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异同

字数:1787

某些应用研究的目的是把研究结果与生活中的某个特定情境直接联系起来。选举中的民意调查就是直接应用研究的一个例子。研究的目的是预测一个非常具体的情境中的一个特定行为,在这个例子中,就是选举日的投票结果。由于应用的性质是直接的,样本的随机性和实验条件的代表性问题就显得很重要。

然而,把这类研究看作典型的心理学研究是错误的。大多数心理学(其他学科也是如此)研究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直接应用,而是为了发展理论。大多数研究的结果只是通过对理论的修正而间接地得到应用,这些理论再与其他科学规律一起应用于一些实际问题。简而言之,大部分理论驱动的研究是为了检验关于心理过程的理论,而不是为了把研究结果推广到某一特定的现实情境。

以理论检验为主要目的的研究通常被称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目的是把研究数据直接应用于现实世界中,而基础研究则关注理论的检验。然而,仅仅根据某项研究是否有实际应用来区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很可能会产生错误,因为这一差异往往可以归结为时间问题。应用研究的结果可以立即使用。基础研究的应用通常要慢得多,而且往往是在经历了知识演化过程中的很多曲折之后。

尽管很多科学家的初衷并非为了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但他们的理论或发现最终解决了许多现实世界的问题。这样的例子在科学史上不胜枚举。例如,为了研究炎性疾病,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一组研究者试图对一群患有关节炎的大鼠进行基因改造。出乎意料的是,这些大鼠同时也患上了肠炎[3],类似于人类的溃疡性结肠炎。现在,科学家得到了这种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无论这些科学家是否在关节炎(原本想研究的问题)上取得了进展,但现在看来,他们对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最终治疗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科学领域中,这种间接的联系很常见。辉瑞制药公司在寻找治疗心脏病的新药时,发现了万艾可(伟哥)[4]。数论这一抽象领域的发展带来了加密技术,从而使电子商务成为可能[5]。

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早期的基础研究带来了广泛的实际应用,那就是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6]著名的“棉花糖实验”。他的实验程序包括告诉四岁的孩子,他们将得到一个小的奖励(一个棉花糖)或一个大的奖励(两个棉花糖)。如果孩子在实验者离开房间后,在房间内等到实验者回来,并且没有按铃呼叫实验者,那么就会得到大的奖励。如果孩子在实验者回来之前按了铃,就只能得到小的奖励。实验的因变量是孩子在按铃之前等待的时间。他在使用这个著名的延迟满足范式进行第一波研究时,申请政府研究经费失败[7],并且被告知去一家糖果公司寻求资助!但是纵向研究表明,这个给四岁孩子做的测试,竟然能预测其成年后是否会成功。儿童期延迟满足的能力可以预测诸如药物使用、肥胖程度和SAT分数等重要的生活结果。米歇尔的工作已被应用于几个培养儿童自我控制技能的重要项目中[8]。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虽然有些研究是为了直接预测某一特定情境中的事件而设计的,但大多数科学研究是为了检验理论而设计的基础研究。怎样把研究结果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呢?从事应用研究和从事基础研究的研究者对此有完全不同的回答。前者会这样回答:“直接应用,只要实验情境和将来要应用的情境有相当密切的联系就可以了。”因此,被试的随机取样和实验情境的代表性都会影响结果的应用。然而,从事理论检验的研究者是这样认为的:他们的研究结果不会直接应用于现实生活,理论研究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获得可应用于某些具体情境的结果。因此,这类科学家并不关心研究的被试与其他群体有多相似,也不关心实验情境是否反映了某些真实生活的环境。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这些研究结果对现实世界没有意义呢?不是的。这些研究结果虽不直接应用于某一特定情境,但能直接应用于某一理论。这种理论,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可以和其他科学规律相结合,共同解决某一特定问题。

在心理学的某些领域中,这种通过理论的间接应用已经相当普遍。例如,很多年前手机刚刚面世,许多认知心理学家就开始担心,人们边开车边使用手机会带来安全上的隐患。心理学家立即预测手机的使用可能会导致交通事故增多,这不只是因为接听电话时一只手会离开方向盘,相反,他们真正担心的是接听电话会转移司机的注意力。值得注意的是,心理学家对开车时使用手机的担忧,远远早于对现实中的手机使用与车祸之间关系的实验研究[9]。心理学家通过理论预测了手机带来的交通事故问题,这个理论就是注意力有限理论,早在几十年前就有了[10]。开车时使用手机显然属于这些理论的解释范畴,而这些理论是通过大量实验(实际上是数百个实验室研究)建立起来的。事实也是如此,后来对手机使用进行的实际研究,证实了心理学中注意理论的预测:手机使用确实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一个原因,即使免提电话也不能解决注意力的问题,注意力的分散才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11]。


随机样本与随机分配的混淆心理学理论的应用