尽起,停尸堂上,置首项侧,一门啼号,纷腾终夜。诘旦启衾⁶⁰,则身在而失其首。遍挞侍女,谓所守不恪⁶¹,致葬犬腹。侍御告郡⁶²。郡严限捕贼,三月而罪人弗得。
【注释】
⁵⁵侍御:官名。御史的别称。明清属都察院,职称有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左右佥都御史、监察御史之别。
⁵⁶醮(jiào):女子嫁人。
⁵⁷上元:元宵节。
⁵⁸阴访:暗中查访。
⁵⁹穴:打洞。寝门:卧室的门。
⁶⁰诘旦:诘朝,第二天早晨。
⁶¹不恪(kè):不慎重。恪,谨慎,恭敬。
⁶²郡:此指郡衙。明清两代指知州、知府一类地方官的衙署。
【译文】
早先,吴侍御有个女儿,长得十分美丽,先后定了两家婚事,都是没能过门,丈夫就死了,所以十九岁了还没有嫁出去。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她去逛十王殿。当时游人杂乱,其中有个无赖看中了她的美色,便暗中探明了她的居处,趁夜黑人稀,爬梯子跳进她家的院墙。他在小姐寝室门口挖洞钻进去,先在小姐床边杀死一个小丫环,接着逼迫小姐想要强奸。小姐拼命抗拒,大声呼喊,无赖急眼了,把小姐也杀了。吴夫人隐约听到喧闹声,叫丫环前往察看,丫环看见尸首后,惊恐万分。这时全家上下都惊动起来,大家把小姐的尸体停放在厅堂上,把头安在脖颈旁,一门老少哭哭啼啼,闹腾了一夜。等到清晨,揭开覆盖小姐尸首的被单,发现身子还在,而脑袋却没有了。主人把所有的侍女鞭打了一顿,认为她们守候不严,致使小姐的头颅成了野狗的腹中之物。吴侍御把凶事报告了郡守。郡守严命衙役限期捕贼破案,三个月过去了,凶手仍是没有抓到。
【正文】
渐有以朱家换头之异闻吴公者。吴疑之,遣媪探诸其家。入见夫人,骇走以告吴公。公视女尸故存,惊疑无以自决,猜朱以左道杀女⁶³,往诘朱。朱曰:“室人梦易其首,实不解其何故。谓仆杀之,则冤也。”吴不信,讼之。收家人鞫之⁶⁴,一如朱言,郡守不能决⁶⁵。朱归,求计于陆。陆曰:“不难,当使伊女自言之。”吴夜梦女曰:“儿为苏溪杨大年所贼⁶⁶,无与朱孝廉⁶⁷。彼不艳于其妻,陆判官取儿头与之易之,是儿身死而头生也。愿勿相仇。”醒告夫人,所梦同。乃言于官。问之,果有杨大年,执而械之,遂伏其罪。吴乃诣朱,请见夫人,由此为翁婿。乃以朱妻首合女尸而葬焉。
【注释】
⁶³左道:邪道,邪术。
⁶⁴鞫(jū):审讯。
⁶⁵决:决断,判断。
⁶⁶贼:杀害。
⁶⁷无与朱孝廉:与朱孝廉无关。孝廉,明清时代指举人。
【译文】
朱家妻子换头的事渐渐传到了吴侍御耳边。吴侍御对此事颇有疑心,便派了一个老妈子去朱家打听。老妈子见了朱夫人,吓得扭头就跑,回到府里报告了吴侍御。吴侍御见女儿的尸体仍然在,又惊又疑,无法自己弄明白,便猜想是朱尔旦会妖术把他的女儿害了,于是到朱家盘问此事。朱尔旦对吴侍御说:“我的妻子在梦中被换了头,实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说是我杀了小姐,真是冤枉。”吴侍御不信,告到了官府。官府把朱家的所有人口都收审了一遍,口供都和朱尔旦说的一样,郡守断不了这个案子,只好把朱尔旦放了。朱尔旦回来,找到陆判官,请求他出主意。陆判官说:“这事不难,我让吴家的女儿自己去说。”当日夜里,吴侍御梦见女儿说:“孩儿是被苏溪的杨大年害死的,与朱孝廉没有关系。他曾经嫌妻子不够漂亮,陆判官便拿孩儿的头给他妻子换上了,这是孩儿身子虽死而脑袋还活着的好事。希望不要与朱家结仇。”醒来,吴侍御把梦中事告诉夫人,夫人也做了一个相同的梦。于是,吴侍御把梦中之事告诉了官府。官府查问,果然有杨大年这人,于是捉拿归案,终于使凶手认罪伏法。吴侍御就去拜访朱尔旦,请求与夫人相见,这样一来,两人就结成了翁婿。于是把朱尔旦妻子的头和吴侍御女儿的尸身合在一起埋葬。
【正文】
朱三入礼闱⁶⁸,皆以场规被放⁶⁹,于是灰心仕进。积三十年,一夕,陆告曰:“君寿不永矣。”问其期,对以五日。“能相救否?”曰:“惟天所命,人何能私?且自达人观之,生死一耳,何必生之为乐,死之为悲?”朱以为然。即治衣衾棺椁,既竟,盛服而没⁷⁰。翌日,夫人方扶柩哭,朱忽冉冉自外至。夫人惧,朱曰:“我诚鬼,不异生时。虑尔寡母孤儿,殊恋恋耳。”夫人大恸,涕垂膺⁷¹,朱依依慰解之。夫人曰:“古有还魂之说,君既有灵,何不再生?”朱曰:“天数不可违也⁷²。”问:“在阴司作何务?”曰:“陆判荐我督案务⁷³,授有官爵,亦无所苦。”夫人欲再语,朱曰:“陆公与我同来,可设酒馔。”趋而出。夫人依言营备,但闻室中笑饮,亮气高声,宛若生前。半夜窥之,窅然已逝⁷⁴。自是三数日辄一来,时而留宿缱绻,家中事就便经纪⁷⁵。子玮方五岁,来辄捉抱,至七八岁则灯下教读。子亦惠,九岁能文,十五入邑庠⁷⁶,竟不知无父也。从此来渐疏,日月至焉而已⁷⁷。
【注释】
⁶⁸三入礼闱:三次参加进士试。礼闱,即会试。因其为礼部主办,故称之为礼闱。又因在春季举行,又称“春闱”。会试每三年一科,以丑、未、辰、戌年为会试正科,遇乡试恩科的第二年举行的会试,称为会试的恩科。
⁶⁹以场规被放:由于违犯考场规则而被逐出场外或不予录取。参加科举考试时,如果挟带文书入场,或亲族任考官而不加回避等,均为违犯场规。而考卷违式,如题目写错,污损卷纸,越幅,抬头错误,不避圣讳等,也往往被取消考试资格。此处指后者。放,驱逐。
⁷⁰没:去世。
⁷¹膺:胸。
⁷²天数:犹天命。
⁷³督案务:监理案牍方面的事务。督,察视。案,案牍,官府文书。
⁷⁴窅(yǎo)然:深远难见的样子。
⁷⁵经纪:料理。
⁷⁶入邑庠:考中秀才。邑庠,县学。
⁷⁷日月至焉:偶然来一次。《论语·雍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
【译文】
朱尔旦曾经三次进京参加礼部会试,都因为违反了考场规定而落榜,于是对考试做官的路子就灰心了。这样过了三十年,有一天晚上,陆判官告诉朱尔旦说:“你的寿命不长了。”朱尔旦问期限,陆判官说有五天。朱尔旦问:“你能救我吗?”陆判官说:“一切都是上天所定,人们怎能凭私愿行事?况且在通达的人看来,生死本是一回事,何必以生为快乐,以死为悲哀呢?”朱尔旦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他去置办临终用的衣服被褥和棺材,当准备就绪后,他就穿着盛服死去了。第二天,夫人正扶着灵柩哭呢,朱尔旦忽然飘飘忽忽地从外面来了。夫人非常害怕,朱尔旦说:“我虽然已经是鬼,但与生时没有什么两样。我担心你们孤儿寡母的,真是恋恋不舍啊!”夫人听了非常悲痛,不禁痛哭流涕,泪水沾湿了衣襟,朱尔旦温和地安慰劝解着妻子。夫人说:“古时候有人死还魂的说法,你既然能够显灵,何不再生?”朱尔旦说:“天数不能违背。”夫人又问:“你在阴间做什么事呢?”朱尔旦回答说:“陆判官推荐我办理文案事务,有官爵,也不受什么苦。”夫人还想再说些什么,朱尔旦说道:“陆公跟我一块来的,可以准备些酒菜食物。”说完就快步走出屋去了。夫人依照嘱咐,准备了酒食,只听到屋里欢笑饮酒,声高气壮,宛如生前。到半夜再窥视,屋里空荡荡的,不见二人的踪影了。从此以后,朱尔旦每过三五天就回家一趟,有时还留宿亲昵一番,顺便把家里的事情料理一下。朱尔旦的儿子名玮,刚五岁,他每次来都要抱一抱,等儿子长到七八岁时,就在灯下教他读书。他的儿子也挺聪明,九岁时就能写文章,十五岁时成为秀才,竟然不知道自己是个失去父亲的孩子。以后,朱尔旦渐渐地回家次数越来越少了,只不过个把月来一次而已。
【正文】
又一夕来,谓夫人曰:“今与卿永诀矣。”问:“何往?”曰:“承帝命为太华卿⁷⁸,行将远赴,事烦途隔,故不能来。”母子持之哭。曰:“勿尔!儿已成立,家计尚可存活,岂有百岁不拆之鸾凤耶⁷⁹!”顾子曰:“好为人,勿堕父业。十年后一相见耳。”径出门去,于是遂绝。
【注释】
⁷⁸太华卿:为蒲松龄杜撰的官职。太华,即西岳华山,在今陕西华阴南。因其西有少华山,故称太华。
⁷⁹鸾凤:鸾和凤的合称,喻夫妻。鸾,传说中凤凰的一种,为雄性。
【译文】
有一天晚上朱尔旦又来了,他对夫人说:“今晚要跟你永别了。”夫人问:“去哪里?”他说:“接受天帝的任命担任太华卿,即将到远地上任,那里事情繁多而路途遥远,所以不能回来。”母子俩抱着朱尔旦痛哭。朱尔旦安慰夫人说:“不要这样!儿子已经长大成人,家里的生计还可以生活下去,哪里有百年不离散的夫妻呢!”又注视着儿子说:“好好做人,不要毁了我留下的家业。十年后我们再见一面。”说完,径直走出家门,从此再也没有了踪迹。
【正文】
后玮二十五,举进士,官行人⁸⁰。奉命祭西岳,道经华阴⁸¹,忽有舆从羽葆⁸²,驰冲卤簿⁸³。讶之,审视车中人,其父也,下马哭伏道左。父停舆曰:“官声好⁸⁴,我目瞑矣。”玮伏不起。朱促舆行,火驰不顾。去数步,回望,解佩刀遣人持赠,遥语曰:“佩之当贵。”玮欲追从,见舆马人从,飘忽若风,瞬息不见。痛恨良久。抽刀视之,制极精工,镌字一行⁸⁵,曰:“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⁸⁶。”
【注释】
⁸⁰行人:官名。明代设有行人司,置司正及左右司副,下有行人若干,以进士充任。行人职掌捧节奉使,凡颁诏、册封、抚谕、征聘及祭祀山川神祇等,都由行人承担。
⁸¹华阴:县名。今属陕西。华山即在其境内。
⁸²舆从羽葆:车马仪仗。舆从,车马侍从。羽葆,仪仗名。以鸟羽为装饰。《礼记·杂记》:“匠人执羽葆御柩。”孔颖达疏:“羽葆者,以鸟羽注于柄头,如盖,谓之羽葆。葆,谓盖也。”
⁸³卤簿:秦汉时皇帝舆驾行幸时的仪仗队。汉以后王公大臣均置卤簿,于是也泛指官员仪仗。汉蔡邕《独断》:“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簿。”汉应劭《汉官仪》解释:“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兵卫以甲盾居外为前导,皆谓之簿,故曰卤簿。”卤,大型甲盾。甲盾的排列有明确规定,且著之簿籍,因称卤簿。
⁸⁴声:声誉。下文“政声”之“声”,义同。
⁸⁵镌(juān):刻。
⁸⁶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意谓理想要远大,而心思要细密;智谋要周全,而行为要方正。语见《旧唐书·孙思邈传》。
【译文】
后来,朱玮二十五岁那年中了进士,官授行人之职。他奉皇上之命去祭祀西岳华山,途经华阴县的时候,忽然间有一队用雉羽装饰车盖的车马,不避出行的仪仗,急速驰来。朱玮很是惊讶,仔细审视车中坐着的人,原来正是他的父亲。他跳下马来,哭着跪伏在道路旁边。朱尔旦停住车子,说道:“你的官声很好,我可以瞑目九泉了。”朱玮依然跪伏不起。朱尔旦说完,催促车马起行,不顾地飞驰而去。车马跑出一段路,朱尔旦回头望了望,解下身上的佩刀,派随从送给儿子,还远远地对朱玮喊道:“带上它,保你富贵。”朱玮想追随父亲,只见车马随从飘忽若风,眨眼之间早已不见了。朱玮痛苦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他抽出佩刀注视,只见佩刀制造非常精致,上面镌刻着一行字:“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正文】
玮后官至司马⁸⁷,生五子,曰沉,曰潜,曰沕,曰浑,曰深。一夕,梦父曰:“佩刀宜赠浑也。”从之。浑仕为总宪⁸⁸,有政声。
【注释】
⁸⁷司马:官名。古代为管领军队的高级官员称谓。汉武帝置大司马,为全国军政首脑,明清时期用为兵部尚书的别称,侍郎称少司马。此或指兵部尚书、侍郎一类官员。
⁸⁸总宪:明清时为都察院长官左都御史的尊称。
【译文】
朱玮后来升官当了司马,共生了五个孩子,名字分别叫朱沉、朱潜、朱沕、朱浑、朱深。一天晚上,梦中听到父亲说:“佩刀应该送给浑儿。”于是他就把佩刀传给了四儿子朱浑。朱浑后来官至总宪,官声很好。
【正文】
异史氏曰:断鹤续凫,矫作者妄⁸⁹;移花接木⁹⁰,创始者奇。而况加凿削于肝肠,施刀锥于颈项者哉?陆公者,可谓媸皮裹妍骨矣⁹¹。明季至今⁹²,为岁不远⁹³,陵阳陆公犹存乎?尚有灵焉否也?为之执鞭,所忻慕焉⁹⁴。
【注释】
⁸⁹断鹤续凫,矫作者妄:意谓如果因为鹤的腿长而截之使短,因凫(野鸭)的腿短而续之使长,如此整容简直是妄为。《庄子·骈拇》:“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妄,谬,荒谬。
⁹⁰移花接木:谓将一种花木嫁接到另一种花木之上。比喻陆判移心换头之术。
⁹¹媸(chī)皮裹妍骨:谓相貌丑陋而内心美好。媸皮,丑陋的相貌。媸,丑陋。妍骨,美好的骨肉。此谓美好的品行。妍,美。
⁹²明季:明代末年。
⁹³为岁:犹为时。岁,指时间。
⁹⁴为之执鞭:为其赶车。表示对人极度钦佩。执鞭,驭马赶车。忻慕:高兴而仰慕。《史记·管晏列传》:“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译文】
异史氏说:把仙鹤的腿锯下来接在鸭子的腿上,想达到以长补短的效果,这种人可谓荒唐妄想;把鲜花剪下来移到另一树上进行嫁接,可谓异想天开而富于创造性。何况用斧凿置换人的肝肠,用刀锥改变人的头颈呢!陆判官这个人,真可以说是丑陋的外表包藏着美好的风骨了。明末到现在,年代不太久远,陵阳的陆判官还在世间吗?还有灵验吗?如果能为他执鞭效力,这是我所高兴而仰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