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士人

字数:3843

【题解】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清之拟晋唐小说及其支流》中指出,《聊斋志异》“书中事迹,亦颇有从唐人传奇转化而出者”,举的第一个例子就是《凤阳士人》。《凤阳士人》的确受到了唐代白行简《三梦记》的影响。不过《三梦记》阐明的是“人之梦,异于常者有之:或彼梦有所往而此遇之者;或此有所为而彼梦之者;或两相通梦者”的理念,故事的主人公也仅是双向互动,是通过一个核心叙事理念,将无意义关联的三个叙事断片缀于一体,而《凤阳士人》则叙述一个离思萦怀的妇女与丈夫和弟弟在梦中的共同遭遇,结末说“三梦相符”是指三个人的梦一样,与《三梦记》中的三梦指三个梦,并非同一指向。

《凤阳士人》显然受到了《三梦记》的影响,却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三梦记》重在阐明事理,讲的是梦境一致的怪异,而《凤阳士人》重在心理活动的描写,在记叙梦境之异的同时,强调妻子对于“负笈远游”丈夫的翘盼、担忧、苦闷,其中凤阳士人妻子的离思,丽人唱的民歌的通俗亲切,凤阳士人妻子与弟弟的直率对话的俚俗而富有性情,给人的印象极深。

【正文】

凤阳一士人¹,负笈远游²。谓其妻曰:“半年当归。”十馀月,竟无耗问,妻翘盼綦切³。

【注释】

¹凤阳:府县名。治所在今安徽凤阳西。士人:读书人。

²负笈(jí)远游:谓外出求学。笈,书箱。《晋书·王裒传》:“负笈游学。”

³翘盼綦(qí)切:盼望十分殷切。翘盼,形容盼望之切。翘,翘企,仰着头、踏起脚。綦,甚,极。

【译文】

凤阳有个书生外出游学。走时对妻子说:“半年就回来。”但十个月过去了,竟然音讯全无,妻子翘首盼望他归来,非常急切。

【正文】

一夜,才就枕,纱月摇影,离思萦怀。方反侧间⁴,有一丽人,珠鬟绛帔⁵,搴帷而入,笑问:“姊姊,得无欲见郎君乎?”妻急起应之。丽人邀与共往。妻惮修阻⁶,丽人但请勿虑。即挽女手出,并踏月色。约行一矢之远⁷,觉丽人行迅速,女步履艰涩⁸,呼丽人少待,将归着复履⁹。丽人牵坐路侧,自乃捉足,脱履相假。女喜着之,幸不凿枘¹⁰。复起从行,健步如飞。移时,见士人跨白骡来。见妻大惊,急下骑,问:“何往?”女曰:“将以探君。”又顾问丽者伊谁¹¹,女未及答,丽人掩口笑曰:“且勿问讯。娘子奔波匪易,郎君星驰夜半,人畜想当俱殆¹²。妾家不远,且请息驾¹³,早旦而行,不晚也。”顾数武之外¹⁴,即有村落,遂同行,入一庭院,丽人促睡婢起供客,曰:“今夜月色皎然,不必命烛,小台石榻可坐。”士人絷蹇檐梧¹⁵,乃即坐。丽人曰:“履大不适于体¹⁶,途中颇累赘否?归有代步¹⁷,乞赐还也。”女称谢付之。

【注释】

⁴方反侧间:谓正在难以入睡之际。反侧,翻来覆去。形容睡卧不安。《诗·周南·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⁵珠鬟绛帔(pèi):头戴珠花,身着红色的披肩。鬟,鬟髻。绛,红色。帔,披肩。汉刘熙《释名·释衣服》:“帔,披也,披之肩背,不及下也。”

⁶修阻:路远难走。修,长,远。阻,难行。《诗·秦风·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⁷一矢之远:一箭之地。谓道路不远,仅一箭射程之遥。

⁸步履艰涩:脚步迟缓。步履,脚步。艰涩,艰难涩滞,因疲累而行动迟缓。

⁹复履:夹底鞋。

¹⁰不凿枘(ruì):意谓合脚。凿枘:方凿(榫卯)圆枘(榫头)的略语。喻龃龉不合。战国时期宋玉《九辩》:“圆枘而方凿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

¹¹顾问:以目示意而问。伊谁:是谁。

¹²殆:疲惫,累垮了。

¹³息驾:请别人停下休息的敬辞。息,停止。驾,车乘。

¹⁴顾:看。

¹⁵絷蹇(jiǎn)檐梧:把驴拴在檐前柱上。蹇,驴。檐,屋檐。梧,檐前柱。

¹⁶体:四肢。此指脚。

¹⁷代步:指坐骑。

【译文】

一天夜里,妻子刚躺下,只见窗纱外月影摇曳,离思别绪萦绕心怀。正在来回翻身睡不着的时候,有一个美女,头上插着珠花,身着大红披肩,掀起帘子就进来了。她笑着问道:“姐姐,莫非不想见郎君吗?”妻子急忙起身答应。美女邀请一同前往。妻子怕道远难走,美女说不必顾虑。便拉着她的手走出,踏着月色前进。大约走了一箭之地,妻子觉得美女走得很快,自己步履艰难,便招呼美女稍微等一等,自己回家换上套鞋。美女拉着她坐在路边,自己握着脚把鞋脱下来,借给她穿。妻子高兴地穿上鞋,幸好大小合适。她们又站起来,这回走起路来,健步如飞。过了一段时间,看见书生骑着白骡子过来。书生见妻子大惊,急忙下来,问:“上哪去?”妻子说:“准备去看望你。”书生又看了看美女,问她是谁,还没等妻子回答,美女掩口笑道:“不要再打听了。娘子路途奔走不容易,而郎君半夜骑骡奔驰,人和牲口也想必都累坏了。我家离这里不远,请过去休息,明早再走不迟。”只见几步之外有个村庄,于是大家一同前往。进了院子,美女唤醒已经入睡的丫环起身侍候客人,说道:“今夜月色皎洁明亮,不必再点烛火,大家可以在小台石床上坐坐。”书生把骡子拴在房檐前的柱子上,然后坐了下来。美女对妻子说:“鞋不太合脚,途中一定很累了吧?回家有坐骑了,请把鞋还给我吧。”妻子连声道谢,把鞋还给美女。

【正文】

俄顷,设酒果,丽人酌曰:“鸾凤久乖¹⁸,圆在今夕,浊醪一觞¹⁹,敬以为贺。”士人亦执盏酬报。主客笑言,履舄交错²⁰。士人注视丽者,屡以游词相挑²¹。夫妻乍聚,并不寒暄一语²²。丽人亦美目流情,妖言隐谜²³。女惟默坐,伪为愚者。久之渐醺,二人语益狎。又以巨觥劝客,士人以醉辞,劝之益苦。士人笑曰:“卿为我度一曲²⁴,即当饮。”丽人不拒,即以牙杖抚提琴而歌曰²⁵:“黄昏卸得残妆罢,窗外西风冷透纱。听蕉声,一阵一阵细雨下。何处与人闲磕牙²⁶?望穿秋水²⁷,不见还家,潸潸泪似麻²⁸。又是想他,又是恨他,手拿着红绣鞋儿占鬼卦²⁹。”歌竟,笑曰:“此市井里巷之谣³⁰,不足污君听。然因流俗所尚,姑效颦耳³¹。”音声靡靡³²,风度狎亵。士人摇惑,若不自禁。

【注释】

¹⁸鸾凤久乖:谓夫妻久别。鸾凤,鸾鸟和凤凰。旧时喻夫妻。乖,离。

¹⁹浊醪(láo):浊酒。对自己提供的酒的谦辞。

²⁰履舄(xì)交错:古时席地而坐,脱鞋入室,各种鞋杂乱地放在一起。《史记·滑稽列传》:“履舄交错,杯盘狼藉。”此谓士人与丽者两人足履交错,极为亲昵。

²¹游词:浮浪嬉戏的话。

²²寒暄:此处意为问候。

²³妖言隐谜:说着诱人的隐语。妖言,迷惑人心的话。隐谜,让人猜度含义的隐语。此指含有调情之意的隐语。

²⁴度(dù)一曲:按曲谱唱一曲。

²⁵牙杖:疑为“牙拨”。提琴:胡琴的一种。弦乐器。种类颇多,所指不详。

²⁶闲磕牙:俗谓说闲话,聊天。

²⁷望穿秋水:犹言望穿双眼,言望归之切。秋水,喻清澈的眼波。

²⁸潸潸(shān):流泪的样子。

²⁹占鬼卦:明清时代闺中少妇思夫盼归的占卜游戏。明清民歌《嗳呀呀的》:“嗳呀呀的实难过,半夜三更睡不着。睡不着,披上衣服坐一坐。盼才郎,拿起绣鞋儿占一课,一只仰着,一只合着。要说是来,这只鞋儿就该这么着;要说不来,那只鞋儿就该这么着。”

³⁰市井里巷之谣:指民间歌谣。市井里巷,下层民间。

³¹效颦(pín):谓不善摹仿,弄巧成拙。效,摹仿。颦,皱眉。《庄子·天运》篇载,越国美女西施,常因心痛而皱眉,被人认为很美。同村一丑女于是摹仿其状,却被认为愈加丑陋。此处谦指自己所唱的歌为摹仿“市井里巷之谣”。

³²音声靡靡:乐曲和歌唱都柔细委靡。《史记·殷本纪》:“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译文】

不一会,酒菜点心已经摆好,美女一边斟酒一边说:“夫妻久别,今夕团圆,薄酒一杯,以表祝贺。”书生也执酒杯酬报。主人与客人谈笑风生,你往我来,不分彼此。书生只是盯着美女看,屡次拿浮靡的话来挑逗。夫妻刚刚相聚,却不说一句问寒问暖的话。美女也是眉眼传情,说着妖言隐语诱惑。妻子只是默默坐着,装呆装傻。时间长了,二人渐渐喝醉了酒,言语更加亲昵。美女又拿出大酒杯劝客,书生以醉酒推辞,美女更加苦劝不止。书生笑着说:“你给我唱个小曲,我就饮。”美女并不推辞,马上用牙拨拨弄琴弦,歌唱起来:“黄昏卸得残妆罢,窗外西风冷透纱。听蕉声,一阵一阵细雨下。何处与人闲磕牙?望穿秋水,不见还家,潸潸泪似麻。又是想他,又是恨他,手拿着红绣鞋儿占鬼卦。”唱完,笑着说:“这是大街小巷中流传的民谣,不足供你欣赏。然而由于时俗崇尚,姑且东施效颦。”那声音软绵绵的,言谈举止亲亲热热,无拘无束。书生心旌摇动,似乎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正文】

少间,丽人伪醉离席,士人亦起,从之而去。久之不至。婢子乏疲,伏睡廊下。女独坐,块然无侣³³,中心愤恚,颇难自堪。思欲遁归,而夜色微茫,不忆道路。辗转无以自主,因起而觇之。裁近其窗,则断云零雨之声³⁴,隐约可闻。又听之,闻良人与己素常猥亵之状,尽情倾吐。女至此,手颤心摇,殆不可过,念不如出门窜沟壑以死。愤然方行,忽见弟三郎乘马而至,遽便下问。女具以告³⁵。三郎大怒,立与姊回,直入其家,则室门扃闭,枕上之语犹喁喁也。三郎举巨石如斗,抛击窗棂,三五碎断。内大呼曰:“郎君脑破矣!奈何!”女闻之,愕然大哭,谓弟曰:“我不谋与汝杀郎君,今且若何!”三郎撑目曰³⁶:“汝呜呜促我来,甫能消此胸中恶,又护男儿,怨弟兄,我不贯与婢子供指使³⁷!”返身欲去。女牵衣曰:“汝不携我去,将何之?”三郎挥姊仆地,脱体而去。女顿惊寤,始知其梦。

【注释】

³³块然:孤独自处的样子。《荀子·君道》:“块然独坐,而天下从之如一体。”

³⁴断云零雨:指男女欢会。南朝梁萧统《文选》收录战国宋玉《高唐赋》序:“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³⁵具以告:以之具告,把上述情况全部告诉(三郎)。具,全部。

³⁶撑目:张目直视,瞪着眼。

³⁷贯:通“惯”。

【译文】

过了一会儿,美女假装喝醉酒,离席而去,书生也站起来,尾随出去。很久不见他们回来。丫环困乏,倒在廊中睡着了。妻子独自坐着,孤零零的没有伴侣,心中愤恨,难以忍耐。她想偷偷回去,但夜色茫茫,不记得道路。辗转不安,心无主张,就站起来要去看看。刚走近窗户,就隐隐约约听到他们男欢女爱的声音。再仔细听,还听到丈夫把平时跟自己那些亲昵的情状,全部告诉了美女。妻子到了这个地步,气得双手颤抖,心不能自持,实在不能忍受,心想还不如出门跳进山沟里死掉算了。妻子气恨得刚要走,忽然见到弟弟三郎乘马赶到,急冲冲地下马询问。妻子把经过全部说了。三郎大怒,立即跟着姐姐返回,直接闯入院宅,这时卧房的门还关得严严的,那两人还在床上枕边说着悄悄话。三郎举起斗般大的石头抛击窗棂,一下断了好几根。忽然听到室内大叫:“郎君脑袋破了!怎么办呀!”妻子听见后,惊得大哭起来,对弟弟说:“我没有让你杀了他啊,现在如何是好!”三郎瞪着眼睛说:“你不断地哭诉着叫我来,刚能消此胸中恶气,你又护着他,埋怨弟兄,我可不习惯受你这丫头指使!”说完扭身就走。妻子扯着他的衣服说:“你不带我走,我怎么办?”三郎把姐姐推倒在地上,抽身走了。妻子顿时惊醒了,这才知道是个梦。

【正文】

越日³⁸,士人果归,乘白骡。女异之而未言³⁹。士人是夜亦梦,所见所遭,述之悉符,互相骇怪。既而三郎闻姊夫远归,亦来省问⁴⁰。语次,谓士人曰:“昨宵梦君归,今果然,亦大异。”士人笑曰:“幸不为巨石所毙。”三郎愕然问故,士以梦告,三郎大异之。盖是夜,三郎亦梦遇姊泣诉,愤激投石也。三梦相符,但不知丽人何许耳。

【注释】

³⁸越日:过了一天。

³⁹异:奇怪。

⁴⁰省问:慰问,问候。

【译文】

第二天,书生果然回家来了,乘的是一匹白骡子。妻子很是惊异,但没有说话。书生这夜也做了梦,梦中所见所闻说出来一对,跟妻子的梦完全相符,彼此都非常惊奇害怕。不久,三郎听说姐夫远道回来,也来问候。说话中,对姐夫说:“昨晚梦见你回来,今天一看果然不差,真是个大怪事。”书生笑着说:“幸好没有被大石头砸死。”三郎惊愕地询问缘故,书生把梦中情况相告,三郎更是惊异。原来这一夜,三郎也梦见遇到姐姐哭诉,愤怒地投了石块。三个人的梦完全相符,但不知美女到底是什么人。


造畜耿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