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样本与随机分配的混淆

字数:852

有时候,“这不是真实生活”的抱怨来自于对心理学实验目的的另一种误解,这种困惑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媒体的宣传使许多人对调查研究都很熟悉,特别是选举及其他民意调查。现在人们对选举民调的一些重要特征越来越了解。特别是,媒体更加关注随机样本(或称代表性样本)对民调准确度的重要性。这种关注导致许多人错误地认为,随机样本和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条件是所有心理学研究所必需的。由于心理学研究很少使用随机样本,外行人的随机样本标准使大多数心理学研究似乎都站不住脚,并且强化了“心理学研究没有反映真实生活因而是无效的”这一批评。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心理学研究都必须使用随机的被试样本。

随机取样和随机分配(第6章已讨论)不是一回事。因为两者都包含“随机”这个词,所以许多人把它们混为一谈。事实上,它们是非常不同的概念,唯一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采用随机生成的数字,但其目的却大相径庭。

随机取样是指如何选择被试进行研究。如前所述,并不是所有研究都需要随机取样,但当随机取样成为必要条件时(例如在调查研究、市场调查或是选举民调中),它指的是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的方法,这种方法要确保总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同等机会被选为样本。被抽中的样本便成为研究的被试。这种随机取样的研究既可能是相关研究,也可能是真实验,理解这一点很重要。只有使用了随机分配的方式,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实验。

随机分配是真实验所必需的条件。在真实验中,实验人员会设置实验组和控制组,当每一名被试被分到实验组或控制组的机会相等时,就实现了随机分配。这就是为什么研究者会用到像掷硬币这样的随机化手段(或者更常用的是一种特殊的随机数字表),因为它在分配被试时不会出现偏差。

牢记随机分配和随机取样不是一回事的最好方法是弄清楚四种组合:非随机取样也非随机分配、非随机取样但随机分配、随机取样但非随机分配、随机取样且随机分配。大部分心理学研究没有使用随机取样。正如下一节将讲到的,涉及理论检验的研究,我们所需要的只是一个方便取得的样本。如果研究中使用了随机分配,那么它就是一项真实验。如果没有使用随机分配,则是相关研究。许多使用随机取样的研究并没有使用随机分配,因为它们只是调查研究,旨在寻找变量之间的关联——也就是说,它们属于相关研究。


为什么自然性并非总是必要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