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

字数:1100

【题解】

本篇所写为中国所谓“孝行”的极端,即用自己的肉为生病的父母疗病。自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认为“人肉治羸疾”后,误导了许多人。宋代钱易《南部新书》说:“陈藏器撰《本草拾遗》云‘人肉治羸疾’,自是闾里相仿,割股今犹尚之。”

值得注意的是,蒲松龄在“异史氏曰”中的话,他包括两层意思。其一是对于故事的评论,认为割股疗亲虽然是“愚夫妇”所为,但体现了孝道。其二是表示自己以风教自负,要承担起宣传教化的责任。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在《聊斋志异》中有那么多宣传礼教道德的作品。

【正文】

青州东香山之前¹,有周顺亭者,事母至孝。母股生巨疽²,痛不可忍,昼夜嚬呻³。周抚肌进药,至忘寝食。数月不痊,周忧煎无以为计。梦父告曰:“母疾赖汝孝。然此创非人膏涂之不能愈,徒劳焦侧也。”醒而异之。乃起,以利刃割胁肉,肉脱落,觉不甚苦。急以布缠腰际,血亦不注。于是烹肉持膏,敷母患处,痛截然顿止。母喜,问:“何药而灵效如此?”周诡对之⁴。母创寻愈。周每掩护割处,即妻子亦不知也。既痊,有巨痕如掌。妻诘之,始得其情。

【注释】

¹香山:指青州之香山。嘉靖《青州府志》:“城东四十五里为香山,《齐乘》所谓山是也。”

²疽:痈疽,恶疮名。

³嚬呻:皱眉呻吟。嚬,通“颦”,皱眉。

⁴诡对:谎言以对。

【译文】

青州城的东面香山的前面,有个叫周顺亭的,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母亲的腿上生了一个大毒疮,疼痛难忍,日夜皱着眉头呻吟不止。周顺亭给母亲按摩上药,以致废寝忘食。然而母亲的病持续了好几个月仍不痊愈,周顺亭忧心如煎,无计可施。一天,周顺亭梦见父亲告诉自己说:“你妈的病幸而有你孝心服侍。不过这疮只有外敷人肉膏才能治好,着急难过都没用。”周顺亭醒来,认为此梦异乎寻常。他马上起床,用快刀去割肋上的肉,肉从肋上脱落下来,觉得也不太疼。他急忙用布把腰部缠好,也不怎么往外流血。于是周顺亭把肉煮成膏状,敷在母亲的毒疮上,疼痛顿时终止。母亲高兴地问:“这是什么药,这么灵验有效?”周顺亭编个说法搪塞过去。不久,母亲的毒疮好了。周顺亭经常遮掩着割肉的部位,就是妻子也不知其事。周顺亭的伤口愈合后,留下一个巴掌似的大伤疤。经妻子追问,才知实情。

【正文】

异史氏曰:刲股为伤生之事⁵,君子不贵。然愚夫妇何知伤生之为不孝哉⁶?亦行其心之所不自已者而已⁷。有斯人而知孝子之真,犹在天壤⁸。司风教者⁹,重务良多,无暇彰表,则阐幽明微¹⁰,赖兹刍荛¹¹。

【注释】

⁵刲(kuī)股:割股,指割股疗亲。

⁶伤生之为不孝:《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按照这一说法伤害身体是不孝的行为。

⁷不自已:不能自我克制。已,中止。

⁸天壤:天地。

⁹司风教者:主管风俗教化的人,指掌权的官吏。

¹⁰阐幽明微:即阐明幽微。幽微,指含义深远的道理。

¹¹赖兹刍荛:意谓依赖于民间普通的人。刍荛,割草采薪。《孟子·梁惠王》:“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赵岐注:“刍荛者,取刍薪之贱人也。”这里是作者自谦之词。

【译文】

异史氏说:割股疗亲是伤生的事,君子不加推崇。但是无知的男女怎知伤生也是不孝呢?他们也只是在做内心中无法不做的事情而已。有这种人,才知道孝子的真面目还存在于天地之间。掌管风俗教化的人,重要的事务很多,没工夫加以表彰,所以阐明隐微的道理,尚有赖于民间普通人去做。


西湖主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